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妍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計算機輔助設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課程,其最終目的是運用技術傳達設計思路,實現技術與藝術之間的平衡。本文通過對該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對其在教學改革方面的一些設想,從而使該課程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能更為有效地發揮作用。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改革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與空間、體塊關系打交道的專業,計算機輔助課程已經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設計手段進入了該專業的教學主體。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把計算機輔助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對于指導我們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1環境藝術專業計算機輔助課程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這一專業中有兩個環節是運用計算機輔助來完成,一是運用AutoCAD繪制工程圖,二是運用3dsMax繪制效果圖。因此,國內凡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都設置了這兩門課程均作為必修課。AutoCAD是美國autodesk公司推出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對線的編輯非常的強大,繪制的工程圖是工程設計乃至整個工程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對圖紙繪制要求非常正確、精確。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應運而生設計師們可以甩開圖版,實現自動化畫圖,將自己的設計思想用一種簡潔美觀標準的方式表達出來,便于修改,易于重復利用,提高了勞動效率。3dsMax軟件更是非常重要的視覺模擬設計工具,繪制的效果圖是設計者用來闡述設計思想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既是表達設計意圖的媒介,同時也是傳達設計師情感以及體現整個設計構思的一種設計語言,而對于學習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由此可見,在課程教學中我們應該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要求學生在工程圖的繪制上做到數據精確設計合理;以開放性的思維引導學生在效果圖的制作中傳達設計內涵,展現作品的獨創性與美感。
2環境藝術專業計算機輔助教學分析
2.1教學內容
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各個藝術類院校都普遍存在教學內容上的不完整性、不科學性。而導致這種教學誤區的是由于每個任課教師對課程的認識理解存在片面性、主觀性,對課程教學內容的定位具有其決定權。另外,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與專業課程整合不足。如集合AutoCAD、3dsMax、LightsCape等軟件功能,數據可以共享的圓方軟件、天正CAD軟件在國內環境藝術專業教學中使用很少,仍然普遍存在單個軟件學習。課程的整合已是勢在必行,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進行更多的實驗,這對藝術教學改革的課程設置具有重要意義。
2.2理論與實踐教學
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環節過于分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過多注重每一個工具命令操作步驟的講解演示,和專業的實際應用結合不到位,使得課程教學生澀沉悶,實用性不強。其次,各種教學軟件分散到不同的學期中學習,和計算機培訓班相比顯得前后銜接較差,不能形成一個連續的工作流程,這樣使得學生在進行專業設計時會因為某一個軟件操作技能的缺失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效果較差。同時軟件的特殊性決定了軟件教學要保證其連續性,當幾個軟件的課堂教學都結束以后,進行一次綜合應用的實訓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而大部分院校缺乏這個環節。
2.3教學考核方法
教學考核是考查學生對課程掌握程度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在現階段的教學考核上,各個院系沒有明確的考核方法,由任課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來制定,不同的任課教師有不同的考核方法。目前大部分高校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考核標準,同樣掌握在任課教師個人手中,導致標準制定的混亂。
3環境藝術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
根據現代教育的需要和市場的需求,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該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
3.1有效備課、有效教學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培養和提高師資力量的主要途徑。首先,教師要在充分認識到學生水平后備課,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大學教學質量,也為教師互相借鑒、研討提供了平臺;最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選用,可以豐富學生的感官世界。例如:在講解工程制圖的時候采用3dsMax動畫播放,不僅更直觀,也可以使得計算機教學更加生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2豐富教學內容
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取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關鍵。因此,應結合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例如AutoCAD可用于機械、交通、地質、氣象等多種領域,但根據我們的教學內容和專業特點,將其定位為環境藝術設計施工圖,因此建議以天正CAD軟件等專業針對性強的軟件學習為主,使教學圍繞本專業需要。同時作為教學工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專業課程設計需要進行整合。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哪些軟件綜合來輔助教學,然后安排主題任務,學生按照學習任務,進行個別化或協作式的自主學習,并利用計算機完成任務,最后師生共同點評。教師要起到組織、指導、咨詢的作用,針對操作時遇到的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操作難題。根據輔導結果,教師找出學生中共同存在的問題,并集中講解,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3.3創新教學方法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需要的是培養有團隊協作精神、空間思維、直接交互能力的學生。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減少教育與社會需求間的差距。例如:1)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針對性地結合個案分析;2)采取以技能訓練為主,理論講解為輔的教學方式,切忌占用過多課時講解或要求學生死背屏幕界面、基本操作、繪圖指令、編輯指令等,在練習中讓學生多想操作道理,多總結操作經驗,在畫圖過程中逐漸掌握電腦繪圖的步驟和方法;3)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上機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特長,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目的地獲取知識;4)將本專業的設計競賽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以競賽的高標準要求自己,而不僅僅是完成作業,學會軟件的使用。
3.4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
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該專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工作室的教學模式是以項目為載體的開放式教學,可以說學生和老師是一起工作的這種教學模式淡化了教室和課程概念,改變了教師授課的模式,強化了動手能力,使得教與學都向企業設計流程靠攏,縮短畢業生進入企業后的適應期。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成為課程整合后教學的主體,有助于學生較獨立地完成一套較成熟的設計作品。
3.5完善教學考核
突出操作技能和實踐技能,加強解決實際問題,重視創新能力,是教學考核的標準。教師在評定學生成績時要注意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切不可以分數來說明問題,學生的個體有差異,理解問題、思考問題、排除問題方式方法不一樣,不論學生采用哪種方式解決問題,只要最終能夠排除問題都可以。根據上述考核的標準一是要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強化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二是采取在實踐中考核,突出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三是考試形式多樣化,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
4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教學應該隨著設計理念和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調整,更應該順應國家課程建設的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切實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安.計算機輔助環藝設計教改研究[J].科教文匯,2010(10).
[2]李平.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
[3]吳曉淇.環藝設計思維快速表達[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4]邱長沛.現代環境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