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商學院 趙麗 徐臣攀
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董千里
西安康復路商圈物流服務水平提升對策研究①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商學院 趙麗 徐臣攀
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董千里
針對西安康復路商圈物流服務滯后于服飾批發市場發展的問題,本文通過實地調研,分析了康復路商圈物流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康復路商圈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的幾點對策。
康復路商圈 服飾批發市場 物流服務
西安康復路商圈,是指由西安市康復路貫通連接北面的長纓西路,南面的長樂路,所形成的工字型批發市場群落,它包括了康復路交易廣場、丹尼爾商城、西北商貿中心、金朗男裝名品批發城、多彩新世界、西北輕工批發市場、義烏小商品市場、華東品牌服飾廣場等30余個專業性批發市場。該商圈產品涉及服飾、皮具、鞋業、小商品、輕紡等類,銷售范圍輻射陜西、山西、甘肅、寧夏、新疆、內蒙、西藏等省市、自治區,是西北地區物貿交流中轉站和集散地,在繁榮經濟、穩定社會、安置下崗職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區域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康復路商圈發展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必須看到傳統批發市場重商流輕物流所導致的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物流已經成為了康復路商圈發展的瓶頸因素。因此,本文通過對康復路商圈物流的現狀研究,針對商圈物流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康復路商圈起源于1984年建成的康復路批發市場,所在地原本是普通的居民生活區,雖然政府管理部門曾兩次對批發市場進行了搬遷改造,但只改善了批發市場的交易設施條件,而對倉儲、運輸設施考慮不夠,缺乏物流的運行基礎。在發展初期康復路商圈內的商家均以批發業務為主,客流量有限,人流、物流、商流能有序的運行。隨著名優品牌入駐,便利的公共交通和零售消費需求的增長,康復路商圈的零售交易量大幅度提升。現階段,部分品牌在康復路商圈內的年零售額已占到全年交易額的50%以上,康復路商圈零售化的趨勢已是極其明顯,商圈內很多商家以批發兼零售作為新的經營模式。商圈零售化的趨勢導致客流量、物流需求量激增,各個批發市場物流設施的薄弱使得亂象叢生:倉儲方面,由于在建造初期缺乏倉儲的統一規劃,批發市場倉儲空間不足導致有的商戶不僅在商鋪內堆放大量的商品,還冒著被市場管理部門罰款的風險占道經營,使得原本狹窄的購物通道經常被堵得水泄不通,有的商戶為了解決倉儲空間不足的問題,只能在商圈周圍小區租房作為倉庫,導致經營成本增加,顧客等待時間增加,交通量增加;運輸方面,商圈內西安城東客運站和三府灣客運站位于其中,多條公交路線經過,交通理當便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交通設施的引導,商圈內小型貨運汽車、人力三輪車,摩托車隨意停放、橫穿公路,消費者購物后扛著大包小包橫穿公路、擁擠無序上下公交,車流與人流的混雜經常造成商圈中交通堵塞,影響長樂路與長纓路兩條交通干線正常通行,使商圈的物流效率大打折扣,同時也對商圈及周邊區域形成很大的交通壓力。
康復路商圈批發市場的主要交易對象是中低檔的商品。以服裝為例,在以走量為主的批發經營模式下,待銷服裝通常無包裝,成捆地堆垛在攤位上,價格稍高的也只是用透明塑料袋簡單包裝,各地零售商在批發市場拿貨后直接把塑料袋包裝的服裝疊放在一起,裝在紙箱或大塑料袋中,以普通貨物托運或直接攜帶離開。如此簡陋的包裝方式極易造成服裝出現褶皺、破損、污損、開線等問題,上架前,零售商必須進行熨平等處理,破損嚴重的則成了積壓商品。這些都增加了零售商的成本,造成商品在零售終端市場價格上升,影響零售商的盈利水平。同時,包裝服裝的紙箱和塑料袋一般不能回收利用,不符合綠色物流的要求。
商圈中的商品來自全國各地,銷往全國各地,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大進大出”的交易風格。商圈批發商在商品供應鏈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他們往往不關心也不能掌握其所銷售商品的物流去向,使得上游生產企業和下游經銷商從批發商處獲得的信息往往是帶有其主觀色彩的信息。該信息不能有效指導生產企業安排生產物流活動,下游經銷商組織銷售物流活動。由于批發市場中物流信息的不完整和遲滯,物流創造時間價值、空間價值、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大打折扣,更不能幫助供應鏈上的企業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增加產業鏈的財富總量。
商圈中有些批發商每年的銷售額高達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并且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客戶群,完全可以利用專業的物流服務提升經營水平,增加盈利。但是雖然在康復路商圈的東北部坐落著全國11個物流實驗基地之一——貝斯特物流市場,開辟了覆蓋全國的500余條貨運線路,年貨物吞吐量300萬噸,但受我國西部地區物流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限制,貝斯特物流市場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數量較少,水平也參差不齊,都是由傳統的類物流企業發展而來,換湯不換藥,只能提供短暫的倉儲、簡單的運輸服務,還不具備為批發商提供個性化物流服務的能力,更談不上物流增值服務,低水平的物流服務將阻礙商圈批發商業績的進一步增長。
康復路商圈物流的順利運轉,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的支持,主要包括商圈中各個批發市場倉儲設施和運輸通道建設。比如,在建設或改造批發市場時,統籌規劃,科學選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考慮到批發市場商戶對物流倉儲設施的需求,在批發市場中設立庫存中心,規模適度超前,為該市場中的商戶提供倉儲服務,避免由于倉儲空間不足出現占道經營的現象,商戶也不再需要到周圍小區租房作為倉庫,是各方共贏的舉措。針對商圈交通擁堵的現象,需要改善公路交通運輸條件,在商圈的公路上合理建造和布置必要的交通分流設施,比如人行天橋和隔離欄,對車流和人流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控制,實現康復路商圈運輸的順暢,提高物流效率。此外,對現有市場的改造也是改善運輸條件的途徑,比如,2010年開始的康復路批發市場綜合改造建設,將新市場設計成“空中樓閣”,一層地面部分為車行通道,旁邊留有寬闊的人行道,二至四層為商場。通過改造,一方面還路于民,恢復康復路原有的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周邊的交通環境;另一方面也保留市場的商業功能。
綠色、環保是大勢所趨,也是物流的發展方向。包裝既影響物流成本,又影響物流質量。綠色包裝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在滿足保護、方便、銷售等功能的條件下,用最少的包裝材料適度包裝;采用易于重復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的包裝材料;采用能分解腐化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裝廢棄物,避免形成永久的垃圾;采用對人體和生物無毒無害的包裝材料。康復路商圈對于包裝材料的使用量是巨大的,通過采用上述綠色包裝措施,不僅能夠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減少零售商損失,而且提升了商圈物流品質,更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信息融合技術構建一個集政府監控、電子商務、智能決策、輔助管理、聯結服務于一體的物流信息平臺。該平臺除了服務功能之外,還能夠吸收供應鏈中的訂單信息、合同信息、車輛配送信息、批發市場各商戶的供銷信息、倉儲信息、銀行證券工作信息、政府宏觀調控信息以及相關的物流基礎設施信息等。構建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對康復路商圈批發市場的快速有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一種新型的批發市場運營模式,物流信息平臺利用電子商務整合物流資源,增強市場交易功能和輻射能力,實現了批發市場的網絡批發,是改革康復路商圈批發市場現狀、推動批發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2000年以來,西安市眾多高校都陸續設立了物流專業,商圈可以采取就地取材和積極引進相結合方式,鼓勵商圈內第三方物流企業招收西安地區高校物流專業的畢業生,運用大學生的物流專業知識使基層物流運作正規化,合理化,從而提升第三方物流的整體服務水平;同時引進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充實到商圈管理隊伍,提升商圈物流管理水平,在商圈的發展規劃中針對物流方面獻計獻策。
[1] 張勇.基于SWOT分析框架下的服裝零售行業經營問題研究[J].中國商貿,2011(5).
[2] 徐臣攀,花卉.試論西安服飾批發市場與現代物流的整合[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33(2).
[3] 董千里.區域物流信息平臺與資源整合[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2,2(4).
F252
A
1005-5800(2012)08(a)-177-02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課題(2010006)。
趙麗(1984-),女,四川中江人,講師,主要從事物流管理、鄉村旅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