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阿根廷特派記者 陳曉航 本報特約記者 陶短房 本報記者 鄒 松
繼網球、高爾夫球之后,一些更新、更“貴族”的運動近年開始試圖擠進中國市場。最近,一項馬球賽事在中國首次亮相,引發了人們對貴族運動的關注。隨著高爾夫等昔日貴族運動轉變為大眾化運動,真正的貴族運動還剩多少?國內外對貴族運動的態度存在什么差異?
馬球在中國關注度低
“一個馬球的級別就是你面向世界的護照。”丘吉爾半個世紀前對這項貴族運動的判斷至今仍然適用。以財富、體能、智力和勇氣定義的這本“護照”,持有者全球不過3萬。而這些人中的約40位佼佼者2月4日來到天津環亞國際馬球會,代表12個國家和地區爭奪2012雪地馬球世界杯。前來觀戰的不少中國觀眾發現,這項新鮮的運動比想象中要復雜與驚險得多。每隊3名成員連人帶馬周旋于比足球場小不了多少的馬球場上,想順利突破對手的阻擊把球打進球門并不容易,更何況雪地球場充滿偶然,人仰馬翻成了常有的事。當觀眾湊到場邊想一睹馬球手英姿時,呼嘯而來的人、馬、桿只能將你逼退。
馬球除了是職業選手競技的舞臺,也是一項貴族游戲和交際平臺。全球運動領域流傳一句話:“如果年薪2萬美元,你可以去打高爾夫,如果年薪2000萬美元,你可以去打馬球。”從參與者的全球分布來看,歐洲王室貴族成員約幾千人,包括英國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都是馬球愛好者。在英國玩得起馬球的必須處于高級中產階級水平,因為即便是最便宜的馬球會員年費也需要5萬英鎊,這還不包括購置和照料馬匹的費用。據了解,全球最好的馬球用馬幾乎全部來自阿根廷。這些馬身價不菲,大約30萬到50萬美元一匹。中國某馬球會最低會籍費用是38萬元人民幣,頂級會員是1000萬元人民幣。中國開展馬球運動的歷史悠久,唐朝時通過伊朗傳入歐洲。不過現代馬球在中國開展得很少,據本屆賽事主辦方高銀集團副主席李自忠先生介紹,原因主要是入門標準比較高,還有多數中國人對這項運動缺乏了解,舉辦賽事正是要吸引人們關注。
一些貴族運動走向平民化
大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網球、高爾夫在英國逐漸從以往只有貴族專享的體育運動轉型為大眾運動。原本英國的綠地,尤其是專作球場的綠地都是皇家私有,平民無法涉足。上世紀70年代,這些綠地慢慢都收歸國有并對國民免費開放。現在,英國多數網球場地的小時租金在5英鎊左右,而9洞的高爾夫球練習場小時租金只有9英鎊。在中國,高爾夫練習場如雨后春筍,打一身汗也不過40元人民幣的玩法令高爾夫在中國快速普及。至于網球運動,如今已成為很多中國大學都開設的體育課程。
與這兩種運動不同,帆船賽、狩獵等運動,目前仍被看作貴族運動。從必需的裝備到所要承擔的風險都令普通人只可遠觀,難以參與。一艘普通帆船約合20萬元人民幣,桅桿每根3萬元以上,每張帆2萬元左右,一套防水運動服2萬多。在英格蘭,借獵狐來練習自己打移動靶的槍法也是歷史悠久的貴族運動。參與者需要自己添置馬匹,還得每年向組織活動的俱樂部繳納大約5000英鎊的會費。
“貴”字當頭爭議頗多
貴族運動“貴”字當頭,正因如此,它一直牽動著人們的敏感神經,尤其是官員參與這些運動在不少國家引來非議。與普通百姓出入的高爾夫練習場不同,中國一些高端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卡動輒數十萬、上百萬一張,價格、規模趕上甚至超越發達國家。不少民眾認為,高爾夫球場擠占農業資源,并為官員提供公費消遣和權錢交易。而那些比高爾夫更“貴”的俱樂部,如“游艇俱樂部”、“私人飛機俱樂部”更是政商云集。反對這些貴族運動的人指出,中國應借鑒國外經驗,對官員參與貴族運動加以限制。2006年初,韓國國會就規定公務人員禁止私自打高爾夫球。當年3月,時任總理的李海瓚就因為“頂風作案”,在“錯誤時間、與錯誤的人、以錯誤方式”打高爾夫球受到千夫所指,最終不得不遞交辭呈。越南自去年起,已有交通部等部門制訂內部禁令,禁止本部門高級官員打高爾夫球及組織、參加高爾夫球比賽。印度、墨西哥等國對高官參與高爾夫球等貴族運動立法限制的呼聲也很高。
不難發現,這些限制官員參與貴族運動的國家,大多數并非發達國家。而發達國家高官熱衷“貴族運動”者頗多,如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喜歡跳傘,加拿大總理哈珀喜歡馬術,法國總統薩科齊喜歡游艇等,公眾關心的只是他們花沒花公帑,只要不是納稅人掏錢,則“愛玩不玩”,不作過多關注。主要原因在于這些運動在發達國家并非“高不可攀”,如養純種馬固然并非常人之所能及,但在馬術俱樂部里玩玩混血馬的門檻并不高;游艇、私人飛機,如果不挑剔檔次,則一些中產也能承擔得起,公眾的不滿自然也就相應降低。
在中國,引發公眾不滿的其實不是這些運動,也不是官員參與這些運動,而是這些運動的“高門檻”,和官員參加這些“高門檻運動”的錢從何而來。如果這些運動如當年“貴族變白菜”的臺球那般走入尋常百姓家,如果有更多、更有效、更周密的措施監管官員收入、財產,控制腐敗和權錢交易,貴族運動就能淡化“貴族”色彩,還其“運動”的本來面目,在中國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發展。▲
環球時報20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