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礎研究發展“十二五”規劃發布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國家基礎研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十二五”時期,我國知識創新體系將更加完善,科研條件和環境大幅改善,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顯著增強,基礎研究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規劃提出7大目標:①進一步提升學科整體水平。數學、材料、計算機、工程、物理、化學、地學等學科繼續保持優勢,環境科學、生命科學、農學、天文學等取得長足進步,培育和開拓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學科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5名。②攻克一批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在農業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資源環境科學、健康科學、材料科學、制造與工程科學、綜合交叉科學等重點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攻克一批瓶頸問題。③突破若干重要科學前沿的科學難題。在納米、量子、蛋白質、發育與生殖、干細胞、全球變化和聚變能等重要科學前沿領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搶占未來科學制高點。④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基地。鞏固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研究基地整體布局。⑤提升科技基礎性工作的支撐能力。完成一批重要領域、區域的科學考察調查和重要志書典籍編研,推動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提升科技基礎性工作對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⑥形成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和團隊。培養一批高素質創新人才,穩定支持一支高水平基礎研究隊伍,推動科學家工作室和優秀創新團隊建設。⑦不斷提高科研產出質量。國際科學論文總被引次數的世界排名達到第5位;國際發明專利申請量實現年均增長25%,爭取進入世界前3名;獲得若干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國際獎項。(源自:科技部)
科技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