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圖書館 湖南長沙 410082)
驚悉黃宗忠先生仙逝,甚是哀痛。先生自1955年9月進入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求學至2011年10月仙逝,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一直在珞珈山下圖情領域辛勤耕耘。思及先生一生:一是教書育人。自助教、講師而副教授、教授,先生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指導,培養了一大批國內外圖情領域優秀骨干和人才。二是行政管理。先生擔任圖書館學系、圖書情報學院領導長達30多年,既負責日常行政管理,又承擔學院學科建設的組織與開拓工作,推動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由一個專業孵化演變為4個專業,由一個系變成4個系,進而為擴建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為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引領我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三是學術研究。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先生筆耕不輟,內容涉及圖書館學科領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圖書館基礎理論、圖書館管理學、文獻信息學、圖書館事業建設、圖書館學教育等方面成就突出。一生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達300萬字,多篇被國外譯成英文、日文、朝鮮文出版。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其中《圖書館學導論》是圖書館學領域公認的經典著作。四是社會活動。為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先生在教學科研之余,積極投身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方面的社會活動,先后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理事,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委員,湖北省圖書館學會會長,《圖書情報知識》雜志主編,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武漢信息咨詢研究會會長,武漢信息決策研究中心理事,湖北省檔案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大學第一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檔案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卷編委等。1982年以來,還應聘為美國圖書館協會國家教育資源委員會常務委員、美國傳記協會(ABI)研究顧問委員會委員。通過這些活動既傳播了圖情知識,又推動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本人曾負笈武大楓園,師從黃先生弟子俞君立教授,忝為隔代弟子,有幸聆聽先生教誨,并深受先生學術思想熏陶。同時,作為先生同鄉之圖書館學事業后學晚輩,僅借此文對先生的主要學術成就和學術思想概要歸納。然先生一生在圖情領域縱橫捭闔,建樹繁多。本文難免掛一漏萬,無非借此文,以慰先生在天之靈,又促圖書館事業不斷展進。
基礎理論是任何一門成熟學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決定著該學科的構建與未來發展趨勢。黃先生長期堅守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陣地,是該領域具有實力、活躍的學者之一。在先生所有的論文中,有40多篇是專門關于基礎理論研究的,包括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圖書館學原理、圖書館哲學和圖書館學發展等。
20世紀60年代初期,黃先生因提出了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是“藏用矛盾說”而成為“矛盾說”〔1〕主要代表人物。先生指出:藏與用是圖書館的特有矛盾,它規定著圖書館特有的本質,是圖書館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根本點。圖書館學就是研究圖書館搜集、加工、整理、保藏、控制圖書與一定社會讀者利用藏書之矛盾產生與發展規律的科學。這一理論創新對中國圖書館學的研究產生了影響。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于學科重建的原因,圖書館學研究對象舊事重提。當時國內外有關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觀點有50多種,而且新的提法還不斷出現。面對諸說的紛爭,有學者擔心這會擾亂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對圖書館學的認識陷入“越來越糊涂”的境地。黃先生則認為這種爭論是正常的,因為真理會愈辯愈明。同時,他還撰文數篇,把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表述為“圖書館”??缛?1世紀,黃先生又從科學對象與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關系,確立了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意義與原則。他再次指出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是圖書館,并通過圖書館是認識的客體、是一種獨立的事物、是矛盾的統一體、是一種運動形式、是一個歷史的集合體和圖書館是圖書館學的邏輯起點等6方面進行深入闡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開始不滿足傳統的圖書館學理論中的經驗描述,而是期待一場深刻的理論革命。此后不久,黃先生的《圖書館學導論》及時問世,此書內容翔實,繼承并發揚了我國圖書館學理論,運用了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觀點,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其中部分章節打破了傳統的圖書館學格局,以全新的體系闡述了圖書館學的各個方面,在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當時圖書館基礎理論教材的典型。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的轉型促進了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發展,那么進入90年代初期,這種轉型已經不再激烈,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逐漸趨于平靜,關于編目分類、計算機檢索、標準化等應用層面的圖書館學研究成為了重點。從《論圖書館標準化》、《論文獻類型的變革及其對文獻資源建設的影響》、《論21世紀的圖書館》等諸多論文中可以找到黃先生當時圖書館學研究思想的影子。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呈現出從傳統圖書館學向現代圖書館學轉型與過渡的歷史特性,這期間正是黃先生圖書館基礎理論學術思想噴發的幾年,1995-2000年,黃先生陸續發表了40多篇文章,無論是文獻資源建設的研究,還是現代化圖書館的研究,都順應了當時學科發展的需求。特別值得提及的是《20世紀100年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與進展及其評價》〔3〕一文,更是對整整一個世紀以來圖書館學學術思想和理論研究的發展作了全面的總結和歷史性的回顧,成為當時綜述總結性文章的典型代表。
21世紀之初,學界對20世紀圖書館學的豐富遺產進行梳理和總結,以“圖書館學發展”為主題的研究成為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熱點。黃先生的《中國圖書館學世紀評》〔4〕對近百年的我國圖書館學作了全面回顧和梳理,就百年間圖書館學研究的成就與不足、發展動力、發展歷程與發展的特點,以及影響圖書館學發展的因素等問題作了深入闡述。文章從圖書館學的生長點出發研究探討在新技術環境下圖書館的定位和發展問題,展望了21世紀中國圖書館學發展的態勢,成為2001年理論研究的一個亮點。2006年黃先生又撰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再探討》〔5〕,就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基本含義、研究現狀、基礎理論的作用與地位、研究對象、內容、體系、圖書館學基礎理論與理論基礎、圖書館哲學等問題進行探討。耄耋之年將至,黃先生的《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60年的回顧與展望》問世〔6〕,文章將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60年分為兩個階段,就其學科基礎、發展歷程、主要分支學科研究的發展與成就、未來展望進行歸納,最后指出:在未來年代,圖書館學的研究與發展應抓住以下方面:1.在內容方面,更全面深化、平衡,產生更多的亮點、熱點及創新點或新的生長點,時代氣息更濃,體系結構更嚴謹、完善并不斷擴展。2.在形式上多樣化,充分發揮形式在圖書館學研究中的作用,促進圖書館學更健康有序發展。3.圖書館學研究更重視效益。
黃先生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不僅注意本學科基本問題的闡釋,而且關注對本學科前沿性問題的研究,注重對基礎理論做完整系統的闡述,為后來者的圖書館學研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研究內容和實踐基礎。
自1959年1月10日發表第一篇文章《略談人民公社圖書館的建立與發展》(《新文化報》)開始,黃先生就長期致力于圖書館事業的研究,在中國圖書館事業建設的各個發展階段,幾乎都有他的論作見刊,足見黃先生在該領域有著豐富的思想總結和堅實的實踐積累,這些總結和積累形成了他對中國圖書館事業研究的獨特視角,也構成了他學術思想的主體。
圖書館事業這一概念的誕生與發展,是與圖書館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其所起的社會作用緊密相連的?!拔母铩笔?,中國圖書館事業遭到嚴重摧殘。“文革”結束后,1976年中國圖書館事業才開始進入全面恢復時期,期間圖書館現代化研究與現代化建設提上議事日程。黃先生與彭斐章和謝灼華兩位教授合作,及時提出圖書館現代化應包括圖書館組織的網絡化、圖書館工作的標準化、圖書館技術的自動化和圖書館學研究的系統化等四方面內容的觀點。〔7〕這一前瞻性的觀點在當時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重視,今天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亦很好地證明了這一觀點。
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中國圖書館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圖書館事業研究中頗受關注的人物,黃先生的《新技術革命與圖書館》、《試論變革中的中國圖書館》系列文章、《試論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等面對現實,提出了解決圖書館發展中突出問題的系列舉措,如把圖書館從封閉和半封閉系統變成開放系統,改變圖書館無競爭的觀念,由長期穩定共處狀態進入相互競爭階段等。這一時期,黃先生的兩篇文章較為重要:一篇是《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六十年——兼評文華圖專和韋棣華在我國圖書館事業史上的作用》〔8〕,另一篇是《試論中國圖書館事業如何走出“低谷”》〔9〕。前一篇文章對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60年的歷史分段進行了回顧,對其前身即我國最早建立的圖書館學校文華圖專和我國圖書館學教育的主要創始人韋棣華的功過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客觀的評價。文章發表后,被國外譯成日文、英文、朝鮮文出版,日本學者在譯文的前言后記中說,此文解決了他們多年未解決的問題。〔10〕后一篇文章概括了圖書館事業從1985年開始進入低谷,陷入困境的現狀,提出了圖書館走出低谷的七點建議。這一系列建議的提出,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研究熱潮。盡管今天免費服務已深入人心,他的觀點未能獲得一致的認同,但“低谷論”在當時的確體現出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同時這種討論對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1984年杭州圖書館學基礎理論討論會之后,圖書館學的研究更加注重與實踐的接軌,而“圖書館事業發展戰略”則被認為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較好選擇。1986-1987年,黃先生發表了《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戰略的若干思考》、《論我國圖書館事業的基礎結構》、《談談發展戰略研究中的“戰略問題”》等,這些文章以“發展戰略”的研究為主線,集中體現了黃先生對“圖書館事業發展戰略”的中心觀點。20世紀90年代中期,離休后的黃先生仍然關注著國內外圖書館學的前沿和發展動態,對中國圖書館事業未來道路應該怎么走、朝著什么方向發展深思熟慮。1996-1998年,黃先生先后發表《20世紀圖書館的回顧》、《20世紀100年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與進展及其評價》、《論21世紀圖書館》、《21世紀圖書館的發展趨勢》、《論21世紀的圖書館員》、《21世紀的虛擬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圖書館的新模式——復合圖書館》,以發展的眼光,從事業發展、館員(隊伍)建設、管理體制、服務創新、現代化建設、資源共享等諸多層面回顧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程、中國圖書館成就、發展過程、經驗和問題、現狀的研究,對21世紀圖書館進行了科學預測。黃先生指出:復合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它是在一個機構框架下,以傳統圖書館為基礎,實現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共存互補并有機結合于一體,是實體加虛擬,圍繞信息存貯的物理場所和信息空間?!?1〕作為國內最早和系統研究21世紀圖書館的學者,黃先生的這些學術思想在國內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2〕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新世紀剛剛走完10年,黃先生被業界評為“新世紀十年圖書館學風云人物”。站在實踐的角度,黃先生對我國圖書館現狀(如數字圖書館、信息理論與信息服務等)以及新世紀10年來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特征、面臨的問題和未來進行了梳理。〔13〕他通過運用大量統計數據和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出新世紀10年中國圖書館事業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是圖書館事業的整體內容和規模獲得提升;二是各類型圖書館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關于中國圖書館事業的未來,他提出:一是解決圖書館事業面臨的問題,推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二是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現代化水平;三是提高圖書館的整體創新能力。
立足于我國圖書館管理實踐,致力于圖書館管理學的理論研究與教學,這是黃先生學術生涯的又一個靚麗風景。他培養研究生33人,有半數是圖書館管理研究方向。從他發表的40多篇圖書館管理論文分析,涉及的主題包括圖書館管理戰略、管理決策、管理方法、管理體制、圖書館法、行為管理、定量管理、網絡管理、人員管理、管理成本和館長藝術等;從研究內容分析,既重視對圖書館管理學基本理論的構建,又注重對國內圖書館管理實踐的總結反思;既合理吸收國外圖書館管理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又充分突出國內圖書館管理的理論體系模式。黃先生的圖書館管理思想全面、系統、獨特,在圖書館界具有廣泛的影響,他也因此入選2011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管理學)名單。
20世紀60年代初期,黃先生撰文《關于圖書館工作的群眾意見》、《辦好高等學校圖書館的淺見》、《加強圖書館隊伍的革命化,進一步提高和改進圖書館工作》等,闡述了對圖書館管理目的、作用、范圍、規章制度的觀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圖書館管理研究呈現從經驗主導的研究到理性與經驗研究相結合、從封閉式的研究到主動尋求與國際接軌的轉變。這段時間他發文較多,圖書館法制建設、標準化、管理體制、圖書館統計等均有涉獵。這些文章著重于圖書館管理的對象、概念、范圍、目的、過程、方法、功能、必要性、可能性、理論基礎的探討,同時注意將系統論方法引入圖書館管理學,結合圖書館的實際,建立起關于圖書館管理的理論體系。影響較大的:一是《試論現代圖書館管理》,首次提出了“現代圖書館管理”的概念,并指出圖書館管理的發展與社會管理、行政管理、企業管理、商業管理、科研管理的建立與發展是分不開的?!?4〕二是《建立和發展我國圖書館管理科學》,文章無論在理論來源的廣闊性,體系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內容的豐富性方面,都走在當時管理學研究的前端?!?5〕之后的《試論圖書館管理的激勵方法》具有一定深度,它標志著我國圖書館管理學體系已初步形成并日臻完善。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圖書館管理環境變化迅速,圖書館管理改革不斷深化,黃先生的圖書館管理理論日趨成熟,1992年專著《圖書館管理學》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第一本由國家教委組織編寫的圖書館管理學教材,它立足于我國的圖書館管理工作實踐、有機地融中外管理學理論于圖書館管理、深入地論述了圖書館管理學的理論體系、基本概念、原則和規律、科學地分析了圖書館管理的過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術、向業界展示了豐富新穎的圖書館管理學內容,成為當時國內圖書館管理學的扛鼎之作,在國內引起了反響,各類報刊發表書評10多篇。臺灣還出版了該書的繁體字版。
1994年黃先生離休,之后仍潛心學術研究,每年都有5-10篇文章發表。關于圖書館管理研究,他本著繼承、改造、創新和求實的原則,陸續發表了《創新我國圖書館管理》、《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圖書館館長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論圖書館經驗管理》、《權變管理理論與圖書館管理》、《論權變管理理論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圖書館管理的回顧與展望》,這些論文從整體、發展和改革的觀點出發,對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技術、管理應用等展開頗多研究,既見證了國內圖書館管理研究的發展,也反映了其發展脈絡。
圖書館管理是圖書館生存的依托,是圖書館不斷發展的保障,是圖書館研究領域中一個永恒的話題。跨入新世紀,特別是自2002年以來,圖書館面臨著從觀念到政策、結構及運營方式的根本變革與創新,對圖書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有關圖書館管理理念和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研討?!陡纳莆覉D圖書館管理》對我國圖書館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對改善圖書館管理的原則與要求、圖書館管理應著力改善的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最后強調圖書館管理改善的關鍵是圖書館主管部門和館長。〔16〕《論圖書館創新》一文提出:現代圖書館創新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提高圖書館自身的功能與作用;為了解決圖書館面臨的各種問題;為了不斷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為了提高圖書館學的水平。文章同時從圖書館理念、文獻資源的采集、典藏與利用、圖書館技術方法、圖書館學、圖書館建筑設備等方面論述了創新的具體內容,并提出了創新過程中應該注意的7個問題。〔17〕文章視野開闊,讓人耳目一新。
黃先生一生,為研,著述等身;為教,桃李天下;為政,務實創新;為人,高風亮節。然誠如他所言:“我搞學術,既不為錢,也不為名,主要是興趣,舍不得丟掉圖書館學專業,當然也想為圖書館事業和圖書館學做點事……”而正是這一“點事”,耗盡了他畢生精力;也正是這一“點事”,筑起了我國圖書館學理論與實務上一座豐碑;也正是這一“點事”,樹起了圖情學人傾心學習的榜樣。
斯人駕鶴乘風去,未竟自有后來人。先生,走好!
1.黃宗忠等.關于圖書館學的對象和任務.圖書館學通訊,1960(5):28-36
2.黃宗忠.關于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定義、功能的新思考(上).圖書館論壇,2003(6):4-12,25
3.黃宗忠.20世紀100年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與進展及其評介 .晉圖學刊,1998(2):3-12;(3):2-8
4.黃宗忠.中國圖書館學世紀評.圖書與情報,2001(1):2-8,14
5.黃宗忠.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再探討.圖書館論壇,2006(6):3-10
6.黃宗忠.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60年的回顧與展望 .圖書館論壇,2009(6):1-8
7.黃宗忠,彭斐章,謝灼華.開展圖書館現代化的研究是新時期圖書館學的重大課題.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78(6):72-75
8.黃宗忠.《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六十年——兼評文華圖專和韋棣華在我國圖書館事業史上的作用》.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80(6):78-85
9.黃宗忠.試論我國圖書館事業如何走出“低谷”.圖書情報知識,1989(2):2-8
10,12.吳仲強.論黃宗忠的圖書館事業發展思想.圖書館,2003(1):72-74
11.黃宗忠.論圖書館的新模式——復合圖書館 .圖書情報知識,2002(3):10 -15,26
13.黃宗忠.新世紀10年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與展望.高校圖書館工作,2010(4):3-12
14.黃宗忠.試論現代圖書館管理.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1981(6):51-57
15.黃宗忠.建立和發展我國圖書館管理科學.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1983(5):120-126
16.黃宗忠.改善我圖圖書館管理.深圖通訊,2005(4):3-10
17.黃宗忠.論圖書館創新.圖書館論壇,2010(6):1 -4,81
(來稿時間: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