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新熱潮
所謂一年一度一端午, 吃粽旅游賽龍舟。
沒錯,農歷五月初五正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始于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 0 0 0多年的歷史。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北京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端午小長假期間京郊區縣旅游部門著重依據各地資源優勢推出相關的旅游活動。籌辦的旅游類活動共計141項。其中,大興推出工業科技游等特色旅游,延慶則主推群眾龍舟大賽。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活動體驗類、餐飲類以及綠色出行類更多。
今年的端午節北京景區的活動則主打文化特色,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舉行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里話傳統”活動。京西稻產地海淀區上莊鎮東、西馬坊村在端午節當天舉行“京西端陽節”,包括包粽子比賽及田間秧歌表演。據了解,現場包出重達4斤左右大粽子,堪稱今年京西端陽節上的“粽子王”。
除了景點的民俗旅游活動,北京游樂場所也針對端午節推出適合都市游客的活動。據了解,北京歡樂谷聯合游卡桌游公司,向游客推出各種立體桌面游戲的新體驗。
端午期間,從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獲悉,為方便游客出行, 北京市旅游委在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對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香山公園和植物園地區、八大處公園、世界公園6個景區人流量繼續進行試點監測,并發布相關景區游覽舒適度指數,通報每個整點的景區客流量數據。游覽舒適度指數按數字從大到小排列,5為舒適,4為較舒適,3為一般,2為較擁擠,1則為擁擠。數據顯示,故宮和頤和園景區客流量浮動較大,尤其是故宮及周邊地區,22日上午9時僅有0.89萬人次,屬于5級舒適狀態;而到了13時,就達到2.44萬人次,屬于2級較擁擠狀態。4個小時內,景區客流量增長近3倍。
據最新數據統計, 6月23日,北京市重點監測的24個景區共計接待游客50.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5%。其中,故宮接待5.8萬人,同比增長15.6%;天壇公園接待5.2萬人,同比減少5.3%;動物園接待4.8萬人,同比減少10.5%;頤和園接待4.8萬人,同比增長38.3%;北海公園接待3.7萬人,同比增長42.3%;朝陽公園接待3.7萬人,同比基本持平;八達嶺接待3.3萬人,同比減少10.9%;歡樂谷接待2.1萬人,同比減少12%;中山公園接待2.3萬人,同比增長14.1%;十三陵景區接待2.1萬人,同比增長5.3%;植物園接待1.1萬人,同比增長36.7%。
中心城區飯店平均出租率59.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個百分點;近郊區飯店平均出租率44.0%,遠郊區飯店平均出租率38.4%,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個和3.3個百分點。鐵路上下車旅客量66.9萬人,同比增長14.6%;首都機場民航進出港客運量25.9萬人,同比增長20.9%。
伴隨著端午節的結束,北京也進入暑期旅游旺季,未來幾個月,北京旅游部門還將推出多種活動。據悉,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計實現旅游購物和餐飲消費370.4億元,同比增長8.2%。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一數據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為20.2%,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貢獻率為12.2%。北京市旅游消費將對全市經濟的帶動起到較為明顯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