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福泉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圖書館 遼寧 撫順 113001)
隨著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和國內讀者外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充分發揮計算機編目的優勢,盡可能為并列題名(包括準并列題名)提供檢索點,已成為各編目機構和圖書館普遍關心和重視的問題。然而,由于不同編目機構和編目人員對并列題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存在不同的認識,再加之ISBD(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liographic Description,《國際標準書目著錄》)與CNMARC(China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中國機讀目錄)并沒有完全實現無縫對接,以致在對并列題名進行著錄時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做法。出于規范編目和統一數據之目的,本文試就其中爭議最大的幾個問題談點兒自己的看法。
根據ISBD規定,“并列題名是出現在規定信息源上用與正題名不同的另一種語言和/或文字并且表現為等同于正題名的題名。”[1]60對并列題名理解的難點就在于規定信息源上。并列題名屬于題名與責任說明項的內容,《中國文獻編目規則》所指定的規定信息源為“書名頁或版權頁、封面”。對此,謝敏儀同志認為,書名頁、版權頁和封面是并列關系,沒有主次之分[2]。上述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在“書名頁”與“版權頁、封面”之間用的是“或”字,這也就是說,在有書名頁時,題名與責任說明項的規定信息源即為“書名頁”,只有無書名頁時,其規定信息源才可能是“版權頁、封面”。
在現行ISBD和《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2版)》中,題名與責任說明項的規定信息源已修改為“題名頁或代題名頁”。所謂代題名頁,是指當文獻無題名頁時,將包含有題名頁通常所含信息的頁、頁的一部分或其他組成部分作為替代的題名頁,如封面、卷端、版權頁等。據此,肖燕同志認為,在無題名頁的情況下,可以把封面、卷端、版權頁等各處代題名頁信息看成整體[3]。這種理解也是不正確的,因為ISBD明確指出,“被當作代題名頁的信息源的選擇依據是哪一種信息源有最完整的信息”[1]28,也即是說,在封面、卷端、版權頁等各信息源中,誰的信息最完整,就選誰作為代題名頁。這里的“一種”已經明確界定了“代題名頁”只能是上述信息源之一,而不是將它們融合為一體。
ISBD的總則將并列題名定義為:另一種語言和/或文字的正題名[4]15。據此,鄒復光同志認為,“出現在題名頁,或題名頁以外(如封面、版權頁、封底、書脊等)的正題名的其他語言文字形式,如果在形式和內容上與正題名一致,我們就選取為并列題名。”[5]這種理解更是錯誤的,因為ISBD在其“總則”的概述中明確指出:“ISBD(G)不應被圖書館的編目員或國家書目機構直接用來著錄任何文獻”[4]1,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編目員識別專門的ISBD框架和基本特性。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在有題名頁的情況下,只有出現于該頁上與正題名對應的另外語種的題名才是并列題名;若所編文獻無題名頁,可以選取信息最完整的一種信息源作為代題名頁,此時出現于該代題名頁上與正題名對應的另外語種的題名也是并列題名。
在中文譯著的題名頁上,如果也有其外文原著的原文題名,該題名能否作為并列題名處理呢?邵仰東同志認為,“有的學者認為譯著的‘題名原文’也是‘并列題名’,筆者不敢茍同。筆者認為,并列題名首先應該是本書著者原撰的,是作者的創作產生的,并使其個別化的名稱;而譯著的‘題名原文’是原先已經存在的,另一作者所撰的,代表另一書目實體的題名。”[6]趙霞同志也認為,“譯著的題名原文是原著作者的,而并列題名是譯著作者的;題名原文是本身存在的,而并列題名是在原著的基礎上創作和發揮的。”[7]甘琳編著的《中文圖書數據處理規程》也認為譯著的書名原文不是并列題名。然而,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等絕大多數編目機構和圖書館卻又是將題名頁上出現的原文題名作為并列題名處理的。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我們不妨看看ISBD的規定:“出現在規定信息源上而且在語言學上不與其他著錄單元相連、用不同于正題名語言的另一種語言的原題名,可以作為并列題名處理。不出現在規定信息源上的用正題名語言以外語言的原題名可以著錄在第7項。”[1]61由此可見,原文題名(即ISBD中的“原題名”)是可以作為并列題名的。
ISBD是為手工編目而制定的著錄規則,而如今的中文圖書著錄實際上都實行計算機編目,這就必然存在著ISBD規則與CNMARC格式如何相互接軌的問題。由于二者并沒有完全實現無縫對接,這就必然導致實際著錄中會出現相互沖突的現象。其中關于并列題名在CNMARC中的處理便是一個典型案例。以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聯合編目中心為代表的高校圖書館堅持依據ISBD規定,將并列題名著錄于正題名之后,其前加等號,這也是當前CNMARC格式所規定的做法。但全國聯合編目中心卻沒有依照ISBD規定(不作200$d),而是直接作510字段。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我們不妨通過CALIS的編目實例加以分析。
例1 200 1#$a協和血液病學$d=Union Hematology$f張之南等主編$zeng
510 1#$a Union Hematology$zeng本例存在問題分析:雖然上述著錄方法完全符合ISBD的規定,但因510字段也能自動生成“并列題名:Union Hematology”之附注,這就造成了200字段與510字段對同一并列題名重復描述的問題。而重復描述不僅不會對讀者識別和確認文獻帶來幫助,反而會白白浪費數據庫的空間和編目員的精力,并導致書目數據的美感度下降,因而是不可取的。由此可見,取消200$d子字段才是切合計算機編目實際的做法。
為了敘述方便,筆者將出現在資源中但不在規定信息源上的與正題名對應的另外語種的題名稱為準并列題名。如在有題名頁時,出現于封面、書脊、卷端、附加題名頁、版權頁、前言、后記等處,且等同于正題名的另外語種的題名。根據ISBD規定,準并列題名應著錄于附注項[1]63。又由于準并列題名通常也具有檢索意義,所以也需用5--字段作檢索點。但從實際編目情況看,各館基本上都是選用510字段作檢索點。例如,趙娟和王雪紅就認為,“出現在非題名頁上的并列題名信息不能著錄在200字段,在312字段做附注說明,同時在510字段作檢索點。”[8]
例2 200 1#$a公共行政研究$f沈亞平著
312 ##$a封面英文題名: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10 1#$a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zeng
本例存在問題分析:①按ISBD規定,出現于封面上的另外語種題名不是并列題名,但510字段生成的題名附注卻是“并列題名:……”,二者相互矛盾。②在312與510字段對同一英文題名作附注存在重復,這也是ISBD與CNMARC沒有完全接軌帶來的弊端。
本例的正確做法是,只需使用專用的“512封面題名”作檢索點即可。此時也無需由人工在312字段作附注,因為512字段除生成檢索點外,還能自動生成“封面題名: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之附注。更為重要的是,如此處理有效避免了用510字段為準并列題名(不是真正的并列題名)作檢索點所產生的矛盾。對于無專用5--字段的準并列題名(如出現于版權頁、前言、后記等處),也不應使用510字段而應使用517字段作檢索點,因為該字段并不能生成題名附注,此時才可由人工在312字段作附注。
《CALIS中文圖書編目業務培訓教材(2006年4月)修訂要點》規定,對于中文譯著的原文題名,若出自題名頁則在200$d著錄,若出自非題名頁則在312字段作附注;但對所有原文題名均作為統一題名用500字段反映[9]。對此,壽建琪同志給予了充分肯定,理由是對同一外文原著因翻譯者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多個中文譯名,而將原文題名作為統一題名用500字段作檢索點,可以用該原文題名檢索到被翻譯成不同譯名的中文譯本[10]。
要想真正弄清將原文題名著錄于500字段的正確性,首先要了解何為統一題名。《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關于500字段統一題名的規定如下:“本字段包含由書目機構選取的特定題名,為編目需要,以該特定題名標識那些擁有多個題名的同一作品。”[11]由此可見,因原文題名也是作品的一個題名,所以將原文題名著錄于500字段也是符合該字段的使用規定的。但是對國內的絕大部分讀者來說,使用外文原題名識別與檢索畢竟沒有直接利用中文譯名方便。為此,《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2版)》明確規定,中文目錄中的外國作品中譯本,應采用最通用的中文意譯名作為統一題名[12]。例如,由(美)斯托夫人所著的《Uncle Tom's cabin》一書,在國內曾被翻譯成“湯姆叔叔的小屋”、“湯姆叔的小屋”、“湯姆大叔的小屋”、“湯姆大伯的小屋”、“黑奴吁天錄”等多個譯名,但其中通用的譯名則是“湯姆叔叔的小屋”,如果我們以該譯名作為統一題名著錄于500字段,則可以用該題名將其各種不同的中譯本全部檢索出來。若以“Uncle Tom's cabin”作為統一題名著錄于500字段,用該原文題名檢索的實際效果要差得多:首先因語言障礙,絕大部分讀者都不會選用原文題名進行檢索;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在許多中文譯著中并沒有提供外文原著的原文題名,致使在這些中文譯著的書目記錄中根本不存在500字段,即用原文題名根本無法檢索到這些著作。事實上,為原文題名作檢索點并不存在用500字段檢索效果就好,用510等其他字段作檢索點效果就差的問題,只要用5--字段為某一原文題名制作了檢索點,就一定能用該題名進行檢索。另外,將原文題名著錄于500字段也會造成自相矛盾的問題,因為按CALIS規定,出現于題名頁的原文題名是要作為并列題名著錄于200$d的,而500字段生成的題名附注卻是“統一題名:……”,二者名實不符。
[2]謝敏儀.論《中國文獻編目規則》在2--字段的規范著錄[J].圖書館建設,2005(1):55-58.
[3]肖 燕《.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二版)》著錄信息源變化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4):47-48.
[4]吳龍濤,葉奮生,周升恒,等.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2.
[5]鄒復光.CNMARC中并列題名規范著錄的探討[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5(3):152-153.
[6]邵仰東.關于CNMARC中并列題名著錄若干問題研究[J]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69-73.
[7]趙 霞.淺談并列題名的規范著錄[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2):48-49.
[8]趙 娟,王雪紅.CNMARC中并列題名的著錄[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5):57-59.
[9]杜建華.譯著文獻題名檢索點著錄之我見:兼評CALIS對譯著文獻著錄規則[J].圖書館雜志,2008(5):20-22.
[10]壽建琪.從FRBR原則看并列題名著錄及其規范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3):24-26.
[11]國家圖書館.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4:295.
[12]國家圖書館《中國文獻編目規則》修訂組.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2版[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