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文
面對中國人簽證難的問題,普通旅行者和外事人員一般會給出不同解釋。前者會抱怨中國外交機構在為國人爭取權益上努力不夠,而后者一般則更強調中國人口龐大、經濟發展水平低等客觀原因。必須看到,我國外交機構在維護中國公民權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中國經濟發展確實不平衡,無論外交機構如何爭取,在短時間內全面改觀是不現實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國民簽證待遇沒有改善的空間。
任何問題都有兩面性,對發達國家而言,中國人口眾多既意味著潛在的非法移民總量較大,也意味著消費群體巨大。因此,在中國公民為簽證難發暈時,發達國家也在躊躇不定,是抓住眼前的商機還是堵住潛在的非法移民流入?兩種選擇都是成本與收益并存,但這種對比正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海外旅行消費能力的上升而發生著變化。而這種變化自然也可以成為中國外交機構積極推動他國改善中國公民簽證待遇的信心和底氣。
當然,是否對中國護照持有者發放簽證屬于外國的主權。中國外交機構無權也無需直接干涉。但是,互利共贏同樣也適用于簽證政策。我國外交機構完全可以從互利的角度出發,讓對方明白在簽證上給中國人更多的便利也有利于對方的經濟利益,推動他國政府逐步改善中國公民的簽證待遇。對于一些在中國人簽證待遇上改善較慢的發達國家,中國外交機構也可以利用美、加等國最近積極簡化中國人簽證手續的事實,說服它們采取類似舉措。
對于不少發達國家極為擔憂的非法移民問題,外交機構同樣也可以積極發揮自身的影響力。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無需諱言非法移民問題的存在,但也應向發達國家傳播一個理念:防范非法移民請不要把臟水和小孩一起潑掉。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出于慣性思維,或者由于對中國國情缺乏了解,使用了不少對防范非法移民作用不大但給正常申請者帶來很大麻煩的限制條件。例如,有的國家把預訂機票和酒店作為申請個人旅游簽證的先決條件。申請人沒有訂好就無法辦理簽證,但訂好后若仍被拒簽將蒙受經濟損失。而真正的非法移民,為偷渡愿意給蛇頭幾十萬元,豈會在乎幾千或萬把塊錢的機票酒店訂金?
又如,有外國領事館要求申請人提供戶籍資料和各種復雜的相關證明。按照我國戶籍政策,一些戶口在集體的公民往往由單位出具戶籍證明辦理相關手續,但一些外國領事機構對戶籍證明概不承認,導致不少人被拒簽。如果中國外交機構能就此多做一些解釋說明工作,讓對方減少繁瑣且不必要的證明材料,簡化程序,是有助于改觀簽證難問題的。
一國國民的簽證待遇在根本上取決于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改善的過程只能是漸進的,但改善的速度卻是與外交機構的認識分不開的。從強化民本外交的高度出發,中國外交機構在推動國民簽證待遇改善上大有可為。▲(作者是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環球時報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