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昱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 300211)
胃石是由于空腹狀態下進食大量柿子、山楂、黑棗等食物所引起[1]。胃石機械性損傷胃黏膜造成糜爛及潰瘍,易發生出血及穿孔[2]。根據胃石的成分,可分為植物性胃石、動物性胃石、藥物性胃石和混合性胃石4類,其中以植物性胃石最常見。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對52例患者應用碎石器碎石術治療胃石取得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2例,均為胃鏡確診后住院患者,男性19例,女性 33例,平均年齡(55±11.65)歲;病程 1天~3個月。發病前進食山楂36例、柿子9例、柿餅5例、黑棗1例、柿子和山楂1例?;颊呔胁煌潭鹊纳细共刻弁?、脹滿不適、惡心、嘔吐、反酸、呃逆,觸診上腹部有壓痛,可捫及活動性包塊5例。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GIF-H260型電子胃鏡,Alton AF-2417DT4特異型頭部異物取物鉗 (胃石碎石器),FG-16L-1型異物網籃,碎石內芯各型號多個。常規插入胃鏡,持續注氣使胃腔展開,充分吸引胃內液體,盡量暴露胃石,根據胃石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碎石內芯,經活檢孔送入胃內,對胃石進行套切。胃石較大的先從邊緣切起,然后盡量將圈套套在胃石的中間部分,根據胃石的硬度選擇直接切割或旋轉手柄切割。病程短的胃石較軟,選擇直接切割;病程長的胃石較堅硬,選擇旋轉手柄切割,反復多次切割至小塊。碎石結束撤鏡前根據胃石的硬度選擇:1例較硬的胃石選用網籃套牢,經食道從口腔取出;其他經切割后的胃石,直接在內鏡下注入5%碳酸氫鈉100~200 mL浸泡軟化,防止胃石再次聚結。
1.3 結果 鏡下所見胃石外觀呈褐色、黑褐色或黃色,表面疏松或堅硬、凹凸不平或光滑,呈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團塊,直徑3~12 cm。52例患者中,合并胃竇潰瘍13例,胃角潰瘍23例,復合性潰瘍6例,慢性胃炎伴糜爛3例,出血7例。單發胃石38例,多發胃石 14例,2~10塊不等。
本組52例接受鏡下碎石治療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96.2%(50例),二次成功率 1.9%(1例),三次成功率 1.9%(1例),總成功率100%。無一例患者術后發生穿孔、出血、腸梗阻等并發癥。
2.1 治療前護理 碎石前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講解碎石治療的安全性,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胃腸脹氣、惡心不適等現象如何應對;告知患者檢查醫生有豐富的經驗,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取得患者密切合作。做心電圖、測血壓,查看門診胃鏡報告,了解胃石大小、數量,并發癥等情況。檢查各種治療器械是否完好,確保治療順利進行。檢查前與患者或家屬溝通,如胃石較硬,碎石器內芯的使用會增多,請家屬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2.2 治療中護理 碎石前10 min咽部麻醉,分3次噴入1%丁卡因,緩慢咽下?;颊呷∽髠扰P位,全身放松,置彎盤、治療巾于頜下,口內置牙墊。協助醫生插入胃鏡,送入碎石器,碎石過程盡量遠離胃壁而選擇空間充足的位置進行,動作輕柔,選擇部位要準確。在治療過程中,向患者說明此時口咽分泌物較多,可從嘴角流出,不能咽下,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保持呼吸道通暢,使治療順利完成。
2.3 治療后護理 碎石后密切觀察患者P、R、Bp等生命體征,鼓勵多飲水,適當活動,可進食少量流質或半流質,溫度適宜,不宜過熱。給予碳酸氫鈉40 mL tid口服(叮囑患者服藥30 min內左側臥位,此臥位胃底較低,使藥液軟化已碎胃石,利于排出),應用抑酸、動力藥及胃黏膜保護劑及補液支持治療,觀察腹痛、排氣排便等情況,有無堿中毒的發生。
2.4 健康指導 告誡患者和家屬,秋冬季節的柿子、山楂、黑棗等食物,含鞣酸、酒石酸、檸檬酸等較多,容易與不易消化的果膠、樹膠、植物纖維等混合后形成胃石[3],所以不可大量食用。胃大部切除術后、糖尿病患者及年老體弱者因胃蠕動差,盡量減少食用量,同時注意進食后適當運動,促進胃腸蠕動。若食用后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不適癥狀須及時就醫,并向醫生提供誘因[4]。
以往的胃石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自胃鏡下碎石治療開展以來出現了微波、微爆、激光等碎石方法,我科應用內鏡下碎石器聯合碳酸氫鈉治療胃石癥取得滿意效果,碎石治療有效率達100%。此方法安全、有效、并發癥少,避免了外科手術的巨大創傷,本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6.5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的負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楊林英,彭德銀.內鏡下機械碎石聯合藥物治療胃石癥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7):182-183
〔2〕蘭永臻,王朔,鄢鳳梅,等.胃鏡引導下治療胃石癥的方法探討和臨床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09,15(02):160-165
〔3〕王鈞,周毅,姜莉,等.20例植物性胃石臨床治療分析[J].胃腸學,2011,16(5):301-303
〔4〕董桂蘭.28例胃結石在胃鏡下碎石的護理[J].天津護理,2007,1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