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路陽(寧夏回族自治區藝術學校,銀川 750021)
社區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它是在社區這一特定的社會組織中形成的社會文化在社區的反映它的發展與否,標志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文明程度和發展趨勢。而文化建設與城市競爭力正在形成深刻的內在關聯,各級政府越來越把文化建設當作競爭實力的重要部分加以建設。隨著寧夏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社會結構的變遷及各種社會問題的凸現,加強城市文化建設已成為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隨著社區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社區文化在社區總體建設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成為一個城市文化事業發展的基礎工程和重要標志,其對社區的發展意義是深遠的。[1]
我區現有高校14所,高校圖書館在發揮自己文獻資源優勢的同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高知識群體的人力優勢,幫助社區成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社區成員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與社會發展統一起來,指導他們接受新思想、新技術,另一方面引導社區成員用“法”和“德”的標準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我區高校圖書館既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同時又促進了社區文化建設。
高校圖書館的辦館宗旨是“一切為了讀者”。此處的“讀者”不僅僅指我區高校師生,還應該包括其周圍社區內的居民。要實現這一宗旨,必須使其資源最大限度地開發與利用起來。高校圖書館不僅為本校的教學、科研服務,還要為社區學習服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館藏資源活力,才能使資源建設、共享做得更好。高校圖書館在進行社區服務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生活,還可以發現自身資源和服務方面的不足,從而重新配置館藏資源和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服務內容。
高校圖書館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為社區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既能使更多讀者認識到它的存在和價值,又能使社會公眾對學校重點學科有所了解,同時也便于學校科研人員同其他學校、企業科研人員溝通,促進學校教學科研的發展,提高學校的聲譽。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圖書館的建設,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力。
高校圖書館在為社區學習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傳播最新的政治、教育、生活信息來提高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向社區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以此來陶冶社區居民的情操。高校圖書館為社區學習服務,還可以增進社區成員之間的交往和聯系,激發社區成員關心、支持和參與社區建設和發展的意識,可以培育和諧的社區文化。同時更可以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促進居民素質的提高。
(1)文獻信息資源優勢。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肩負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雙重任務。高校圖書館蘊藏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藏書系統完整,整體學科比較齊全,情報含量偏高,與學校所設置的專業聯系密切。針對性強,提供的情報準確性、權威性更高。學校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無論是藏書數量還是藏書類型、經費來源等都是社區圖書館所不能相比的。
(2)專業隊伍優勢。高校圖書館不僅具有豐厚的文獻信息優勢,而且有著龐大的專業隊伍優勢,擁有一批學科專業齊全、素質較高的專業技術人員,人員配備齊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他們可以解答咨詢問題,也可以輔導讀者進行信息檢索,對情報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工作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能力。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利用自己高素質的人員以及完善的網絡設施等有利條件來承擔社會的科研項目和人員培訓。
(3)基礎設施優勢。高校圖書館還有著館舍及其他服務設施的優勢。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寧夏高校圖書館發生了顯著變化,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紛紛新建(擴建)一批規模大、功能先進的圖書館,各種服務設施也日臻完善,并且具備了向社區開放的條件。
(4)技術設備優勢。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及網絡化等技術手段與設備在我區高校圖書館得到普遍應用。為信息用戶獲得快速、準確、有效的信息資源提供了保障。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擁有強大的網上資源,印刷型、電子型、數字化信息資源共存互補,共同發展。設備的先進,網絡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檢索的方便和快捷,現代技術的充分利用,是其他類型圖書館所不可比擬的。
(5)信譽優勢。高等院校是國家培養各類人才的基地,其主體讀者群素質普遍較高,因而也要求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作為最重要的教輔機構,寧夏許多高校圖書館始終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為己任并不斷為之努力,在長期面對教學、科研人員的服務工作中一直在追求良好的服務效果,樹立了良好的服務形象,其在社區范圍內享有較高的信譽;此外,在提供信息咨詢等服務方面,作為非盈利性機構的我區高校圖書館較之其他信息服務機構,也有著所提供的信息更權威可靠、服務更周到、費用較低廉等優勢。
寧夏高校圖書館要突破傳統觀念,向社區開放,必須在信息資源保障上推行與社區共建共享的新思維,才能使圖書館適應網絡環境下信息服務的新需求,更好地為社區文化建設服務,共建社區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
共建是寧夏高校圖書館向社區開放的基礎,在這種前提下,由圖書館提供免費的基礎館藏,并負責對管理人員進行免費培訓,及時解決在實際工作出現的問題,而社區則負責為圖書館提供場所、基本設施及運作資金等。采用這種模式無論在技術人員、資金、場所等方面均取得了保障,互相補充,互利互惠。
共享是我區高校圖書館向社區開放的目的。寧夏高校圖書館應利用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數字資源向社區開放,為社區居民利用信息資源提供優質服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向社區的居民發放借閱證。同時提供文獻的查詢、檢索等,使社區居民可以通過網絡登陸圖書館網站,查閱自己所需的書刊資料和數字信息。
托管型社區圖書館是指社區圖書館的舉辦單位與寧夏高校圖書館簽訂協議,在確保社區圖書館優質服務的前提下,將其所屬的社區圖書館委托高校圖書館籌建與管理,從而以規范化的分館作業形式,為本社區廣大居民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辦館模式。這是一種集多種社區圖書館建設之優點的模式,它既有聯辦型社區圖書館的優勢互補特點做基礎,又有高校圖書館社區分館的專業化管理,確保了社區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如廈門大學圖書館在與社區合作推動社區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合作、托管、分館制”的建館思路很值得我們借鑒。[2]
(1)積極為社區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充分利用寧夏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開展為社區主文化建設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為社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償信息咨詢服務。同時應將學校的科研成果提供給社區的企業、主管部門,主動為科研成果尋找市場,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2)支持社區深化個人治學,發展生產科研。寧夏高校圖書館對社區開放能夠深化個人治學,發展生產科研,使許多文獻信息具有更多的可激活性,可以被人們感知、識別和利用。
(3)建立特色數據庫,積極開展社區個性化服務。寧夏高校圖書館應根據館藏特點、社區用戶的需求等狀況在信息資源搜集方面有所側重。建立自己的特色數據庫,從文獻的整體提供轉向知識單元的提供,為用戶利用有價值的信息創造條件。建立特色數據庫首先要體現館藏特色,其次要體現技術特色,要具備有效的檢索功能和多樣化的載體形式,滿足多層次用戶的個體化需求。
寧夏高校圖書館要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把社區文化建設真正作為一項事業來抓,必須要有一支具備社區文化建設意識的高素質的隊伍。第一,要強化社區文化的創新意識。社區文化的創新是社區文化建設的突破,而這種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區文化本身包含的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態文化、休閑娛樂文化等組成的有機整體;第二,要有強化社區文化的特色意識。要充分尊重社區絕大部分居民群眾和組織團體的意愿、利益,制定一個符合我區長遠發展的富有遠見的文化發展戰略目標,并以此作為社區文化發展的主題。有了一支擁有社區文化建設意識的隊伍,寧夏高校圖書館就能卓有成效地服務于社區文化建設。
[1] 易平,魏蔚.圖書館如何為社區服務的幾點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4):57-58.
[2] 楊雪琴.資源共享服務社會——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