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
華盛頓、漢密爾頓等美國開國元勛的執政理念在美國似乎被當成一種“政治正確”,隨著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各位參選人為了更有力度地批駁對手,紛紛引用這些開國元勛們的觀點來支持自己。《華盛頓郵報》20日報道稱,“這場選戰為生活在200多年前的開國元勛們賦予了新生”。不過,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兩個多世紀前的人為現代社會支招不合時宜,更何況一些開國元勛們的觀點還是參選人歪曲、捏造出來的。
《華盛頓郵報》稱,最近,美國開國元勛們的言論被引用來證明辯論中的幾乎所有議題,包括大麻合法化、同性婚姻,甚至美聯儲的政策。參選人之一的金里奇上月在一次演說中提到:“我相信托馬斯·杰斐遜或喬治·華盛頓在種植大麻這一問題上會給你潑一大盆涼水。他們對付這種東西的手段會比現在的政府更暴力。”參選人羅恩·保羅在談論自己的政策時說:“我相信開國元勛們都是自由主義者。他們不會調控市場,也不會干預個人的生活方式,還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政策。”在反駁對手攻擊時,桑托勒姆甚至把自己的觀點等同于《獨立宣言》,他說:“我數不清在自己曾多少次引用《獨立宣言》。這是我們開國元勛的世界觀,兩個多世紀以來這種世界觀一直被挑戰,甚至現在它仍在遭受攻擊。”
在美國,政要經常在重要場合引述開國元勛的言論,美國前總統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講中便引用過“人人生而平等”這一觀點(引自《獨立宣言》),以尋求人們對南北戰爭和解放黑奴的支持。有專家認為,引述開國元勛的觀點已成為美國一種特別的政治文化,但偉人們的觀點可能并不適合現代社會。斯坦福大學歷史教授杰克·拉霍夫說:“你不可能在不向這些開國元勛們提供現代社會信息的情況下,問他們今天應當怎樣去做。你也不可能把他們從歷史中拔出來,然后塞進現在。”
更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參選人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不惜“歪曲”甚至“捏造”開國元勛們的觀點。《華盛頓郵報》以略帶諷刺的口吻說,“其實這些生活在馬車、油燈和假發時代的開國元勛們彼此之間常常觀點各異,但他們被共和黨參選人賦予的新形象卻在諸多現代問題上有了驚人一致的看法”。
形勢看好的參選人羅姆尼1月在美國廣播公司的一次電視辯論中說:“如果說婚姻是憲法所要求的同性間結合的一種關系,那么撰寫憲法的亞當斯聽了之后,肯定會很吃驚。”桑托拉姆反對墮胎時也說:“我認為我們的憲法沒有賦予我們剝奪一個人生命的權利,我們的開國元勛也不是這樣想的。”但實際上,開國元勛們在這些問題上并沒有過明確的表態。
金里奇希望減少美聯儲的獨立性,他表示,這是從開國元勛的精神里得到的結論。但麻省理工學院歷史學教授波林·邁爾反駁道,開國元勛根本沒反對過建立中央銀行,實際上他們在美國獨立之初建立了“北美銀行”等全國性銀行。對于這些“想當然”的引證,《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建國神話,看來今年大選正在改寫美國的建國神話。▲
環球時報201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