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寶童
腦梗死是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及死亡率均很高的一種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及生存質量的疾病,已成為人類三大致死原因之一[1]。據統計顯示,腦血管近幾年在全死因順位中都呈現前移的趨勢,在城市居民中已上升到第一、二位,農村地區已上升到第二、三位,發病率達219/10萬,死亡率達116/10萬,每年死于腦血管病者已達150萬人。因此,對腦血管病的防治就顯得更為重要。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住院并經頭顱CT或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證實為腦梗死且病程在2周至6個月以內的恢復期患者80例。診斷符合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梗死診斷標準[2],所有病例均記錄治療前及療程結束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依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3]。以0分~15分為輕型,16分~30分為中型,31分~45分為重型。治療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3歲~89歲(63.0歲±6.58歲);其中基底節區梗死28例,腦葉梗死8例,小腦梗死4例;伴高血壓病9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6例;輕型12例,中型22例,重型6例;病程2周至6個月(29.00 d±0.46 d)。對照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47歲~86歲(62.0歲±5.96歲);其中基底節區梗死26例,腦葉梗死10例,小腦梗死4例;伴高血壓病16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輕型10例,中型24例,重型6例;病程2周至6個月(30.00 d±0.17 d)。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西醫常規治療,有高血壓、糖
尿病等疾病者均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擬通絡復原湯,組方:黃芪30g~60g,當歸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丹參30g,膽南星10g,石菖蒲10 g,地龍15g,全蟲5g,水蛭10g。水煎取汁300mL,分兩次口服。血壓偏高眩暈者加鉤藤15g(后下),石決明15g,草決明15g;形體肥胖者加薏苡仁30g;年老體虛者加太子參15g,枸杞子20g;半身肢體疼痛者加桑寄生15g,桑枝10g,伸筋草10 g;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4g(后下),何首烏20g。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不用任何中藥或中成藥,兩組療程均為2周~8周。
1.3 療效評定標準 所有病例均記錄治療前及療程結束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依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3]。基本治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為0級;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為1級~3級;進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或增加<18%。
1.4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0 15.64±3.42 8.32±3.64 1)2)對照組 40 14.96±3.25 11.26±2.86 1)與本組治療前后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氣虛血瘀是缺血性中風主要發病機制。現代醫學認為,腦梗死患者存在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管腔狹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緩慢或血流量降低,腦灌注壓下降,腦組織缺血缺氧或血栓形成,引起腦組織缺血壞死和腦軟化。腦梗死屬于中醫“中風”、“卒中”范疇。缺血性中風患者,由于年老體弱,氣血虧損,血行無力致血流不暢,瘀滯脈絡,腦部清竅失養形成本病。治療以補氣活血,祛痰通絡。通絡復原湯是在王清任補陽還五湯基礎上化裁而成,主要用于因虛致瘀的中風,方中黃芪“補氣升陽、利水消腫”,“逐五臟惡血”,“通調血脈”,“流行經絡”,大補元氣以促血行,取其氣旺血亦行,祛瘀而不傷正。當歸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具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能通過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增加細胞表面電荷而促進細胞解聚,降低血液黏度,即有逐瘀作用。川芎乃血中氣藥,其性辛香走竄可溫通脈絡,活血行氣,走而不守,既能上行頭目,又可外徹皮毛,旁達四肢,更可通行血脈,起引經作用。桃仁有抗凝及較弱的凝血作用,對血流阻滯、血行障礙有改善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常與紅花配伍組成對藥,具有相互協同的作用。紅花的主要成分是紅花黃色素和紅花醌苷等,有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支循環擴張、提高細胞耐缺氧能力、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丹參的主要成分是丹參酮和丹參多酚鹽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漿血栓烷素B2水平,具有抗血栓形成和促進血管新生等作用。膽南星祛痰化濁,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能使單胺類神經遞質多巴胺、高香草酸的含量增高,氨基酸類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谷氨酸的含量亦增高,改變腦組織神經遞質含量而起到治療作用。石菖蒲化痰開竅,引藥入腦,具豁痰開竅、辛香醒神作用,其清香馨遠,稟芳冽之氣,入心透腦,是歸經入腦的重要藥物。地龍含有蚓激酶,蚓激酶是一種抗血栓藥,含纖維蛋白溶原激活物,纖維蛋白溶酶以及含有類似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成分,與纖維蛋白有特殊的親和力,能使纖維蛋白迅速溶解,同時可軟化血管、恢復動脈彈性。全蟲能通絡止痛、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艱澀、手足抽搐。水蛭咸苦性平,入肝經,功專逐瘀血。以上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化痰通絡,抗栓溶栓的作用。全方具有補氣而不留邪,活血而不傷正的特點,從而有效改善血液的濃、黏、凝、聚狀態。本組患者篩選了以氣虛血瘀為主要證型的患者,綜合患者的病因病機,符合因虛致瘀的特點,患者除了肢體活動障礙、語言不利等神經系統癥狀外,尚有精神不振、氣短乏力、脈細弱無力等全身癥狀。本方標本兼顧,益氣活血、豁痰通絡,因此收到較好療效。
[1]Hermann DM,Zechariah A.Implication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for post ischemic neurovascular remodeling[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9,29(10):1620-1643.
[2]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6(6):379-380.
[3]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6(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