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英
歐洲病了,且病得不輕。歐洲得的是“小兒病”和“老年病”。說是“小兒病”,是因為歐盟和歐元總的說還是“新生事物”。1993年歐盟成立,1999年歐元試運行。歐債危機和歐元危機是歐盟和歐元誕生以來第一次大遭遇。說是“老年病”,是因為歐洲真的是老了。民族國家、資本主義、工業化,甚至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今日世界面臨的問題和危機都有著深刻的歐洲根源。當前的金融危機使建立在舉債基礎上的歐洲福利制度和經濟無以為繼。
到底如何治病?歐洲人開出了西藥方子:以歐洲“財政聯盟”管控進一步舉債,改善財政狀況,推動改革和治理,希臘等重債務國不得不實行緊縮措施。與此同時,歐盟還積極尋求外部解決方案。從去年以來,歐洲領導人越來越清晰地表達了希望中國出手幫助的政治外交意愿。應該說,這是一件有利于未來中歐關系發展的好事,是中國加強與歐洲戰略關系的歷史性機會。中國不妨大大方方地承諾在其中發揮一個不可或缺的作用。現在不要再爭論中國該不該幫助歐洲,而應討論中國如何伸出援手。
首先,中國需要幫助歐洲更好地探究病因。歐洲人應該知道“旁觀者清”。其實“小兒病”不可怕,因為這是成長中的問題。歐洲的問題是一體化進程中的問題,中國支持歐洲深化一體化,支持歐洲改革。但中國有必要善意提醒歐洲人,若是不能進一步一體化,歐洲成長中的煩惱也可能影響“發育”,甚至讓一體化悲劇性地夭折。
其次,歐洲不少政治領導人開口閉口說“只有歐債危機,沒有歐元危機”,這是不愿意面對問題、諱疾忌醫的表現。歐債危機的嚴重后果正是諸如希臘這樣“重病國家”不得不退出歐元區。一些歐洲領導人擔心的最壞情況就是歐元區萎縮,歐元大幅貶值。
第三,關于歐洲的“老年病”,如果治療及時和正確,歐洲有可能重新煥發青春。歐洲的“老年病”是資本主義的危機。近期,如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歐洲人把對當前危機的討論上升到反思和檢討資本主義體制的高度,這是比較明智的。但如果找不到起死回生的藥方,資本主義怕是會提前壽終正寢。
中醫療法與歐洲服下諸如財政緊縮等“西藥”導致“上吐下瀉”(遭到大規模示威和抗議)不同,更強調通過逐步改革和經濟增長最終克服危機。改革不能以帶來巨大的社會沖突為代價。解決國家與社會的根本沖突,歐洲最終要靠恢復經濟增長,當然這種增長不是金融經濟而是實體經濟的增長;這樣增長的成果還應合理分配,讓大多數人從中受益。
中藥的原理就是讓歐洲恢復平衡。希臘等重債國家,如同重病人,陰陽嚴重失衡了。中藥可能見效慢,但可與西藥相輔相成。中國主張讓歐洲慢慢調理,逐漸改革,以恢復元氣。中國給歐洲的協助,不是僅僅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渠道提供中國資本,還應提供中國關于金融債務危機的觀點以及中國解決方案。目的是極其善意的,因為著眼中歐長遠的合作,為了世界長期的和平,要求歐洲除了服下自身的苦藥,也要采納中國方法。▲(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環球時報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