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勝
七氟醚屬于新類型含鹵素揮發性麻醉藥劑中的一種,透明無色且無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其化學性質很不穩定,麻醉效果較好。4%濃度的七氟醚便可以消除患者的意識,且麻醉期間不會對心臟造成嚴重影響,另外七氟醚由于對患者呼吸道刺激小,因此可通過吸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在臨床上通過吸入麻醉劑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全身性麻醉,患者在手術后意識的恢復速度與血氣分配指數呈反比關系,七氟醚與同樣可以吸入麻醉的麻醉劑異氟醚相比較,其0.63的血氣分配指數要明顯低于異氟醚的1.45,因此七氟醚麻醉術后患者的意識恢復速度要快于異氟醚,其效果得到了臨床上的普遍認可。筆者對接受腹部手術的60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并探討腹部手術患者吸入七氟醚與異氟醚后麻醉恢復狀況間的差異[1],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通過隨機的方式將2009年5月~2010年3月在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接受腹部手術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2.7±10.8)歲,平均體重(58.6±8.3)kg,平均身高(165.7±4.8)cm,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3.4±13.2)歲,平均體重(60.2±7.5)kg,平均身高(166.2±7.5)cm。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升高、體重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實驗組的患者通過吸入七氟醚進行麻醉而后行腹部手術。對患者進行麻醉之前,應先對靜脈的輸液通道進行建立,之后通過靜脈注射0.5mg/kg的羅庫溴銨、1.4mg/kg的異丙酚及2mg/kg的咪唑安定來進行麻醉誘導,之后為保證患者呼吸,應對患者持續給氧,并且同時應通過呼吸機對患者的呼吸頻率進行調整,再應用各儀器、導管等對患者血壓、心率、脈搏等各項重要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觀察。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后對患者進行吸入麻醉,應將術前的七氟醚呼氣末的濃度確定為1.0MAC,在吸入七氟醚的同時,再讓患者吸入氧氣2L/min,30min后降到1L/min。為保持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心率、血壓不產生較大的波動,還應適當的對患者靜脈注射羅庫溴銨、異丙酚等藥劑,但在手術結束之前20min左右時,應停止對患者進行任何藥物注射,當手術結束時,應馬上中斷患者七氟醚的吸入,之后立即將呼氣的末節濃度由1.0降至0.3MAC,同時對患者的給氧量增至6L/min,以患者睜眼作為意識蘇醒的標準,并將時間進行記錄[2]。
對照組患者進行吸入麻醉的程序與實驗組相同,只是所應用的麻醉藥為異氟醚,同樣以患者睜眼作為意識蘇醒標準,并進行記錄。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羅庫溴銨的用量、手術所需時間、麻醉時間見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麻醉后躁動、患者意識蘇醒時間、導管去除時間、及麻醉后監測治療時間見表2。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手術中狀況對比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手術后狀況對比
異氟醚臨床上也叫做異氟烷,與乙醚的氣味很相似,無色透明,在臨床上比較廣泛的應用于需全身、局部麻醉的手術中。它與七氟醚在應用方法上相同,都是通過吸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但七氟醚具有血溶度低、麻醉質量高、麻醉穩定性好、麻醉的誘導速度快以及刺激性不強等優點,所以七氟醚在臨床上的效果得到了臨床醫生的普遍認可[3]。
通過以上接受腹部手術的60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通過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的30例實驗組患者,手術中的麻醉時間以及手術所需時間都要少于對照組,并且術后的蘇醒時間、導管去除時間以及檢測治療時間也要少于對照組,因此可以證明七氟醚在臨床上應用于接受腹部手術的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質量很高,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應用[4-5]。
[1]吳紅,楊曉斌,陸文漢.七氟醚與異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效果比較[J].安徽醫藥,2008,12(6):541-542.
[2]尹文亮,徐友誼,田佳,等.異氟醚和七氟醚混合吸入輔以靜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術的臨床觀察[J].云南醫藥,2011,1(3):56.
[3]解珂,崔揚,白紅梅,等.七氟醚和異氟醚對維庫溴胺肌松增效作用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6(24):l73-l74.
[4]歐陽文博,吳政元,蔡翠怡.老年上腹部手術七氟醚吸入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的效果評價[J].現代醫院,2009,9(6):32-33.
[5]陳書萍,駱州富,周媛媛.七氟醚和異氟醚低流量麻醉用于腹腔鏡手術的比較[J].當代醫學,2009,15(3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