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芝(天津市信息中心 天津 300201)
近年來,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為提高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先后推出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規劃用網絡搭建“電子化政府及政府連線”為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及服務于民眾建立一個以反映民聲需求為導向的政府,并提高工作效率。電子政務主要是運用信息及通信技術為民眾服務,建構一個使人們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獲取政府信息及政府為民眾的服務的平臺。電子政務的作用將主要體現在以下點:
用電子簽名等技術推動政府機關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以電子資料交換技術進行通信及交易處理。
在電子商務的安全環境下,推動政府以電子化方式與廠商聯系,進行直接采購、交易及支付處理工作。
建立政府整體性的電子快遞系統,并提供電子目錄。
為人們提供遠程網報稅的功能。
一張智能卡綜合了個人的醫療資料、身份證、工作狀況、個人信息及經歷等情況。通過網絡實現政府服務于民眾的承諾。
在當前政府信息化建設中,最重要問題是:從政府角度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信息化的具體問題是電子政務建設,是“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的關聯問題。我們所說的“電子”,是指計算機網絡技術方面的問題。“電子”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有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初步實現電子化。再有所謂“政務”,是指政務改變的實現。近年來,我國進行大規模的電子政務建設,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及網絡為主的建設模式,建設的重心著重于“電子”。其特點包括:建設單位各自為政,把大量的錢財都用在了設備購置上,“電子型”的規模建設項目越干越多。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處在初始階段,對電子政務的具體內容還不是真正的了解,對信息技術方面的建設及應用剛好也處于初級階段。所以說,人們重視“電子”在我國也是正常情況。近兩年來,我國信息化基礎建設取得明顯的經濟及社會效益。但也應看到一些問題,如:出現了一些“信息老化”、“網站沉舊”等方面的問題。在“政務”實現方面,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工作開展起來很吃力,與電子政務的實現目標還有著一定的距離。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發現要想真正的實現電子政務,信息、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關鍵,技術手段非常重要。我國現擁有的技術手段并不能實現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
雖然政府很重視電子政務的建設,有的單位自認為已經“基本滿足了社會的需要”,而事實并不是那樣。在“已建成的電子政務應用與實際需求二者關系”方面,不同民眾有著不同的想法,普遍認為“開發應用方面發展落后,滿足不了各單位及民眾的要求,作為重點選項,電子政務應用層次并不高,基礎不牢固。通過我們對互聯網上電子政務網的觀察會發現,大多數互聯網網站上,職能介紹、政策法規、聯絡方式等信息和政府發布的最新新聞占據主要位置。網上辦公等能為廣大民眾帶來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務確實不多。于是,有些網站在開始特別紅火,到后來信息沉舊更新緩慢最終倒閉;一些網站很快便成為人們遺忘的角落,基本沒有了用戶點擊率,出現了網站缺乏維護、沉舊等現象。
電子政務還有一個特點是比較虛擬,這是由互聯網的特點所決定的。政府工作人員在進行電子政務工作中,通常會疏于人際交往,政府工作人員和民眾似乎沒有面對面的接觸,直接接觸的只是電腦,而人們這時就常常忘記了他們也是和人進行交往。如:現在正興起的在城市道路、公共場所安裝的“電子眼”監控系統,雖然在某些程度上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違規行為,降低了犯罪率,但這種所謂的“電子眼”的做法也對老百姓的隱私權和其他方面的權利造成了侵犯,對其人性化和管理化的背離也是顯而易見的。
韓國是世界上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參考該國經驗對推動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首先,電子政務應從上到下高度重視,政府在資金和資源方面應提供大力支持。其次,電子政務發展的好壞關系到整個社會各行業發展的好壞,不要只看作是政府的行為。第三,電子政務發展速度關系到我國整體的發展。應從國家高度出發,由國家到政府組織到階層人事進行統籌規劃,全面開展、響應落實。第四,電子政務應密切配合各項工作,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應聯系我國實際,從我國國情出發,既要面對以后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又要想出應對電子政務發展的對策。電子政務不是簡簡單單的技術問題,還涉及到其他方方面面的問題,如組織結構、人事等方面協調的問題等。因此,政府要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加強對電子政務的重視,制定切實有效的可行方案。
要想電子政務在我國發展壯大起來,絕不能孤芳自賞,而應順應廣大網民及大眾,使大家共同參與并高度重視。在大力發展政府網站建設的同時,政府各部門應做好各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如:媒體、報刊、電視、廣播等對電子政務進行有益的宣傳工作,讓廣大老百姓了解并真正對電子政務感興趣,能夠接受電子政務,并且能夠接受電子政務為廣大民眾帶來的方便,讓更多的民眾感興趣參與到其中來,獻言獻策,通過電子政務實現自己的民主權利。
電子政務既要帶動整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還要調動各行業、各部門的發展,同時也涉及到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利益。要想真正實現電子政務,其關鍵點在于協調各行業與各部門之間的利益。所以,在政府統一管理下的綜合性的職能部門才能實現真正的電子政務。必須是政府出面設立專業的電子政務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和管理。“各地的信息化辦”是目前比較合適的領導機構,要充分發揮各地信息化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進行各級政府、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電子政務培訓很必要。從目前調查情況表明,政府部門的互聯網、辦公自動化普及率還不是很高,政府出臺的各項法規、政策的公布仍然還是紙介質作為傳播媒介的比較多,公文的傳遞、新聞的采編等還沒有完全實現電子化,更不用說無紙化了。因此,要加大力量對政府人員進行信息化知識的培訓,特別是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培訓,只有開展有效的針對廣大政府人員進行信息化知識培訓,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電子政務進一步向前發展。■
[1]金太軍,施從美.論政府的網上責任[J].政治學研究,2001(2):48-57.
[2]徐曉林,楊蘭蓉.電子政務導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