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玢(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寧夏 吳忠 751100)
社區的和諧發展除了完備的物質設備與硬件條件外,還有賴于文明和文化,文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而且還是社區及整個城市社會生活的大腦,血脈與靈魂。我們通過構建社區圖書館網絡,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通過提供圖書文獻,網絡服務,組織閱讀,各類講座,音像圖片展覽和引導健康休閑活動,幫助社區居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居民通過勞動和社會許可的途徑追求和實現自己的目標,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下崗職工,社會閑散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勞動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總之搞好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能有效地培育先進文化,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從外在行為到內心世界都盡可能合乎社會文明的需要,很多實踐證明圖書館開展的一系列的有益活動,不僅能把廣大居民深深地吸引到圖書館里來,使其成為社區文化中心,還為整個城市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
社區圖書館應該成為社區文化中心,社會教育和信息的樞紐,利用圖書、報刊、視聽資料等文獻為居民服務,社區圖書館藏不必求全求多,除一般的圖書信息外,要根據當地居民的特點,特色來收納館藏,其它可以通過館際互借,資源共享,代借代還,達到用有限的經費獲取更多的圖書文獻資源的目的,來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文化的需要。社區圖書館還應采用現代化的設備,要考慮老年人,殘疾人,少年兒童等各類人群的特殊需要。根據不同社區成員的構成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服務特色。文獻信息要具有普及性,新穎性,娛樂性和休閑性的特點,為居民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借還圖書手續要簡單,服務要周到,給人一種溫馨的家庭親切感,吸引讀者到圖書館里來。
社區圖書館不僅可以通過自己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料和計算機網絡提供一般知識信息,還能根據民眾的現實需要,挖掘拓展信息開發職能,搜集整理各種有針對性,專業性,實用性信息,如經濟信息,時政信息,勞務技能培訓和就業信息,社會生活信息等等,這些信息大到國際國內形勢,黨政工作信息,政策法規,升學就業,小到市場物價,柴米油鹽,養花種草,社區見聞,健康保健等等,幫助人們利用信息解決工作及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社區圖書館還可以積極主動地把自身難以解決的讀者引薦給各聯網圖書館,實現信息互通,館際互借,利用此種服務為社區成員與社會公共服務機構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使圖書館網絡真正成為社區的信息服務中心。
公共教育主要有兩種模式,首先是學校的義務教育,其次,公共圖書館也是人們自主教育的最好場所,是人們實行終身教育的最好的大學。
社區圖書館開展社區公共教育的形式可以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如:提供各種不同的專業書籍供讀者閱讀學習,舉辦各種形式的讀書班和閱讀講座,開辦各種實用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科普講座,為社區弱勢群體,如殘疾人,外來民工,下崗職工,退休老人提供學習幫助和服務,配合學校為少年兒童開辦各類假期趣味活動和學習輔導。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使圖書館成為社區的小型培訓中心。
和諧社會倡導人文關懷。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也需要文化娛樂,達到陶冶情操,放松精神的目的。社區圖書館文化氛圍厚重,又地處城市居民聚集地,通過圖書館自身具備的文化信息資源和網絡資源,可以成為民眾的“文化休閑”,“知識休閑”的休閑中心,從而進一步提升社區文化氛圍
由于我國的國情特點,在市政建設和文化設施的規劃上,政府具有決策權和控制權,因此,社區圖書館網絡的建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重視和政策支持。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對社區圖書館的重視與支持,各級財政、文化、民政、建設、規劃等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形成合力。一是政府根據社區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政策,規定相應的經費及圖書館專業人員。二是加強對社區圖書館發展宏觀調控;三是針對社區圖書館建設中的有關問題進行和督辦;四是加大對社區圖書館經常性投入;五是落實社區圖書館的編制,場地經費等等,從而為社區圖書館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區圖書館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2]
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我國也應大力推進“總分館制”,形成以中心圖書館為核心覆蓋城鄉服務網絡,應使分屬不同部門的圖書館系統及不同區域圖書館相互聯合,開創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實現圖書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實現社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如: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業署統一管理改公共圖書館網,下設圖書館委員會,到2007年已設39家社區圖書館。
聯合辦館作為一種新的社區圖書館模式,目前在許多地方、許多城市試行。由于方法簡單,形式多樣,不受行政隸屬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抑束,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各地的重視和歡迎。
組建與發展社區圖書館要以公共圖書館為核心,可以選擇相鄰幾個社區聯合辦館模式,集中人、財、物等各方力量,統一籌劃,共同建設社區圖書館。加強社區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力求互為補充,使相互之間資源利用最大化并協調發展。鼓勵民間和個人辦館:隨著社會對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一些有識之士紛紛捐資創辦各類圖書館等文化設施。社區可以動員各種人脈資源,鼓勵、吸引社區內企事業單位聯合辦館或企業家、成功人士、華僑等捐資捐款,支持辦館或合作辦館,或者以個體名義開辦個體圖書館和個體書社,用這種方式吸引社會資源,豐富的文化設施。
(1)協作協調機制:單獨一個圖書館的資源是不可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必須發展館藏特色,實現館際協作,走資源共享之路。因此應建立館際協作組織機構,健全協作機制,形成圖書館和社區圖書館的資源網絡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圖書館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正常運轉和發展。
(2)人員管理機制:只有嚴格人員的錄用、安排、選拔、培訓、考核標準,建立健全工作人員的管理機制,積極吸納各類人才。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從而建立起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良好思想和業務素質的工作人員隊伍。
(3)激勵與競爭機制:人的行為是某種動機引起的,而人的動機和行為是可以激發的。要想給圖書館帶來活力,形成一種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激勵環境,只有建立激勵與競爭的機制,才能有利于事業的發展。
(4)建立評估機制:圖書館評估是評價圖書館運轉情況,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著有利于促進社區圖書館業務建設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科學化,并以此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改善辦館條件。以深圳為例截止2005年已有381家社區圖書館通過“深圳市社區圖書館達標評估標準。
(5)依法治館:圖書館法是國家對圖書館各種規范的總和,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管理圖書館的依據和導向,它可以調節圖書館事業和社會其它事業的關系,規定一定的行為準則,具有強制性與約束力,此外它可以保證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經費,人力,物質和技術,依法治館是現代圖書館的主要標志,建立開展社區圖書館是一項涉及面廣比較復雜的事業,只有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使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持續下去。
[1] 王紅.淺議我國社區圖書館建設模式[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6(11):45-48.
[2] 倪麗萍.社區圖書館與和諧社會中的社區文化建設 [J].圖書館學刊,2006(3):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