新疆職業大學商學院 于若冰
新疆區域市場典型產品物流量與流向分析
新疆職業大學商學院 于若冰
區域市場的典型產品是區域產業特色的代表。新疆是資源依賴型的地區,產業特色和優勢主要體現在“兩黑、一白、一紅”所代表的石油天然氣、煤炭、棉花和水果等典型產品上。本文論證了石油天然氣、煤炭、棉花和水果作為新疆區域市場典型產品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這些產品的物流量和流向特點。
新疆 典型產品 物流量 流向
(1)從全國范圍來看,“兩黑、一白、一紅”在全國生產總量中所占比重是不可小覷的。新疆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豐富,新疆油氣資源總量為365億噸,約占我國陸上油氣資源總量的1/3;新疆煤炭資源十分豐富,預測總量達2.19萬億噸,占全國總資源量的40%;目前,新疆棉花產量已占全國總產量的39%左右,占全世界棉花產量約11%左右(雖然近5年來棉花產量有所波動,但是基本趨于穩定,而且逐漸形成了調往內地和出口其他國家的能力);近年來,在自治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作用下,新疆瓜果種植基地布局進一步優化,一批高效瓜果基地已經形成,人均瓜果產量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超過發達國家人均80公斤/年和歐盟人均87公斤/年的水果消費標準。
(2)從新疆區域經濟發展來看,對新疆區域經濟而言工業產品中舉足輕重的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碳,農業產品中則是兩項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和水果。根據2010年統計數據,近5年來,在主要工業產品中,原油產量從2006年的2474.74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2558.16萬噸,雖然受國際市場影響產量有所波動,但已經趨于穩定增加,在主要工業品總產量中比重始終保持在35%以上。天然氣產量從2006年的164.21億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249.91億立方米。原煤產量從2006年的4518.52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9926.73萬噸,翻了一翻。原煤產量在主要工業產品中的比重從2006年的37.3%增長到2010年的60%,增速較快。在主要農業產品中,棉花產量雖有所波動,但是其比重任然保持在10%以上,水果產量從2006年的343.14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593.85萬噸,水果在主要農產品中的比重也從2006年的16%增長到23%。。綜合分析,本文選擇主要工業產品中的原煤、原油,主要農產品中的棉花和水果作為新疆區域市場的典型產品是可行的。
目前,關于物流量的表征指標,在我國能夠對應上的是貨運量與貨運周轉量。但是,這兩個指標在口徑上按照不同運輸方式進行統計,可以分為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管道運輸等幾種,只是運輸量的指標。就物流需求而言,物流量絕不是運輸量,而應該是一定時期內的社會經濟活動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廢舊物品、廢舊材料等在空間、時間和費用方面的要求,這既涉及運輸又涉及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以及與之相關的信息需求等諸多方面。這樣從理論上說物流量就是包含以上六個環節的作業量,但是這六個環節的作業量的統計口徑是不統一的,比如運輸環節通常會取貨物運輸量,倉儲環節往往取倉儲作業量,包裝、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服務是物流作業的價值量。因此,從統計分析角度來看,六個環節的作業量難以實現統一加總。鑒于此,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需要找到能夠表征典型產品物流量的指標。
新疆區域市場的物流量包括疆內流、出疆流和入疆流這三個物流量,其中出疆流包括向東進入內地市場和向西出口的量。在尚無新疆典型產品物流量具體統計數據的前提下,考慮到新疆原油、天然氣、原煤、棉花和水果主要的流轉地是疆內消費、出疆銷往內地和出口銷往國外這一實際情況,在本文的分析中以典型產品的產量來表征其物流量。為證明這一想法的可行性,用表2數據計算典型產品產量與貨運量及貨運周轉量之間的相關系數,以便確定其相關性。

表1 新疆2006~2010年典型產品產量和貨運量、貨運周轉量
用表1數據計算五種典型產品產量與新疆貨運量、貨運周轉量之間的關聯度如下表2所示:

表2 典型產品產量與新疆貨運量、貨運周轉量之間的相關系數
根據符號相關系數對相關性的解釋,以k代表相關系數則|k|>0.95 存在顯著性關;|k|≥0.8 高度相關;0.5≤|k|<0.8 中度相關;0.3≤|k|<0.5 低度相關;k|<0.3 關系極弱,認為不相關。 上表2中的計算結果結果說明典型產品產量與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典型商品產量對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因此,可以用典型產品產量來表征其物流量。下面的分析據此展開。
新疆石油的出口量很少,近幾年調往內地的量約占總量的60%以上,疆內石油消費約占總量的40%。近年來,國內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長,新疆作為中國主要的原油生產區和國家重要的能源通道,石油進口增長較快,尤其是中哈石油管道進口大幅增長。2010年,鐵路運輸出疆原油549萬噸,同比下降15.79%,管道運輸中哈原油管道進口原油1006.94萬噸,同比增長29.99%;出疆原油661.2萬噸,同比下降15.4%;出疆成品油461.67萬噸,同比增長27.67%。西氣東輸一線出疆天然氣163.24億立方米,同比減少2.27%;西氣東輸二線進口天然氣43.8億立方米,出疆天然氣39.16億立方米。
新疆地處中國西部,是我國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新疆豐富的煤炭資源以煤電、煤化工等形式實現轉化,供應內地市場。全疆可劃分為阿爾泰、準噶爾、天山、塔里木和昆侖5個含煤區、27個含煤盆地(含煤坳陷)、57個煤田(煤產地、煤礦點),預測煤炭資源總量2.19萬億噸,占全國總資源量的40%,居全國煤炭蘊藏量之首。煤炭資源在南北疆的空間分布極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部的烏魯木齊、昌吉、塔城、伊犁、吐魯番、哈密及巴州等地(州、市),其資源量約占預測資源總量的94.7%,南疆四地州(阿克蘇、喀什、克州、和田)僅占煤炭資源總量的2%,而且主要集中在阿克蘇地區。目前新疆生產的煤炭除少量通過蘭新鐵路調往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外,大部分用于疆內消費。
新疆因其豐富獨特的光熱資源,具有發展棉花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新疆是我國最大的產棉區和商品棉基地。新疆棉花產量對中國乃至世界棉花生產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新疆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與否,既與國家棉花安全和棉紡工業穩定發展有關,也與新疆社會的穩定和農村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新疆棉花物流的一個主要特點是:物流量大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物流流向主要是疆內留用(加工量和消費量)、出口國外和調往內地。近5年新疆棉花物流量與流向所示:自2006-2010年,新疆棉花產量波動增長,在2008年最高產值甚至達到301.55萬噸。在這一波動增長過程中,疆內留用量和出口國外量基本穩定在35-45萬噸和0.25萬噸左右,而調往內地的量保持在210萬噸以上,調往內地的量占總產量的達到了8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超過了85%以上。這說明,就棉花流向而言,調往內地量占總物流量的絕大多數,發出量是棉花物流量的絕對主體。
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孕育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瓜果產品,已經形成了南疆環塔里木盆地以紅棗、核桃、杏、香梨、蘋果為主的瓜果主產區,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以葡萄、紅棗、枸杞、時令水果、設施瓜果為主的高效瓜果基地。隨著主要瓜果種類逐漸進入盛果期,產量逐年攀升,產量規模還將大幅度增加。如前所述,由表1,近5年來,新疆水果流量從2006年的343.14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593.85萬噸。從水果流向看,可分為疆內消費、調往內地和出口國外,其中出口快速增長,年均增長35%以上。從新疆典型產品的流向來看,隨著疆內經濟發展對原煤的需求,這一產品中的絕大部分仍將繼續在疆內市場流轉。而原油、天然氣、棉花的主要流轉方式是調往內地。水果產品受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結構優化的雙重作用下,未來產量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其物流量的大部分任在疆內市場,在滿足新疆區域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內地市場和國外市場將越來越成為新疆水果重要的流向地。
[1] 剛曉丹.東北地區典型產品物流量的現狀及其預測分析[J].經貿觀察,2008(10).
[2] 廖偉,賀政綱.物流量的界定及分類[J].物流技術,2009(8).
[3] 劉麗琴.淺析我國物流量現狀[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2).
[4] 于若冰.產業振興規劃背景下新疆物流業的發展[N].中國企業報,2009-11-26.
F252
A
1005-5800(2012)08(a)-17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