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沛然
(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天津 300120)
腰間盤突出癥是腰椎病中的常見病及多發病,每因寒冷刺激、咳嗽、打噴嚏、突然彎腰、旋轉提取重物,而使腹壓增加,張力及剪力加大,加之腰間盤的內壓力,沖擊退行性變的基礎纖維環,而誘發腰間盤突出癥的急性發作[1]。我科采用藥物熏蒸、針刺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求得較好療效。現將觀察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34例患者均為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年齡28~60歲。病程1~2周,均以腰腿疼痛,坐骨神經痛持續加重不緩解伴行走困難為主要癥狀。所有患者均行X線正側位及CT檢查確診,3例行腰椎MRI檢查。
2.1 中藥配方[2]伸筋草、透骨草、紅花、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元胡、附子、丹參各15g。該方配以紅花、乳香、沒藥、伸筋草、元胡、丹參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造成的局部水腫、瘀血起到活血通絡、散瘀止痛的功效,配以川烏、草烏滋補腎陽、固腎強腰。藥物通過熱力滲透,可以直達患病局部。
2.2 制作方法 采用具有高透水性的紗布包裹(共2層)放入活血通絡中藥縫制而成,再用2層的紗布墊縫制外套(同樣采用高透水性的材質)。
2.3 操作 將藥袋口封閉或加一層外套后藥袋加涼水浸泡40 min;以高火加熱沸騰后文火煎40 min;保留藥液,取出藥袋放于篦子上淋出藥液,取出1~2個藥袋放在外邊,使之降到略高于手背溫度(不燙手程度)把藥袋放于患者L3~S1腰椎之間,每次治療30~40min,1天2次。
2.4 結果 34例患者于14天后,治愈14例占41.18%(腰腿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功能正常,腰部無明顯及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等體征陰性),好轉18例(腰腿痛癥狀減輕,腰部活動有改善,腰部壓痛及下肢放射痛輕微,直腿抬高試驗等體征弱陽性),無效2例(主要癥狀及體征無變化),總有效率94.1%。
3.1 熏蒸治療中的觀察 藥物熏蒸治療中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涼;嚴密觀察患者局部皮膚的反應。本患者未出現蒼白、紅斑、水泡、疼痛或破潰等情況。
3.2 情志護理 腰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的患者大多是處在青壯年時期,家庭負擔較重,從事的社會工作較多,本病發生急驟,癥狀較為嚴重,患者對疾病的預后顧慮多,情緒焦慮。做好心理疏導,向患者解釋疾病的原理及治療意義,解除患者不必要的顧慮和緊張,樹立對治療的信心,配合治療。
3.3 飲食護理 祖國醫學認為:“腎主骨”,“肝主筋”,人體筋骨的堅強與否與肝腎的盛衰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為患者制定了大量滋補肝腎的食譜如:豬肝、羊肝、豬腎、羊腎、排骨、甲魚等;并囑患者多食飴糖、大棗或者以枸杞子代茶飲,以達到強壯肝腎之功效。
3.4 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是全身各關節通過合理的活動,達到理氣活血、舒筋活絡的功用。患者在急性發作1周之內絕對臥床休息,并且睡硬板床。待癥狀緩解后,可帶護腰下地活動;翻身時需保持軀干上下一致,忌脊柱扭曲或屈曲;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風寒濕冷的刺激而復發;腰圍不可長期使用,通過功能鍛煉來加強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萎縮;腰部不可過度負重,取物時避免大幅度的彎腰和旋轉。
中藥熏蒸是通過熱力學原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局部無菌炎癥的吸收,減輕炎癥對神經根的刺激,同時對緩解疼痛也有非常好的療效[3]。護理人員通過掌握患者的臨證觀察、心理、飲食,以及健康康復指導,確保了活血通絡法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安全有效的實施。
〔1〕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21-222
〔2〕黃立紅.中藥薰蒸、濕敷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J].天津護理,2008,16(4):110-111
〔3〕寇燕琛,李穎,杜彩華.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護理與康復指導體會[J].天津護理,2007,15(6):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