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業報道網站2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加速“新一代城市”的生態城市建設 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地區近年來污染嚴重。為盡可能遏制環境惡化,中國政府不僅制定了環保政策,還積極推進節能和利用新能源的生態城市建設。
筆者去年底到江蘇一個正在開發的生態城市項目進行考察。雖然仍有半數用地還未開發,但不久這里將變成可供3萬人居住的綠色生態城市。該項目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途因資金不足而被迫停工。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不斷出臺及房地產價格攀升令地方政府擁有了雄厚資金,許多項目重新啟動。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中心稱,到2011年3月全中國在建的主要生態城市開發項目(包括暫停的)達20多個。特別是京津和江蘇等地的開發最顯著,總面積達924平方公里。2011年天津GDP增長為17.5%。可以說,急速推進的生態城市建設對天津經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
但中國急速推進的生態城市開發也面臨眾多問題,導致許多項目不得不延期甚至停工。主要問題包括:生態城市的概念沒有明確統一;需要龐大資金;借生態城市建設之名進行普通房地產開發的情況多有發生;國內可供參考的例子極少;因政治原因停止。
其中最重要的是資金問題。還有,由于概念沒有明確統一,截至2010年9月,盡管全中國400個縣市都借打造生態城市之名大建特建,但大部分只是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彭永清譯)
環球時報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