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 賴芳
影響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障礙因素和對策探討
浙江工商大學 賴芳
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于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仍然不夠成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文章闡述了企業文化建設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影響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障礙因素,并針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障礙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民營企業 企業文化建設 障礙因素 對策探討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經說過:“在一個企業的管理中,無形的東西往往要比有形的東西更加重要。一個企業要是沒有了企業文化,那就等于失去了靈魂。”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我國的民營企業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要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積累形成的符合自己企業理念、社會責任等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是企業能夠發展與壯大的動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企業文化的建設則顯得更加重要。其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的文化是其一切行動的指南,它在總體上、形象上以及制度上對企業員工的生產乃至服務活動都進行了相應的約束與規范。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能夠有效地考核與激勵企業的員工,能夠更好地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自覺性,從而使得企業員工能夠更加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與社會責任,進而使員工能夠明確自己的工作規范與工作目標,使得員工具有歸屬感與責任感,與企業形成共同的發展愿景,使民營企業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與壯大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是民營企業除有形資產外另一個最重要的資產。將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植入到民營企業,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認同感,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形成良好的愛崗敬業氛圍,增強民營企業的凝聚力。企業的文化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提高民營企業綜合實力的無形力量。通過在民營企業實行文化建設,能夠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形成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
一個良好的企業外部形象,離不開先進的企業文化來引導與支撐。事實上,現代企業文化的塑造是一個企業內在精神與外部形象建設的體現。在民營企業中,無論是普通員工的基本素質,還是企業的領導決策;無論是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的制定,還是企業整體的管理;無論是企業的經濟效益,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都在體現著民營企業的文化。民營企業的文化是其品牌、形象甚至是生產力的代表。民營企業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其企業品牌形象的塑造,還能夠增強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意義與作用十分重大,但是目前在我國的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的建設仍然十分緩慢,限制民營企業建設企業文化的障礙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建設的觀念意識不強,是阻礙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最主要的障礙因素,大至民營企業的領導,小到企業員工,都對企業文化的建設沒有很好的認識,這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在我國,民營企業大多屬于家族型的企業,企業的決策者、執行者以及所有者往往都是一個人,這就在民營企業中形成了最為常見的管理方式——獨斷專行。當企業所有者自身的素質相對不高時,民營企業最主要的生產和發展目標就變成了單純的利潤了,造成了對企業文化建設觀念的淡薄。
(2)由于民營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其人員的素質不高,流動性較大,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解能力不足,不能夠充分地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企業的唯一動機僅是為了獲得自己付出勞動的報酬,而不是與企業共同發展、壯大,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企業,使企業與員工產生共同的愿景,在員工心中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來調動組織員工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能夠推進企業的有效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從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服務。但是,在目前許多民營企業所謂的“企業文化”建設,僅僅是局限于簡單的文娛活動、體育活動等,既不是服務于企業的管理,也不能夠擴大企業的宣傳,提高企業在社會上的知名度,更何談服務于企業的長遠目標。此外,還有許多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只是局限于企業的內部,而忽視了企業的社會效益,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對于企業文化的建設同樣如此。目前在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的整體規模與總體實力相對較弱,企業文化的建設僅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信息技術等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逐漸認識到了建設符合自己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求企業需要在一個相對長期的時間不斷地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資金,并且不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回報,民營企業限于自身的規模及實力,沒有或不愿將資金以及人力物力投入到企業文化的建設之中,或是不能夠長期進行投入,半途而廢,嚴重地阻礙了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
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是基于其長期不斷的發展與壯大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企業精神,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等。但是,在目前的許多民營企業中并沒有一個適合自己企業長期發展的規劃,更多的只是注重企業自身的短期或是當前利益。這就使得民營企業在建設自己企業文化時只注重短期的效果或當期利益,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不斷變化,不能夠始終如一地建設符合自己的企業長期發展的企業文化。當一種企業文化的建設變成了追求眼前利益的一種工具時,它就扼殺了企業文化的創造精神,不僅不能夠形成屬于自己企業的文化,還將成為阻礙企業發展與壯大的最大障礙。
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程,涉及到了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針對以上影響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障礙因素,文章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對于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來說,最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民營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快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民營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時,要正確認識企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既要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社會效益。民營企業必須要從單一的追求利潤向滿足社會需要上轉移,來促進社會的發展。民營企業只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才能夠在根本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企業才能夠獲得長足的發展。
民營企業人員的素質高低是決定企業文化建設成敗的關鍵,只有使民營企業中的所有員工及領導者的素質都得到提高,企業文化的建設才會取得成功。首先,對于民營企業家來說,應該加強對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將企業的發展作為社會事業來經營,不僅要獲取利潤,更重要的是承擔社會責任,在企業的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的作用。對于企業的其他員工,素質的提高對企業文化建設同樣重要。企業的主體是員工,只有將企業最基礎的員工調動起來,企業文化的建設才能夠在根本上得到鞏固。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據2006年的數據顯示,至2005年底,內資的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達到了50%。但是由于民營企業自身規模及實力相對薄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獲得優勢,企業文化的建設則就顯得更為困難。為了更好地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加強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政府及社會金融機構應當健全其相關制度,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民營企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
民營企業必須要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適應企業發展的經營理念和發展規劃,并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民營企業通過制定經營理念與發展規劃也就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定位與方向。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根據企業的短、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并不斷地強化,從而形成自己企業特有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形成企業的文化,進而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民營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就必須突破民營企業文化建設不足的瓶頸,并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夠使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得到提高,使企業獲得長足的發展。
[1]李順.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提升策略[J].決策與信息,2008(6).
[2]高煦照.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出路[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3]王昕宇.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網絡財富,2010(12).
[4]楊亮.現代民營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建設推進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7).
[5]梁戰昌.中小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企業研究,2010(6).
[6]張靜.關于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1(6).
[7]李智禮.基于人本管理視角的民營企業文化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商貿,2011(24).
[8]陳忠理.企業文化競爭力提升路徑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1).
F272
A
1005-5800(2012)06(a)-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