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得列斯·庫都司
(新疆喀什公路管理局莎車分局)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唯有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滿足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傳統的項目管理理論體系將慢慢退場。INTERNET/INTRANET網將是各種管理模式創新的平臺,基于傳統采購模式的采購管理論屬于傳統項目管理理論體系,隨著電子商務的逐漸成熟和發展,傳統的商務模式及采購模式將被改變。同時,ERP、JIT等管理模式及思想觀念的出現,意味著社會將向網絡化、整合化、電子化、客戶化、協作化的趨勢發展。現今的生產裝配型行業的項目實施主要是企業間聯合設計、分布式的生產、然后統一組裝,而不是傳統的都局限在單一企業內部。同理,近年來上下游供應商之間更看重的是雙贏,有合作又有競爭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傳統的簡單的競爭關系。
采集經濟、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等已成為歷史,人類社會將面臨新一輪世界產業革命,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基本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和知識驅動化),已經是世界經濟面臨的新形態。各種先進管理模式、技術理論伴隨著新產業浪潮不斷涌現,逐步充實,如人們相繼提出的企業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等,為21世紀靈捷生產模式打下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
所謂企業資源計劃(ERP)是指將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利用信息技術整合,連接在一起;其中各部門包括財務、會計、生產、物料管理、品質管理、銷售與分銷、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等。ERP實現了各部門的連貫及信息共享,不同管理人員都有自己專門的帳號、密碼,在特有的權限范圍內,通過上網可以得知其自身管理職責和企業訂單、出庫情況、生產計劃的執行情況、庫存的狀況等。因此,企業管理人員不但可以減少資源和人事方面的浪費,還能根據及時準確的信息快速做出最好的決策,提高了辦事效率。
21世紀項目型企業采用靈捷制造模式運作的理論基礎是先進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它面向整個供應鏈,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將傳統的項目管理理論拓展,集成其他先進管理模式,形成在ERP環境下的集成化先進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它實現供應鏈上企業的資源優化,降低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的途徑是構建虛擬企業和動態聯盟;宗旨是提供客戶化產品,主要面向項目型企業。
它在以制造為主的企業中,實現了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的一體化,用其項目管理理論進行綜合管理,在物資供應管理方面由ERP支持,將項目管理和ERP系統的集成化去管理具體的加工單元;在制定相應采購計劃方面,在考慮到項目實施的風險、企業間的合作效率等因素影響前提下,以編制的項目計劃為核心,將基層單元的實際進度作為標準;選擇供應商、承包商等聯盟企業時都是以伙伴關系管理平臺為基礎來進行一系列的環節,包括制定伙伴關系企業的進度計劃、管理、控制項目的協同設計、項目整合控制等;企業與外部供應鏈企業的商業數據交換和商務資金流動則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這也是企業對外聯系的唯一通道。同時也是企業對外聯系的唯一窗口,實時分析和控制項目進展的依據是項目的實際進度和成本模型,針對成本將建立項目的成本管理模型,針對項目的工作結構核心企業將其分解并人力資源配置?;锇槠髽I的項目資金流、業務流和物流信息將被記錄在電子商務平臺,因此經過高層分析及決策系統,確保順利實施項目(詳細的理論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ERP環境下的項目管理理論框架(縱向一體化)
企業實施的BPR主要關注戰略管理思想、PM主要關注管理方法論,它們的提出是管理領域的最新成果,而應用ERP系統主要關注技術手段且早期在項目型企業中應用的ERP系統并不需要實施BPR和PM,因此這兩者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聯關系。但通過實踐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改造,失敗、總結分析找出了問題的答案。事實證明,與人們預期的相反,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并沒有極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美國一項統計表明,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美國企業在信息技術(IT)應用上的投資巨大,將近1萬億美元;然而,白領人員的生產率實質上并沒有發生很大變化。在1975至1985這10年期間,這些投資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從表面上看減少了6%藍領工人數量,增長了15%實際產出,提高了21%勞動生產率,但在這同時也增加了21%的白領工人數量,相比15%的實際產出,其實生產率下降了6%。正因如此,一些企業開始與研究機構合作針對眾多企業在應用信息技術方面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然而,早期實施到項目型企業的BPR與ERP結合,大部分難以完成預期目標或以失敗告終。原因有很多方面,沒找到適合企業特點的方法論就是其一,因為不能指導ERP和BPR的結合。因為BPR只是一個指導原則,一個思想層次的管理模式,雖然企業實施后可以理順業務流程,但在特定行業BPR并沒具體的實施路線和方法。這也是任何理論發展階段經常出現的現象,因為理論并不完全成熟。針對項目型企業在優化業務流程時,有其自身的運作特點。若要達到預期效果,就不能倉促地優化業務流程,要考慮到離散型企業、流程型企業、生產型企業、裝配型企業、零售型企業等等企業的特點。針對項目型企業的特點,來指導其業務的運作是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宗旨,例如形成項目型或矩陣型的組織結構以替代傳統的直線職能式組織形式。項目的WBS、OBS、CBS分解;項目的溝通管理、范圍管理、進度管理等9大管理領域所包含的內容組成了項目生命周期。因此,PM在BPR和ERP中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實施項目型企業業務流程重組,ERP的實施是以PM的方法論為基礎。
同時,PM理論體系應用于實踐的操作平臺是ERP。只有保持信息在流程上的連續傳輸,才能消除信息重復錄入和處理等無效勞動;要實現過去的串行業務處理流程轉變成并行業務處理流程就必須要有信息共享機制;要將決策點定位于業務流程執行的地方就要有信息系統,同樣,無它也不能把9大職能領域高效的集成。PM和ERP互為補充,幾乎是對方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由于在在設定的績效改善指標方面項目型企業實施PM和應用ERP大多是相同的,在不應用EPR技術的前提下實現PM理論必定會影響PM的效果,因此,未能有效地利用ERP是早期項目型企業PM實施效果不佳或失敗的原因之一。盡管BPR的思想適合于任何企業管理甚至政府管理,但其主要是管理進行改造滿足規?;髽I發展過程的需求,而在項目型企業管理領域應用PM方法論來指導EPR系統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很好的達到管理業績極大改善的目標就必須考慮考慮EPR的應用,ERP是一個重要手段,在BPR從思想到現實的轉變中起到了一種催化劑的作用。同樣,要想ERP應用達到預期的效果,就需要做BPR,就需要重組企業原有業務流程,是通過EPR應用改善經營的前提條件。BPR這種思想成功實施項目型企業ERP工程的方法論是集成化先進項目管理理論體系(PM)。PM即實施方法論是介于ERP和BPR之間的一個領域,是選擇合適企業的戰術,將BPR這種宏觀的思想指導原則(戰略層次上)應用于項目型企業。因此,無論從思想模式上,還是從實施的技術上,PM、BPR和ERP是集成化先進項目管理理論體系中密不可分的,都是對現代項目管理理論體系的必要拓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項目管理理論體系將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唯有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隨著新產業的浪潮,各種先進管理模式、技術理論相繼提出,如企業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等,為21世紀靈捷生產模式打下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從思想模式、實施的技術上認清先進項目管理理論體系中的ERP、PM和BPR的關系,對不斷拓展現代項目管理理論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高紹新.先進項目管理技術的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2.
[2] 高朋.面向項目型組織的項目管理決策技術及其支持系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3] 楊冰.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建設,1998,(3).
[4] 王立文.項目費用控制的一個有效手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