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蓮
摘要:好的評價,能給學生信心與快樂,讓他們在快樂中不斷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好的評價,還能給學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讓他們揚起生命的激情,推動他們的個性向著自由靈性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數學課堂人文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評價觀——“評價不只是進行甄別、選拔,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生命化評價,重在激勵、喚醒、鼓舞,讓我們的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生命化評價,它激起了靈動的數學課堂,為我們的數學教學開創了“別有洞天”的新境界。
1、尊重差異——讓評價折射人文的光輝
新的教育理念認為: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這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充滿真摯的愛與真切的情,追求人文性的教學評價。“尊重差異,價值多元”是課程評價的一個基本特征,教師在真誠贊美的同時,更要巧用善意的批評,尊重學生在理解上的差異。只有這樣的評價才能如一縷陽光,給數學課堂注入活力,為學生帶來關愛、激勵、鞭策和鼓舞,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凈的底色,有利于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2、捕捉生成——讓評價萌發智慧的火花
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這些亮點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我們必須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發揮評價的引導、激勵功能,成全學生知識學習的提升,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開啟心智,激發生命潛力、煥發生命激情,讓學生的智慧閃耀光芒。
教學片斷:
師:問題1:任意給定一個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個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2倍?你有哪些解決方法?
同學們通過思考,從多角度出發,都說明不存在這樣的正方形。
師:問題2:同學們還能提出與問題1相類似的問題嗎?
同學們在問題1的啟發下踴躍發言。
生1:任意給定一個圓,是否存在另一個圓,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圓周長和面積的2倍?
生2:任意給定一個正三角形,是否存在另一個正三角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正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的2倍?
生3:任意給定一個菱形,是否存在另一個菱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菱形的周長和面積的2倍?
生4:任意給定一個矩形,是否存在另一個矩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矩形的周長和面積的2倍?
生5:任意給定一個矩形,是否存在另一個矩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分別是已知矩形的周長和面積的n倍?
……
師:(非常激動)同學們真了不起,能發現這么多問題,現在請你們組成研究小組,大家互相答疑,共同探索,你們共能解決哪些問題?
同學們快速組成研究小組,有互補型小組,有數學精英小組,也有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組成一組,層次不同的小組解決問題的能力各不相同,但人人都在思考、在爭論,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非常活躍。
在以上這個教學片斷中,我針對這些“意外”捕捉到的“價值不菲”的信息,相應調整教學預設,及時呵護課堂上“異樣”的聲音,善待學生的奇思妙想,并沉下心來和學生一起去探索,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投入到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活動中,既激發了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創新思維的“花朵”開得更加燦爛、美麗,又讓其他學生獲得了思想啟迪,促進思維拓展,迸發智慧火花,讓課堂演繹出不曾預約的精彩。
3、適時點撥——讓評價涌動心曲的靈光
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時作了如下設計:讓學生事先統計好每個同學最喜愛的圖書類別,并選用適當的統計圖表示借閱圖書的情況。制作扇形統計圖過程中,有同學提出:“按各部分百分比計算扇形圓心角度數時,由于出現近似值,經四舍五入后,各扇形圓心角度數的和小于360°,空出一部分怎么處理?”老師引導:“對于多出的一塊作合理的分配還是重新劃分扇形圓心角?”
根據老師的引導,學生共有四類回答:
(1)把空出的一塊平均分給各部分。
(2)按各部分的大小比例進行分配,即圓心角大的多分點,圓心角小的少分點。
(3)分配給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參照各部分在四舍五入時舍去的多少。
(4)可以更早地注意圓心角的分配。在計算百分數之前,用部分與全部的比值乘以圓心角360°,例如:(18/54)×360=120°,往往可以避免由百分數計算圓心角時的四舍五入誤差。
綜合學生的意見,老師分析:“產生這一問題之處在圓心角分配上,為較好地得到圓心角的分配,應用最少的環節計算圓心角,有時可直接得出準確值而無須四舍五入近似值,有時即使出現近似值誤差也相對小得多,再按以上意見合理分配。”
教師對生命的真心關愛,對每一位學生個性的善意寬容,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無拘無束地享受生命成長的喜悅,促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活躍,內在激情的煥發,讓知識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讓評價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評價中獲取心靈的力量,實現自我超越。
課堂教學評價所關注的是學生通過參與探索活動,有效地經歷猜想、探索、驗證的過程,在與同學交流和與老師的交流中,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在本堂課中,教師對學生探究發現的結果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真正尊重學生的人格,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不同的語言評價對學生樹立自信心,樂于探究數學問題,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點化和潤澤生命是教育之本。作為數學教師,應不斷追求生命化的評價方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融合中超越。讓我們用“生命化評價”激起靈動的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在評價的舞臺上充分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動、心靈的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