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龍
【摘 要】對高層建筑與城市的空間整合,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使高層建筑與其他建筑、高層建筑與城市保持歷史完整、生態完整、情態完整,形成時間與空間統一、結構與過程統一、內在本質與外在表現統一的有機的整體,同時保持動態開放和可持續發展,最終體現在時間、空間與人的統一,即通過建構時間的連續性和空間的整體性最終實現人的活動的多樣性。
【關鍵詞】高層建筑;外部空間;城市空間整合;價值取向;動態開放;可持續發展
0 引言
城市空間是連接城市要素的紐帶,代表著各建筑元素共通塑造的整體形象,連續性和完整性是其必要的特征。如果這一紐帶產生斷裂,將導致城市各元素的離散、分化,城市將會淪為一系列碎片的堆砌,破壞城市的整體形象塑造也有礙于城市功能的有序進行,無論其中的建筑單體本身怎樣,其外部空間的功能和意義必定受到影響,人性化程度隨之降低。
1 整合的價值取向
1.1 傳統的延續
城市的過快發展使得新建筑、尤其是現代高層建筑常常難以很好地配合己有城市空間關系,且往往以標志性、獨特性的自我表現為主,更多地考慮造型新奇、功能高效的價值取向而較少對現有環境做出積極回應,新建筑與歷史建筑失去聯系,令傳統城市記憶受到強烈沖擊,使得人們難以接受這種異類建筑元素所帶來的空間感受。因此,在傳統氣息濃郁的環境建設高層建筑,如何在其外部空間中體現城市整體文脈的延伸顯得尤為重要。
基于人性化目的的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形態的整合,要體現歷史傳統的延續,與城市整體歷史結構建立有機的滲透、交錯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死守傳統建筑模式語言不求發展,而應該是著眼于城市整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保持連續性的基礎上發展、延伸、創新,既對過去進行尊重、謙虛的回應,又適應當前發展的需求,更為今后提供積極的發展空間和方向,最終實現時間和空間的統一。
1.2 體現情感關懷
建筑不僅應滿足人們的功能需求,同時也應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對高層建筑的外部空間人性化的設計自然離不開情感上的考慮,應使空間不僅能用、而且好用,更讓人們樂于使用,在空間使用過程中方便快捷地完成特定功能,同時獲得心情上的愉悅。這就要求在空間整合過程中注意營造人與空間之間的和諧,把握好空間的情感尺度對實現空間的人性化至關重要。
基于情感考慮的整合空間能夠提供給人們愉悅的空間體驗,渲染特殊的空間環境效果,增加建筑外部空間的生命力,拉近人與空間的距離。只有把握好這種尺度,空間才會有情感,才會和諧,才會豐富,才會被人們樂于接受。
1.3 建立多元秩序
多樣性是人們對城市的基本要求之一。作為現代城市空間重要組成部分的高層建筑外部空間更要遵循這一要求。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形態的整合并不意味著要消除空間環境的豐富性、建立單一的秩序。相反,應該在統一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變化發展,塑造豐富多樣、獨具特色的建筑外部空間環境,提供給使用者以足夠的標識性和多樣美感。在對二者統領把握的基礎上建立基本關聯的同時塑造高層建筑外部空間自己的特質,保持連續性的同時又不乏多樣性、推崇傳統又不排斥兼收并蓄,塑造豐富、有活力的高層建筑外部空間。
1.4 可持續發展
高層建筑外部空間的人性化與物理條件和功能狀況的作用也密切關聯,可視為整合中最基本最關鍵的一環。由于材料的革新、電器設備改進,高層建筑的外部空間形態的形成己經基本擺脫了自然氣候條件的束縛。但數量越來越多、體積越來越大、與周圍環境關系處理不當的高層建筑對外部空間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狀況的惡劣影響越來越明顯,其產生的光污染、熱效應、高層風、陰影遮擋等問題造成建筑外部空間物理條件的惡化。而高層建筑本身同城市空間關系的不當也使得其外部空間的功能使用缺乏協調,可用性和便捷性因此下降。在整合的過程中對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理性考慮必將對高層建筑外部空間的人性化實現產生深遠的影響。
2 整合的范疇
2.1 總體關系的整合
對高層建筑在城市空間中總體關系的整合是最根本的一個方面,決定了以高層建筑的外部空間為組成元素的城市空間的整體性,也決定著城市空間整體對高層外部空間的作用效果和程度。
在傳統城市中,建筑與城市有著良好的總體關系。建筑的外部局部空間與整個城市大空間關系融洽、相互交融而又次序鮮明,具體而又豐富的整體關系使得各建筑外部空間限定清晰、富有層次。無論從功能使用還是情感意義角度都滿足空間使用者的需求。
而在現代城市中,高層建筑的大規模出現使得建筑外部空間的類型更加多樣。由于現代的物質條件發展和先進的技術支持,高層建筑的大體量大尺度形成各種新的建筑外部空間形式,并使一部分城市空間轉入室內,同時對城市各種交通的協同等問題產生影響。然而,不論怎樣,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層建筑應成為城市的場所,成為城市整體意向的一部分。
2.2 尺度的整合
“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由屬于我們活動的正確的人類尺度限定的,亙古不變的;所以永恒的只是:正確的尺度。”尺度是空間的,對人性化品質的塑造至關重要。高層建筑外部空間中存在巨大的尺度和人性化的矛盾。傳統建筑層數較低,城市多從平面上展開。而高層建筑外部空間則從豎向上發展,并疊加出新的尺度。
現代城市的巨大的尺度在自身周圍的環境中不能顯示人的存在“摩天大樓的高度也對城市街道空間行成挑戰,其巨型體量沖擊著比例良好的街道,使鄰近的低、多層建筑失去宜人的尺度,為此,必須把高層建筑放在城市的大范圍中去考慮,高層建筑不是紀念碑,它需要城市交通的支持,它需要提供良好的有場所感的環境,它的空間要和城市空間之間要具有連續性。”
2.3 視線的整合
空間提供給人們的心理感受通過視線來傳達。建筑外部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人性化關聯也體現在視線的關系上,視線的連接使二者形成統一、有機、隔而不斷的整體,完成空間上的過渡和延續。視線決定或則人們與空間的聯系方式。尤其是高層建筑,巨大的體量很容易對人們的視線產生阻礙、更加凸顯其體積感和重量感、加深對外空間中人們的壓迫感。合理、恰當的視線整合可以在不便于改變建筑體位置和體量的情況下轉移人們的注意焦點,減弱建筑大體量的壓迫感、甚至使之成為良好視覺效果的一部分,從而使高層建筑的外部空間的宜人性提升。視線同樣可以給我們傳達空間的層次感、豐富了體驗的內容,使空間更加生動有趣。
高層建筑的外部空間與城市空間保持視覺上的關聯、空間上的滲透、視景和遮蔽之間的恰當平衡,可通過高層建筑形體的引導、空間的組合等手段來實現。
2.4 新與舊的整合
對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形態的整合,需要在滿足城市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突出對城市歷史性的延續,使己有的、舊的形態既融入到新的建筑元素當中,又不拘泥于對傳統形式的刻意模仿和完全照搬。要在歷史的背景中尋找本質的精神力量所在,結合現時的發展方向,創造性地面向為來,使高層建筑外部空間實現具有時間連續性的人性化。
3 結束語
總之,整合的目的就是要維護城市空間的這種延續性和完整性,從整體的層面著眼來完成高層建筑外部空間的塑造,通過使各高層建筑在為城市整體服務來獲得自身外部空間高質量,最終形成統一、多元的有機新秩序,使建筑外部空間具有內容多樣、功能高效率、人文情感豐富、生態和諧等多方面價值取向,在物質和社會文化方面,創造更好的可供人們使用和享受的場所,從根本上實現高層建筑外部空間的人性化。
【參考文獻】
[1]黃亞萍.城市空間理論與空間分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2]劉捷.城市形態的整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王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