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學院(籌) 李湘云 王雄
基于網絡時代的旅游目的地營銷模式研究
四川旅游學院(籌) 李湘云 王雄
旅游產品的特點是無形性、不可存儲性及不可轉移性,而網絡時代的營銷又具有交互性、全球性等鮮明特點,這就促使將網絡手段運用于旅游目的地營銷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本文界定了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的基本概念,闡述了網絡時代旅游目的地營銷模式的主要優勢,分析了網絡時代旅游目的地營銷現狀,并探討了網絡時代旅游目的地營銷模式。
網絡 旅游目的地 營銷
王雄,碩士,四川旅游學院(籌)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鑒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網絡的普及與應用,對人們的傳統行為與觀念構成了非常大的沖擊和影響,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網絡營銷應運而生,并快速地應用到各行各業之中。和網絡信息產業同處朝陽產業的旅游業,和網絡的相互結合更是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為外界所普遍看好。旅游目的地是現代旅游業的重要支撐,對于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在發展之中不斷地實施系統之更新和健全。有鑒于此,在網絡時代下,旅游目的地應當充分運用網絡這一新形式以實施營銷創新,構建起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新模式。
所謂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主管部門為了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到旅游目的地進行旅游活動,立足于網絡而實施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資源的宣傳、介紹、推廣等活動,并通過網絡平臺來了解各位旅游者在旅游方面的需求于愿望,并為各位旅游者提供關于旅游目的地的各類信息以及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的過程。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有所不同的特殊之處在于,旅游業是十分典型的信息密集型產業和信息依托型產業,網絡在信息傳播之中的特性十分符合旅游業對于各類信息的極度依賴。有鑒于此,將網絡作為旅游目的地營銷的重要工具是一種必然趨勢。
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模式是一種新型營銷手段,其自身所具有的優勢能夠充分地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因而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營銷模式。一是具有高容量的優勢。網絡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限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信息交流與傳播。這樣就能突破傳統營銷模式所出現的局限性,從而能夠運用切實可行的宣傳旅游目的地所擁有的各項旅游資源,也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增加游客資源。同時,還可通過雙方的互動與溝通,讓旅游者們能夠獨立自主地設計出合理的線路,從而提高了游客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二是具有直觀性的優勢。網絡可以通過圖片、聲像及視頻等各種各樣的方式,應當全方位和立體化地宣傳旅游目的地,還可把一部分旅游附屬品同時放到網絡之中,從而對旅游者的出游決策產生重要的影響,讓旅游目的地在選擇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三是具有成本低的優勢。這主要是由于網絡營銷的成本目前大大地低于傳統營銷手段所需要的費用。在網絡營銷的各項成本中,主要有網站建設費用、軟件制作費用、網絡推廣與運作費用等,然而,和傳統營銷手段動輒就要耗費巨額市場廣告宣傳費用比較起來,其優勢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時還能切實降低市場調研方面的費用以及顧客投訴咨詢等方面的費用,這樣才能實現用比較低的投資來實現各項利益的最大化。
鑒于經濟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認識到有必要設置一個專業化的旅游目的地實施網絡營銷之用的營銷系統。因此,1997年,世界旅游組織就在旅游網絡營銷上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這一系統由政府牽頭,各旅游企業參與其中,并且充分地整合了各家旅游企業所具有的信息資源優勢與資金優勢,運用網絡手段來建立起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形象為目標的網絡營銷體系,從而實現旅游目的地旅游交易的電子化與旅游企業的信息化,這是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建設的重要目標。如今,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得到了十分有效的運用。當前,澳大利亞、英國、奧地利及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旅游組織已經完成了當地的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建設,而亞洲的泰國與菲律賓等國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早在2002年,國家旅游局就提出了建設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規劃。一般來說,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的主要內容有:旅游目的地的網絡形象設計、旅游目的地的網站建設、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系統設計、旅游電子地圖系統的設計、旅游行程規劃系統建設及電子郵件營銷系統建設等,以此來推動各地旅游者的訪問,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并且提高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費,從而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收入,讓企業宣傳與旅游目的地的宣傳相互結合起來。當前,中國已經完成了大連市、三亞市、蘇州市等多個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建設,并開始在全國推廣開來。
要不斷健全完善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的宏觀環境,制定出合理的旅游政策。可以說,政府旅游組織一般來說主要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所以,國家均要求旅游目的地營銷目標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保持一致,并且在有關的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當中得到更好的體現。為此,政府主管部門理所當然地要成為我國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上的組織者,并且從多個方面對于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系統發展加以支持,健全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軟硬件環境,并且完善法律環境。要將降低上網的費用作為主要突破口,并綜合應用稅收政策等價格杠桿來加強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系統建設。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并且盡快在全國范圍提升網速。同時,要不斷加快制定、健全與完善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通過出臺鼓勵政策以發展旅游目的地,協調好旅游目的地的地區布局,并且消除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所受到的政策制約以及制度限制問題。
網絡時代我國旅游目的地營銷的受益者應當是旅游企業。因此,旅游企業應當在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當中體現出主要的推動性作用。因此,旅游企業唯有切實轉變傳統意義上的營銷觀,做到更加積極地上網,建立起自身內部的業務處理與管理信息體系,并與網絡進行高度結合,建立起面向廣大代理商的網絡分銷體系以及面向廣大普通旅游者的銷售體系,建立、鞏固與發展自身品牌,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規模化與網絡化的經營。對傳統意義上的旅游企業和新興旅游網站之間進行整合和戰略聯盟,這正是網絡時代旅游目的地營銷模式的大勢所趨,這是我國傳統旅游企業和現代旅游網站所面臨的共同出路以及全新增長點。為此,應當分別針對各種不同規模的旅游網站與企業,分別采取各不相同的選擇: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可以運用入主市場這一方式,也就是運用旅游代理商所具有的知名度與資源優勢,更好地拓展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對于大型旅游企業來說,可以引入網社合一這一新形式,將旅游網站建設作為全新的渠道之一,積極投入資金和人力,全力完善各類網絡服務,樹立起國際知名的優質品牌形象。同時,旅游企業還應當全力避免盲目地去觸網和重復建設網站、各自為政,而是要借助于網絡平臺等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的手段,實施橫向擴張與縱向延伸,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真正做到三線合一,降低網絡使用方面的費用,并且增強企業在旅游市場上的總體競爭實力。由此可見,把網絡營銷和傳統營銷方式進行有機融合,運用網絡宣傳,大力配合傳統意義上的營銷宣傳,就能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出旅游目的地營銷的成效,從而做到線上與線下雙管齊下,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出旅游宣傳的作用,并為旅游目的地發展更多的游客。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或者地區,往往都會運用報刊、雜志及電視等多種媒介形式來大力宣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旅游資源以及旅游產品,并且持續不斷地擴大宣傳與推廣的范圍,大力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時,還可召開各種形式的網上旅游博覽會,制作出合理的電子圖冊、電子雜志以及電子地圖等,供廣大游客進行下載、游覽與取閱,這樣就能更好地宣傳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產品。
要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加快建設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系統,不斷擴大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系統所具有的影響力,真正把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作為廣大旅游者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平臺。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旅游目的地的營銷系統,就要不斷健全完善信息的互動能力,這是旅游目的地了解廣大游客旅游需求的一個最為直觀的方式。為此,還應當設計出定制化與個性化的服務功能,健全完善網絡信息的存儲以及檢索功能,并且提供使用方便、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服務,這是廣大游客得以快速而準確地獲得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各項旅游信息,促進信息傳播的理想途徑。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應當提供多層次、多對象與多語種的應用,從而把旅游目的地的各類旅游信息更加廣泛地傳播給廣大旅游消費者。
一是可利用網絡進行價格明示。要積極主動地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各類旅游產品價格,并且及時公布淡季與旺季的旅游價格調整狀況,從而讓游客能夠更加自主地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各類旅游產品,從而得到一個最合理的報價,讓消費者能夠依據個人的需要做出更為合理的消費安排,進而提升消費者選擇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二是可以發布各類旅游產品的信息。旅游目的地可以運用音像及聲像等鮮活立體的宣傳形式,在網絡上進行旅游產品的展示,不僅讓旅游消費者能夠看到,而且還能充分提高選擇旅游產品的愉悅性。三是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網絡互動性活動。例如,可以舉辦旅行愛好者聚會、設立旅游俱樂部等活動,經常性地開展一些以旅游為主題的網絡聯誼活動,從而充分刺激廣大旅游愛好者的旅游消費欲望,進而實現旅游促銷的目的。四是可以實施網絡訂購旅游產品的特價優惠活動。可以運用各類形式來開展優惠。例如,提供旅游產品優惠券、實施網絡訂購折扣、提供旅游附加服務等。五是進行聯合促銷活動。各個相鄰的旅游目的地、彼此文化相通的旅游項目等均可實施類似的旅游疊加優惠活動,只要消費者同時參加數個旅游目的地的活動,即可享受優惠,這樣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綜上所述,鑒于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社會已進入到網絡時代。網絡的沖擊已經實實在在地涉及到社會的各層面之中,網絡正在以一種革命性的力量徹底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國的旅游市場與互聯網產業都將取得不斷的發展,旅游目的地的網絡營銷必然會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營銷模式。就旅游目的地營銷來說,網絡營銷包含著巨大的潛力,必將為旅游目的地營銷模式帶來更新的發展思路。只要更加積極地建設信息網絡,運用信息網絡來實施旅游目的地營銷工作,相信一定能讓旅游目的地營銷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1]秦仲篪.論旅游營銷中的網絡營銷[J].營銷策略,2007(6).
[2]張翠,范淑青.國內旅游目的地營銷研究綜述及展望[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
[3]李君軼.基于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評價——以我國省級旅游官網為例[J].旅游學刊,2010(8).
[4]張柳.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系統與旅游產業發展耦合分析[J].經濟地理,2011(2).
F724
A
1005-5800(2012)06(a)-113-02
李湘云(1974-),女,湖南衡陽人,碩士,四川旅游學院(籌)旅游系講師,主要從事旅游消費行為,旅游目的地營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