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
(上海市閘北區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71)
據WHO與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報道,在全球范圍內,性和生殖衛生服務的不足導致女性性傳播疾病(STD)包括艾滋病(AIDS)的感染人數逐年上升,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1]。公共健康教育是改善人們性知識、態度、預防性病的有效途徑;安全套是現有避孕方法中既能有效避孕,又有起到防病作用的一種避孕方法,已被證實可在性病的預防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即使國家免費發放安全套,仍有很多居民不知道應如何正確使用,因此筆者在街道和居委會的支持下針對社區居民開展了有關安全套應用知識的健康教育,干預1年后安全套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了明顯改善,現報告如下。
在參加閘北區寶山路街道健康教育講座的居民中,采用抽簽法隨機抽取300名居民為調查對象。入選標準:年齡20~45歲,本街道常住居民,知情同意,本人自愿。其中男150人,女150人。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學特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性別和年齡構成 n(%)
自行編制安全套應用知識問卷,共7道問題,內容包括安全套使用目的,使用方法,大小的選擇、如何儲藏、購買渠道等,在預調查的基礎上完善題目的表述。由社區護士擔任問卷調查員,調查前進行了統一培訓。于健康教育干預前后分別進行調查,講述調查意義,由患者自行填寫,調查員核對無缺項當場收回。發放問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00%。
健康教育人員由社區護士組成,統一制作宣傳資料和PPT課件,授課護士進行專門授課培訓,以保證健康教育的質量。一年內分6個專題進行宣教,內容包括愛滋病的危害,優生優育知識,科學使用安全套,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安全套如何獲得等。每次講座為1 h,教育形式主要為健康講座,輔以有獎知識問答,發放印有安全套使用知識的撲克牌等,從而提高居民的知識接受度。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雙人錄入,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x2檢驗等,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干預,安全套能預防性病及可以免費領取安全套兩項答對者的比例為100.00%,安全套選擇、使用、保管答對者的比例,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干預前(表2)。而不同性別居民對安全套使用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2 干預前后安全套應用知識知曉率情況比較 n(%)
曾毅[2]認為在目前還沒有疫苗進行預防和特效藥物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健康教育和干預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和最有效的措施。安全套既可有效避孕,又可在性病、艾滋病預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開展安全套應用的健康教育是有效提高居民安全套應用知識知曉率及預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發生的有效途徑,同時對指導居民合理避孕也有一定的意義。
在我們的調查中,對于安全套能夠預防性病的居民干預前的知曉率為70.33%,但是安全套正確使用方法的知曉率不盡如入人意,成為愛滋病防治的關鍵所在。雖然我國通過多年的艾滋病、性病及計劃生育教育指導,居民對安全套能夠預防性病已有一定的知曉率,但對于安全套如何正確使用因為種種原因還并不清楚。而通過健康教育干預,居民對于正確應用安全套的知曉率明顯上升。國內外研究也認為,應當倡導正確、堅持及全程使用安全套,必要時可推廣新型女用安全套[3,4],因此筆者建議健康教育不能僅僅宣傳安全套的使用能夠預防性病,也要長期開展安全套正確使用方法的健康教育,才能真正的起到避孕、預防疾病的作用。
[1] 陸如山, 韓秀霞. 國際社會關注性和生殖衛生問題[J]. 國外醫學情報, 2006, 11(8): 223.
[2] 曾毅. 宣傳教育與干預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 2006, 12(1): 1-4.
[3] 張玉鳳, 武俊青, 趙洪鑫, 等.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避孕套使用狀況調查[J].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 6(29):453-456.
[4] Coffey PS, Kilbourne-Brook M, Austin G, et al. Short-term acceptability of the PATH Woman’s Condom among couples at three sites[J]. Contraception, 2006, 73(6): 58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