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破山河在——從日本史料揭秘中國抗戰》
按照美國學者的計算,在大陸被擊斃的日軍共計44萬余;抗戰史專家張忠義旁征博引日軍史料,得出的數字是45.5萬人;國民黨軍參謀總長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中公布的數字則為48萬;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采用的數字為55萬,而中國社科院劉大年教授的統計認為,日軍在中國陣亡人數超過100萬人。
到底哪個數字更準確呢?
首先,日軍的陣亡人數與日本官方公布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臺兒莊戰役中,國軍方面認為至少擊斃日軍12000余人,而日軍公布的陣亡人員只有2000余人。另外,日軍的作戰記錄中也有很多令人費解之處。如抗戰初期的山西萬全之戰,日軍有記錄稱此戰中步兵第三聯隊幾乎全軍覆沒,原因是第三聯隊屬于“二二六兵變”的主力,這些官兵被送到中國戰場,目的就是讓他們“光榮地死”。第三聯隊的官兵為了洗刷恥辱,在萬全城下發動了自殺式的沖鋒,大部戰死沙場,但是在日方同時公布的戰報中,第三聯隊的傷亡合計不超過100人。
其次,日本靖國神社中供奉的靈位,與日軍公布的陣亡人數不符,并且逐年增加。日本權威歷史學家伊藤正德在他的書中,記錄戰死在中國的日軍共計789370人。由日本讀賣新聞社編輯的《中國慰靈》也提供了較為詳實的數字:超過70萬人,其中不包括蘇聯紅軍、抗日聯軍在東北和中國遠征軍在印緬的戰果。這部書還推翻了日本軍部公布的權威數字。比如豫湘桂戰役中的長衡會戰(日軍稱為湘桂作戰),日本軍部提供的數據是日軍共計陣亡12209人,而據《中國慰靈》的記錄,日軍此戰的總陣亡人數已超過10萬。
雖然這還不是最后的數字,但這是日本方面的數字,而且隨著日方史料的漸漸披露,這個數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