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天津市口腔醫院,天津 300041)
“循證護理”以實證主義為哲學基礎,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衛生保健領域“以實證為基礎的實踐”(EBP)運動[1]。“以實證為基礎的實踐”又稱“循證實踐”,指衛生保健人員將所能獲得的最佳科學實證與熟練的臨床知識和經驗進行系統結合,并參照患者的意見,在某一特定的領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臨床變革的過程,其核心思想是:衛生保健領域的實踐活動應以客觀的研究結果為決策依據。英國流行病學專家Archie Cochrane于1979年在其專著 《診療與效益;衛生保健中的隨機對照實驗》中首次討論了如何使衛生保健實踐活動既有效又有益的問題,并提出應對臨床專業的隨機對照性研究(RCT)結果進行整理,評價,并不斷收集新的結果更新這些評價,從而為臨床實踐提供可靠依據[2]。從此,Cochrane逐漸成了EBP的同義詞。
2.1 牙菌斑 牙菌斑[3]在牙面的附著、堆積是口腔中兩大感染疾??;齲病、牙周病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牙頸部附近齦區,齦溝內的牙菌斑的堆積是牙齦炎患病的高危險因素。
2.1.1 護理干預 預防的關鍵在于加強口腔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教會患者掌握“正確”“有效”的刷牙方法—即巴斯刷牙法。
2.1.2 護理效果 巴斯刷牙法能有效的去除牙頸部齦區的牙菌斑,特別是牙齦溝內牙菌斑,至今都被牙周專家認為是預防牙周病最好的刷牙方法[4]。還能克服“拉鋸式”橫刷法易造成牙頸部“楔形缺損”及牙齦萎縮。另外,以往提倡的豎刷牙方法潔齒效果不及巴斯刷牙法,其雖有一定潔齒效果,但不足之處在于其不能有效去除牙頸部及牙齦溝內的牙菌斑。因豎刷法動作簡單,較易掌握,所以較適宜年齡較小的人群。
2.2 正畸治療的依從性 正畸治療由于周期長,患兒年齡層次參差不齊,對治療配合程度不同。而一般的常規護理僅告訴患兒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沒有從心理情感方面進行指導。因此,患兒在正畸之前沒有預知及心理準備,如果實際情況與患兒認知不同,他們就有可能放棄治療,所以,常規護理達不到循證護理所達到的預期療效[5]。
2.2.1 護理干預 護士告知患者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規范的刷牙方法。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并確立一個正畸過程的健康模式,使其配合并完成這一模式。正畸過程中醫護應密切配合[6],對不同的正畸患兒選擇不同正畸策略。對學齡前兒童應以語言鼓勵為主,并讓家長對患兒進行監護及檢查;對青春期正畸患兒要告之正畸的重要性及科學性,并讓他們知道錯頜畸形的危害性;對確實不能耐受疼痛的患兒,要在正畸之前講明正畸時可能會產生的脹疼,使其有心理準備。在正畸保持階段患兒會產生松懈心理,必須讓其保持良好依從性,使正畸矯治階段順利完成。
2.2.2 護理效果 通過系統循證的護理,正畸健康教育干預,患兒及家長知道了正畸的必要性,能夠輕松、主動、積極地配合醫護進行合理正畸,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保健習慣,大大降低了成本,減少了矯治時間,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醫護的工作效率,另外,循證護理使患兒在正畸治療過程中依從性明顯提高,使正畸更容易達到預期目的[7]。
3.1 促進口腔護理學科的發展 一直以來,口腔護理學科都被護理學家所忽略,許多護理手段仍停留在約定成俗的習慣和經驗階段,缺乏科學依據,甚至存在錯誤的觀念和方法。循證護理打破了傳統的思維和工作模式,將護理研究和護理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護理真正成為一門以研究為基礎的專業,證明了護理對健康保健的獨特貢獻,并支持護理人員尋求進一步的專業權威和自治,為口腔護理學科的發展指明了方法論,使口腔護理發展科學化[8]。循證護理的核心是遵循證據,要求在嚴格的科學證明的基礎上開展臨床護理工作,以科學的方式促使經驗向理論升華,從而促進了口腔護理學科的發展[9]。
3.2 提高口腔護理人員的知識和科研水平 長期以來,經驗和直覺式護理在口腔科護理人員的頭腦中根深蒂固。隨著循證護理的逐步被接受,打破了滿足于習慣而輕視研究的老傳統,僅憑經驗進行護理實踐無疑將成為歷史。循證護理為口腔科護士的學習、工作提出了新標準、高要求[10]。循證護理對臨床護理人員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收集相關資料、及時評估患者情況以及做出準確判斷。這就要求口腔科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護理理論和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同時,為了跟上醫療領域日新月異的變化,口腔科護理人員須不斷汲取最新知識,并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具有善于發現、歸納和整理問題的能力,并能開拓創新,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3.3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在目前條件下,循證護理對口腔科護理的作用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降低成本。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需要大量可靠的信息,但醫護人員由于臨床工作繁忙,沒有更多時間漫無邊際地搜尋和歸納所需的信息。推行循證護理能提高臨床診療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衛生資源。將證據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步驟,一些低效率的操作也能被經過實踐證明更有效的操作所取代,同時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實驗性干預[11]。因此,花費在低效率操作和試驗性干預上的時間和費用就可以大大縮減,使口腔科護理工作在效率和效益方面雙受益。
3.4 改善口腔科護理人員與患者的關系 在傳統口腔醫學中,醫護人員是絕對主宰,患者只能被動地接受治療護理。然而,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患者,要求更多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參與醫療護理決策的制定。循證護理將現有最好的臨床科學研究結果與個人的臨床專業知識和患者的意愿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要求護理人員有義務把實際情況及相關專業知識如實告知患者,滿足患者對現代口腔護理專業的更高標準、更高要求,達到最佳護理效果[12]。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是近10年護理領域中興起的新觀點、新思維,它不僅為口腔專科護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向口腔護理學科發起了挑戰,口腔科護理人員應掌握循證護理的基本理論及方法,并將其恰當地應用于臨床,以其指導口腔臨床護理工作,提高口腔??谱o理水平,使21世紀的口腔護理工作更加先進和完善。
〔1〕胡雁,楊英華.關于“以實證為基礎的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9,36(4):245
〔2〕馮先瓊,成翼娟,李繼平,等.循證護理:護理發展新動向[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6):1-2
〔3〕鐘秀芬,陳燕,盧其芳,等.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對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認知率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55
〔4〕梁青.社區兒童牙周健康循證口腔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2):215
〔5〕范蜀琦.在正畸治療中的特效臨床護理968例分析[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5):161-162
〔6〕鄭曉丹,戴娟,劉建林.兒童固定正畸治療與疼痛的相關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9,25(3):173-174
〔7〕張蕾,肖莉,蔣昊,等.循證護理對兒童口腔正畸治療依從性及口腔健康狀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2):6
〔8〕李幼平,劉鳴.循證醫學——21世紀的臨床醫學[J].實用醫學雜志,2009,16(7):517
〔9〕吳冬梅.循證護理及其應用[J].護理研究,2007,17(8A):877-899
〔10〕張彥聰.運用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培養應用創新性口腔醫學人才[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49
〔11〕韓繼明,王亞飛,薛繼紅.循證護理在護理教學中運用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06,6(3):16-20
〔12〕安建平,鄧蔓菁,潘利鋒.循證護理在口腔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及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