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堅
摘要:本文論述了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多證書”融通模式的設計思路和方法,并且探討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多證書”融通模式的實踐意義,為我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借鑒,為我國建筑工程行業培養更加適合社會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幫助。
關鍵詞:多證書融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
我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促使高等職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需要跟上新的形勢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中存在諸多弊病和不足,需要根據建筑行業的發展做必要的探索和革新。高等職業建筑工程技術教育要面向市場,面向建筑行業發展趨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多證書”融通模式在國內還不是很多,但是這種模式的教學呈現出新的特點和優越性,對建立起與現實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建筑工程教育體系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1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1.1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技術教學領域還處在不斷的革新和探索,發展和完善之中,隨著我國進入到高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進程,建筑工程類技術技能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需求。
1.2存在的問題
1.2.1大多側重基礎理論知識方面,與實際工作應用脫節
目前的建筑工程技術教學偏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與建筑工程實際工作的結合,造成了學生學習的課程只停留在理論的說教,而忽略了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習。
1.2.2各個專業教學分散,沒有進行必要的整合
建筑工程技術的相關行業需要考取諸多的職業資格證書如測量員,制圖員,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材料員等等。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需要有許多的人員配備和協調工作,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進行一些各專業的整合,提高實際工作效率,縮短工期,還能夠減少一些中間環節,節約成本。
1.2.3考核形式不合理
沒有形成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機制,應當把學生的職業技能作為學生成績的重要標準。讓學生不僅學到豐富的理論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工作的鍛煉中來,多參與相關的實踐工作,獲取相關的職業技能。
2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多證書”融通模式的設計
2.1“多證書”融通模式探討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職業選擇很多,需要考取施工員、質檢員、資料員、材料員、安全員、制圖員、測量員等職業多個資格證書。
“多證書”融通教學模式的實現,需要對現有的建筑工程技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一些革新,同時也要改變現有的考核方法,讓學生可以獲得多項從業資格證書,這不僅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更高的目標,也有助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和完善。
2.2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多證書”融通模式優勢分析
有助于培養具有高素質復合型的通用型人才,“懂技術、懂施工、懂管理”的綜合型工程人才,能“零距離”地在學校和建筑工程實際崗位工作中進行切換,這也是現階段高等職業技術教學的根本目標。
2.3“多證書”融通模式可行性探討
以廣泛的建筑行業調查和科學的分析,參考一線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同時也參考建筑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意見和建議,來設置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課程和教學模式。
2.3.1讓企事業單位參與到教學活動和畢業考核中來
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發揮企業的市場靈敏性,聘請一批企業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參與教學課程和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學進度的安排,邀請他們開展具有實戰經驗的講座,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建筑行業實際工作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要求,使所學課程能夠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來,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2.3.2增加實踐性課程的設置,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合學校的實踐基地以及與建筑企業單位,讓學生多參與建筑工程現場工作,多設置一些具有科研價值的教學項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經驗,學以致用。
2.3.3“多證書”融通模式需要新的教學課程設計和考核方式
“多證書”融通教學模式需要打破建筑工程專業現有的課程設置,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進行重新設計,以培養復合型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導向。
2.3.4“多證書”融通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2.3.4.1原則分析
1)實用性為導向:根據建筑行業就業市場需求的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招生和定向培養。以建筑行業的就業率來衡量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設置合理與否。加大對實踐性教學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模式的革新,明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的方向,以行業市場的實際人才需求為著眼點,培養更多有現場操作經驗的建筑專業技術人才。
2)適應新形勢為導向。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設置需要考慮到就業市場周期長短,同時也要考慮到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時刻緊隨時代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最好是適度的超前,走在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前面,進行設置專業課程和教學模式的革新。及時適應建筑行業新的科技、新的材料、建筑節能趨勢等方面的發展。
3)以服務性為導向建筑工程專業教學課程的設置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形勢,建立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專業和課程。課程和教學模式的設置,要緊緊圍繞建筑行業企事業單位對該領域人才的需求。以服務的意識為具體的用人單位和學生的擇業需求開設專業課程,努力提高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2.3.4.2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學課程體系設計,模塊化課程設計。根據現有的建筑工程專業課程為基礎,結合建筑行業實際工作需要,重新設計一些新的模塊化的課程,使各項工種能夠很好地融合進來,培養復合型人才,適應社會和企業新形勢的發展需要。
2)教學手段的革新與設計。教學手段也要跟著變化,適應課程的變化調整。多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教學課程的需要用多媒體技術,對課程進行多種形式的呈現,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3)考核體系設計。“多證書”融通教學模式需要在實際考核中設計出合理的考核體系,建筑工程技術各專業的技能進行融通,達到培養復合型,多能型的技術人才考核機制。
3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多證書”融通模式的實踐意義分析
3.1適應時代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的通用型、復合型的人才供不應求。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應該順應時代發展,進行這種趨勢的課程設計和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
3.2搭建一個新的教學平臺,發展出一種新的模式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多證書”融通是建筑行業教育的新趨勢,可以為我國建筑工程領域教學方面提供可供借鑒的發展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4結論
在社會和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教學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手段的革新。“多證書”融通教學模式的設計有助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有助于為建筑工程技術提供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的工程技術人員,將會為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的發展開拓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王洪杰.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9(26).
[2]宋艷清,王付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