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孫晉
淚道阻塞是指淚小管和鼻淚管的狹窄以及阻塞,是眼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易流淚、眼屎多且粘稠,嚴重者可導致淚囊繼發性感染,引起膿腫,對患者眼睛造成很大的威脅[1],給患者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以往的治療方法是淚道探通術,但是治療效果差并且復發率很高,多次的探通還會加重淚道黏膜的損傷,促進黏膜肉芽形成,嚴重者可導致局部纖維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進而加重病情[2]。現對本組90例(105只眼)進行激光淚道成形聯合置管術治療,治療效果顯著。
1.1 臨床資料 本組90例(105只眼),其中男24例(26.7%)25只眼(23.8%),女66例(73.3%)80只眼(76.2%)。農民患者77例(94只眼),其他職業患者13例(11只眼)。年齡30~75歲,平均55.8歲,病程2~38年。

表1 治療結果
1.2 診斷標準 患者在手術后半年以上開始評定治療效果。⑴治愈:淚道沖洗通暢且自覺溢淚現象消失或基本消失;⑵好轉:淚道沖洗過程中有阻力感,但是鼻、口內有沖洗液且自覺溢淚現象減輕;⑶無效:沖洗淚道不通暢。
1.3 器械設備及術前準備
1.3.1 器械設備 由武漢華大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ND:YAC激光綜合治療機,淚點擴張器等常規淚道沖洗器械。
1.3.2 術前準備 對患者淚道進行常規的淚道沖洗。患者病眼有粘膿樣分泌物的給予乳酸左氟沙星滴眼液滴眼5次/天,至淚道沖洗時無粘膿樣分泌物為止。
1.4 手術方法 患者采取仰臥位,0.5%愛爾凱因進行淚點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進行篩前神經及眶下神經組織麻醉。將眼瞼固定,使淚小管拉緊變直,用淚點擴張器將上下淚點擴張,將探針按常規淚道探通法探至阻塞處,拔出針芯后,導入淚道激光纖維至阻塞處,釋放脈沖激光,邊擊射邊推進直至阻力消失有落空感。用生理鹽水淚道,然后注入適量復方妥布霉素眼膏。將硬模外導管套在探針外部,從下淚小管經淚道插入鼻腔,然后拔出針芯。將導管鼻側端勾出至比外,慢慢的牽引導管直至上端管口埋入淚小點。將鼻外硬模導管剪除,鼻內端置于鼻前庭內,術后手術眼用無菌敷料包裹。
1.5 術后處理 手術后2d去除手術眼敷料,手術眼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術后3d進行復診沖洗淚道,以后1周時間內每天沖洗淚道1次,淚道通暢后每周沖洗淚道2次,沖洗4周。3個月后,取出淚道置管。
1.6 術后隨訪 術后3d、1周、2周、3周、1個月、2個月直至12個月進行隨訪觀察。隨訪觀察手術眼流淚、分泌物及淚道沖洗是否通暢。
2.1 治療結果見表1。
2.2 并發癥 2只手術眼在術中出現假道,立即停止手術,1周后再次進行激光手術,手術成功。淚點撕裂1例,但是不影響導淚功能。淚道留置管滑脫3例,再次插入淚道成功。
淚道阻塞是眼科常見病,在農村尤其多見,并且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本組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為73.3%,明顯高于男性患者。常規的淚道探通等機械擴張淚道的方法會使阻塞部位穿破并且損傷正常的黏膜組織并形成瘢痕,使病情加重[3]。
激光淚道成形術采用的是YAG激光,它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小,疏通淚道后上皮生長快,并且手術中采用的是間斷射擊的方法,利于疏通阻塞的淚道,益于恢復淚道本身的管狀結構[4]。淚道疏通后,在淚道中置管,進而防止了淚道的再阻塞以及狹窄。術后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能有效的殺滅淚囊內細菌,防止炎癥復發,減少術后創面水腫粘連[5]。本組患者在術后均采取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有效防止了淚囊炎的發生。
在置管術的治療中,形成假道是常見的并發癥。患者在手術時,眼瞼要固定好,淚小管處于拉緊繃直狀態,可以避免損傷淚小管和周圍組織形成假道。即使形成假道,再次手術,一般均能成功。本組患者中2只眼在手術時形成假道,但再次手術后均治愈。
對于淚道阻塞,以往的單純性的探通等方法難以達到治愈標準并且極易復發。淚道激光成形術聯合淚道置管,不開刀,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可有效防止手術后創面的再次粘連,從而達到治愈效果。本組患者中治愈78只眼(74.2%);好轉13只眼(12.3%)。所以,激光淚道成形術聯合淚道置管治療淚道阻塞值得推廣。
[1]黃小琴,鄭金山,王程.淚道激光成型聯合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療效觀察[J].社區中醫藥,2010,17(12):121.
[2]董武劍.激光浚通聯合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的臨床觀察[J].浙江創傷外科,2010,15(4):467-468.
[3]王建君,陳慧云.高頻淚道浚通成形聯合淚道置管術治療復發性淚道阻塞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32):77.
[4]宋艷萍,金中秋,徐東強.激光淚道成形術加[J].眼科新進展,2000,20(3):216.
[5]戴青,孫淑清,李琿,等.慢性淚囊炎細菌培養及臨床意義[J].中華眼科雜志,1999,3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