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紅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導數概念的實際背景,知道瞬時變化率就是導數。
過程與方法:經歷由平均率過渡到瞬時變化率的過程,體會導數的思想及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知識的產生是水到渠成的,數學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相互促進。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瞬時變化率就是導數,體會導數的思想及內涵。
教學難點:從平均變化率到瞬時變化率。
教學過程:
(1)問題情境:
高臺跳水運動中,運動員距離水面的高度h與起跳后的時間t滿足關系式
h(t)=-4.9t2+6.5t+10
我們可計算出運動員在0<t<65/49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為0
那么能說運動員在這段時間內是靜止嗎?要準確刻畫物體的運動,有必要研究物體在每個時刻的速度即瞬時速度。
(2)師生活動:
問題1:如何求運動員的瞬時速度?
(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引導學生用平均速度求瞬時速度)
問題2:如何計算t=2s附近某段時間間隔內的平均速度呢?
(任取一個時間間隔△t,當△t<0時,求〔2+△t,2〕內的平均速度;當△t>0時,求〔2,2+△t〕內的平均速度。)(幻燈片1)
問題3:當︳△t∣趨近于0時,平均速度v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學生計算并觀察:當△t趨近于0時,平均速度v趨近于一個定值-13.1。從而得出瞬時速度)
問題4:運動員在某個時刻t。的瞬時速度如何表示呢?
(類比無限趨近來定義瞬時速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方法)
問題5:函數y=f(x)在x=x。處的瞬時變化率怎樣表示?(幻燈片2)
(引導學生類比得出結論,抽象出導數的概念)
問題6:根據導數的定義解釋h′(t)h和r′(V)。
(進一步理解導數就是瞬時變化率)
(3)實際應用:課本第6頁例1第10頁2,3,4題(幻燈片3.4)
(4)課堂小結:
1.瞬時變化率
2.導數及其表示
3.f′(x。)反應函數y=f(x)在x=x。處的變化情況
(5)作業:1.舉幾個生活中變化率問題的例子試著用導數去探究一下
2.預習導數的幾何意義
課上反思:本節課用“無限趨近”的思想由平均變化率得出瞬時變化率,進一步得出導數的概念。
(作者通聯:032700山西省和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