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莉 (江蘇高郵市婦幼保健所 225600)
據統計,我國每年可能有50萬~60萬甚至更多缺陷兒出生[1]。目前,胎兒先天畸形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早期明確診斷便顯得尤為重要。產前超聲篩查作為胎兒畸形診斷的基本手段,有助于提高胎兒畸形的檢出率,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本文對來我所就診的6805例中孕期孕婦進行產前超聲篩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報道如下:
1.1 篩查對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來我所就診建卡的孕婦6805例,年齡20~38歲,孕周15~21周。
1.2 篩查儀器 采用SONOLINE-Premier、EUB-420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5~5.0MHz。
1.3 篩查方法 經腹部檢查,孕婦采取仰臥位,局部涂耦合劑,常規檢查,規范操作。首先檢查宮腔內羊膜囊的數量和胎兒數量。然后對胎兒進一步檢查,多切面對胎兒頭顱、脊柱、胸腔、四腔心平面、腹部、四肢以及胎盤、羊水、臍帶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測量胎兒雙頂徑、肢體長度、胎心率、頭圍、腹圍、羊水等情況。如為多胎妊娠,應對每一個胎兒進行逐一部位的掃查,切不可把雙胎看成單胎,也不可對同一胎兒重復掃查,以免造成誤診多胎,當發現其中一胎兒存在發育異常時,更要仔細檢查另一胎兒的每一個結構,還應注意連體胎兒發生的可能性。
接受篩查的6805例孕婦中,發現嚴重胎兒畸形56例,檢出率為0.8%,畸形兒經引產后均隨訪核實。56例產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情況詳見表1。

表1 56例胎兒畸形的超聲篩查情況
胎兒先天畸形是出生缺陷的一種,是指由致畸原引起的胎兒出生前或出生時表現出的形態、組織結構或解剖學明顯異常。原因主要為遺傳、環境、食品、藥物、病毒感染、母子血型不合等。而發生畸形的孕婦又多無自覺癥狀,因此重視和加強妊娠期間的產前超聲檢查十分必要。超聲檢查中樞性神經管畸形診斷符合率為100%[2]。本文通過對6805例孕15~21周孕婦進行產前超聲篩查畸形,按檢出構成比排序前三位分別為神經系統異常(腦積水、無腦兒、脊柱裂),腹壁異常(內腔膨出、內臟外翻),泌尿系統發育異常(腎積水)。先天性心臟病檢出率較低,可能與儀器設備、檢查者的技術水平及經驗有關。另外,超聲檢出最佳時間為孕20~30周,此時胎兒心臟小、心跳快、胎動頻繁等,使胎兒超聲心臟檢查較為困難。產前常規篩查中多以顯示四腔心切面為主,對高危人群,如孕婦本人有先天性心臟病、曾分娩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等,應在孕20~24周做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但此項檢查耗時較長,在一般超聲常規篩查中很難完成[3]。
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日趨普遍,其在監測胎兒發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胎兒畸形篩查有效的檢查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同一畸形在不同的妊娠階段其聲像圖也可能不同。超聲檢查除受操作者水平及儀器性能影響外,選擇好恰當的孕周是非常重要的。在妊娠早期,較長時間或反復行超聲檢查對胚胎的正常發育會有一定損害,所以超聲檢查不作為此期的常規檢查。妊娠晚期胎兒入盆后,身體固定,肢體彎曲,不易發現肢體異常。而孕中期胎兒解剖結構已形成,超聲檢查可以顯示,胎兒大小及羊水適中,圖像清晰,此期胎動范圍較大,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對胎兒進行全面檢查,大部分的胎兒畸形均可以顯示出來,是胎兒產前畸形篩查的最佳時期。我們將其列為產前篩查的必查項目,這對于降低缺陷胎兒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應該注意的是,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防止濫用[3]。
[1] 嚴英榴,楊秀雄,沈理.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0.
[2] 張燕妮,陳君.15年間17893例孕婦產前常規超聲檢查對胎兒畸形的檢測結果與分析[J].中國優生遺傳雜志,1999,7(5):5-6.
[3] 陳焰.超聲檢查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6,9(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