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杰
胸腺位于前縱隔,在胸骨之后和氣管、心臟之前,其隨著年齡的發育會出現大小和形態上的變化,在影像學檢查中常常要結合患者的年齡對其進行分析。它是人體中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之一,也是最早產生T淋巴細胞的場所。從X線的角度去了解和認識胸腺的形態學特點,有利于對患者的胸片影像、免疫反應以及各類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斷進行判斷。尤其是對于一些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疾病,胸腺診斷往往需要借助影像學的檢查,所以熟練地掌握胸腺在形態學上的變化是十分必要的。為了提高對于新生兒胸腺增大的認識,減少誤診、漏診的可能,筆者就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院近年來進行影像學檢查的200例胸腺增大的新生兒X線胸片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之間所收治的200例胸腺增大新生兒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兒119例,女性患兒81例,月齡在3d~11個月之間,平均月齡(4.7±0.8)個月。所有患兒的臨床表現均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即表現為咳嗽、發熱等。
1.2 檢查方法 本組所有患兒均采用柯達CR975成像儀(北京萬東500毫安X光機行胸部攝片檢查,參數:400MA,0.06S,65KV;焦肢距:180cm)進行常規的仰臥前后位以及側位胸片檢查。
2.1 X線表現 增大的胸腺影在正位胸片上能夠看到單側或雙側的縱隔影增寬,從上縱隔向下方逐漸增寬并表現出向肺內突出的特點,與正常X線胸片(圖1)對比可以看出,大多呈現出船帆狀(圖2),或僧帽狀(圖3)影像,其邊緣銳利,部分影像下段圓鈍且與心臟呈現出切跡;一部分影像的下段與心臟輪廓逐漸融合,表現似心影增大;一部分影像上段與肺尖相連,表現似大葉性肺炎或肺不張,但是胸腺增大的影像內緣與縱隔相貼近且外緣和側壁之間能看到低密度帶,內有正常肺紋理,這點與肺不張等不同;另有少數影像表現為類似縱隔腫瘤(圖4)。側位的胸片表現主要為胸骨后緣和器官、心臟前緣的三角形高密度影,邊緣清晰。在對158例患兒的隔期復查中發現,隨著時間推移胸腺影出現不同程度的縮小,一部分患兒胸腺影消失。
2.2 年齡、性別、形態以及位置 從本組患兒來看,男性患兒119例,女性患兒81例,兩者比為1.5∶1,這說明男性患兒的胸腺對于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反應較小。從年齡來看,3d~2個月之間的患兒占37%(74),2~6個月之間的患兒占32%(64),6~11個月之間的患兒占31%(62),在發病年齡上2個月以下的兒童發病率略高。從形態和位置上來看,右上縱隔旁僧帽狀64例,雙側縱隔旁杯形61例,右上縱隔旁船帆狀40例,右肺尖圓塊狀21例,左上縱隔旁橢圓狀14例,右上縱隔旁僧帽狀和雙側縱隔旁杯形最為常見,右上縱隔旁船帆狀次之。
正常的胸腺組織在上前縱隔區域內,位于胸骨之后和心臟之前。新生兒的胸腺一般比較大,在正常新生兒出生后的24h內X線胸片均可見到胸腺影。正位胸片胸腺內緣與大血管和心臟重疊,下緣和外緣則分別與肺重疊,因此能夠通過充氣肺葉顯示出胸腺外下緣。正位胸片對于各種形態的胸腺觀察具有較大的幫助,側位片上由于顯示位置在前上縱隔,從而不能清晰辨認,但是對于可能存在上縱隔腫瘤的鑒別診斷是十分必要的[1-2]。正常的胸腺在X線胸片上顯示位于前上縱隔,呈現出四邊形或三角形突出,能觀察到邊緣筆直、光滑,右側明顯存在致密陰影。胸腺增生屬于一種生理性的增大,X線表現主要有四種:上縱隔雙側對稱增寬;縱隔單側平直增寬;上縱隔雙側或單側呈現出波浪形增寬;上縱隔梯形或僧帽狀增寬。
X線胸片能夠直接的顯示胸腺增大的位置形態以及大小等形態學特點,初步的對是單純的胸腺增大還是其他病變做出鑒別診斷,而且能夠通過復查來排除胸腺增大的可能,治療費用低,而且X線照射劑量較小,對于新生兒的損害小,易于被患兒家屬所接受。但是X線不能進行立體的觀察,對于密度的分辨力較差,很難對上縱隔增寬病變做出鑒別診斷[3]。
在臨床上,胸腺增大通常要與右肺上葉的大葉性肺炎、肺不張以及心臟增大等肺、心臟疾病做出鑒別。胸腺呈現船帆狀突入右上肺,很像大葉性肺炎或是肺不張的表現。大葉性肺炎由于肺泡內充滿炎性滲出物,所以在影像學上表現為肺實變影,在實變區內能夠見到充氣的支氣管樹,且在透視下肺實變影并不隨患兒的呼吸而發生大小的改變[4];而胸腺增大則能夠看到重疊的正常肺紋理,并無支氣管充氣征,而且胸腺影會隨著呼吸發生明顯的變化,在轉動體位時也能夠觀察到胸腺的外側緣。右上肺的肺不張因為肺泡的萎陷而出現肺葉體積變小的情況,器官、葉間裂和肺門等相鄰臟器的移位能夠與胸腺影相鑒別[5]。

圖1 正常X線胸片。

圖2 右上縱隔胖胸腺呈船帆狀增大。

圖3 右上縱隔旁胸腺呈僧帽狀增大。

圖4 右上縱隔旁胸腺呈圓形增大。
綜上所述,只有掌握好胸腺影增大的年齡、形態學特點才能更好的從胸片中鑒別出是生理性的胸腺增大還是肺、心臟以及縱隔的病變所引起的。新生兒的胸腺影增大不屬于兒科疾病,檢查無臨床價值,但是可用于許多疾病的鑒別診斷中,因此應當引起重視。只有正確的掌握胸腺增大的特點,才能夠更好的與其他病變相鑒別,更好的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X線胸片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但是對于病變的定性仍需要進行穿刺活檢才能夠確定。
[1]常貴和,常俊明.164例嬰幼兒正常胸腺X線分析[J].山西醫學院學報,2009,26(2):163-164.
[2]胡雪靈.嬰幼兒胸腺的X線診斷與鑒別[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9,25(1):80-82.
[3]李曉陽,李慧菊,鐘洪波,等.原發縱隔胸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CT診斷[J].CT理論與運用研究,2009,17(2):74-79.
[4]唐震,邱國華,林建勤,等.兒童胸腺增生的X線和CT診斷[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0,20(4):313-315.
[5]代燕增,馮建明,張巧權.嬰幼兒X線胸片對胸腺增大的分析診斷[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0,19(2):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