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璐
摘要:排球運動在我國是一項普及非常廣泛的運動,排球課是高職體育課的重要教學內容,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高職排球教學中經常出現學生的肩部損傷,肩部損傷不但影響教學進程,而且也會引起學生對排球運動興趣的下降,最終會導致排球運動效果的完成。本文根據筆者長時期的高職排球教學實際,總結出了容易出現肩部傷害的原因,提供了預防和治療肩傷的辦法,希望可以達到能夠減少運動傷害,順利完成教學內容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體育排球課肩傷預防方法
排球運動在我國是一項普及非常廣泛的運動,排球的運動價值很高,可以發展人的靈敏、協調、柔韌和力量等身體素質,培養人的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排球課是高職體育課的重要教學內容,適合男女學生對體育方面的需要和發展,在整個體育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排球肩傷的機理
1.1 肩部的解剖分析
肩部是一個非常復雜且容易出現傷害的部位,肩部的骨骼結構由鎖骨、胸骨、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韌帶結構由胸鎖前韌帶、胸鎖后韌帶、胸鎖上韌帶、喙肱韌帶、喙肩韌帶斜方肌韌帶、鏈狀韌帶和肌腱構成,肌肉結構由三角肌、斜方肌、背闊肌、前鋸肌、菱形肌、肩袖肌群等構成。肩部具有上提、下壓、內收、外展、內旋和外旋的功能。
1.2 排球教學中容易引起肩部傷害的動作
首先是大力發球,由于大力發球是排球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術動作,在進行排球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練習大力發球,大力發球要求上肢的鞭打動作,這對肩部和肩關節來說需要做出很大的用力和提高速度,長時間練習會產生肩部的代償性損傷最終造成肩部傷害,其次是扣球,扣球的是排球運動中取得得分的重要手段,也是體育教師進行教學的重點,扣球的技術動作跟大力發球幾乎一樣,但是多了一個向前向下的一個下壓的動作,完整和合格完成這一動作對肩關節和肩部的要求更高,所以扣球也是不可忽視的肩部傷害來源的主要原因。再次是上手傳球,上手傳球是僅次于墊球的一項基本技術動作,它要求練習者雙手上揚過肩,協調用力將排球準確地送到規定的地點,由于上手傳球的應用廣泛,在聯系和比賽中應用次數眾多,是教師教學的一個重點,雖然上手傳球的力量要求并不高,但是長時間的練習上手傳球這會引起肩部疲勞,在沒有及時放松和恢復的情況下容易引起肩部傷害。
1.3 排球教學中常見的肩部傷害
首先是脫臼,常見于經常打排球球,肩關節過多活動,對韌帶是有所損傷由于學生不重視沒能徹底治療,日后傷病積累造成韌帶過度松馳,容易引發脫臼;還有一種情況是在激烈的身體碰撞中造成肩關節脫臼。其次是肩部肌腱炎,經常過度參加排球運動造成肩關節活動過度,肌腱發生炎癥或者是關節囊的病理性腫大,嚴重時肩部劇烈疼痛,患者手臂活動受限。最后是關節炎,長時間大量的上肢運動導致肩關節內部出現關節積液,積液影響骨骼的活動,在關節的長期大運動量的狀態下會影響到關節軟骨,肌肉和滑囊的病變,引發肩部關節炎。
2、排球肩傷的預防
2.1 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人體關節對于相應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進行排球教學中注意準備活動的開展,通過準備活動將肩關節的溫度升高,肌腱和韌帶的柔韌性提高,肌肉的粘滯性降低,關節液豐沛,關節骨潤滑良好,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肌肉、肌腱和韌帶的拉傷,可以避免關節骨骼的干摩擦。
2.2 加強肩部肌肉力量訓練
肩部肌肉對于肩關節具有提供動力、固定和保護的作用,加強肩部肌肉的力量訓練對防止肩部的傷害有重要的意義。在現實的教學中應該堅持:低強度、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持續放松、多練大肌群、分練小肌群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本文推薦一個行之有效的鍛煉方法,負重上舉法,即用輕型的器械做上舉運動,加強肩部肌肉力量的方法。雙手握拳拳心向內,肘關節胸前平曲,上臂于地面平行;雙手向正上方挺舉,拳心相對。練習中可采用徒手作為初學者的熟練動作,在熟練后可以逐步加大運動負重,但是不應超過5公斤。
2.3 規范好正確的排球技術動作
在高職院校的排球教學中,出現肩部傷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的技術動作不合格,不合格的動作會造成肩部的其他部位代償性用力,最后導致非主動肌群的過度收縮,長期積累容易形成肩部傷害,例如:在上手傳球中,很多學生出現拇指內翻,向前的動作,這樣會導上肢運動軌跡過長,斜方肌和三角肌過度收縮,韌帶拉長,長期的錯誤姿勢會引起肩關節勞損和肩袖拉傷。在排球教學中應該堅持對學生技術動作的正確性要求,技術動作的正確和合理是減少排球運動上好的根本保證。
2.4 倡導積極的運動整理和恢復
運動的整理和恢復既是運動結束后必須的過程,也是提高運動成績的手段,更是減少運動傷害的途徑。在排球教學中,積極的整理和恢復是體育教師應該掌握且應該注意的關鍵,一節運動量較大的排球課,會導致肌肉乳酸的增加、骨膜的磨損、肌腱的拉伸、韌帶的舒張和關節液的分泌,依靠人體自身的恢復其過程必然是緩慢且復雜,所以應該提倡在排球教學后學生自身和學生之間主動的運動整理和恢復,從主動預防的角度減輕肩部的傷害。例如:在排球課堂教學的后期引導學生進行自身或者是相互的肩部按摩、捶打和敲擊,緩解肌肉的緊張,促進肩關節的血液循環,收縮肌腱和韌帶,達到預防肩部傷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于鴻麗,梁利平.淺談排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與預防[J]晉中學院學報,2006,(03).
[2]沈紅波,紀利娟.排球課教學中學生肩關節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J]考試周刊,2008,(43).
[3]秦鵬飛.淺談青少年排球運動部分損傷及治療[J]科技信息,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