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
當前,廣大教師正在改變老一套“靜聽”式的教學模式,努力實施這種新的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發展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的過程。這一現象說明課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經融入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之中,并且逐步內化為教師的實際行動。然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狹義的理解探究性學習的含義,過分追求探究性學習的模式,對探究性學習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頗,教學實踐走入了單純追求形式的歧途,存在許多誤區,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現簡單剖析如下:
一.忽視教師主導作用,走入片面追求自主探究的誤區
探究性學習認為,學生是在現實生活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取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在這里,掌握學生的現實經驗情況和基礎知識水平,創設相應水平的問題情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索十分重要。而在實施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卻恰恰忽視了這一點。一些教學內容,盡管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定的問題情境,也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表達交流,但學生卻很難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也就根本談不上自覺運用,甚至一些學生自主學習陷入困境,對新知識深層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無策。在教學學生沒有知識經驗基礎的課程中,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不能不顧及學生實際為探究而探究,仍應以引導講解為主、自主探索為輔。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講解,學生充分探究、交流、討論與合作。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真正的融會貫通。即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教師也應在學生充分自主探究、討論、交流與合作的前提下,對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梳理,對方法性、規律性的東西予以重點強調。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列方程解分數應用題”時,從復習-—導課-—新知探究-—方法形成-—課后小結-—練習講解都是在學生的探究與教師的問答下完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固然很好。但由于學生講解對重點、難點把握不住,只介紹自己列方程解分數應用題的方法,對怎樣找應用題的等量關系、什么情況下直接設未知數、什么情況下間接設未知數、利用哪個等量關系列方程、其他等量關系能否列方程、列出來又怎么解等問題都未涉及到,教師不做必要的梳理、總結、提高工作,顯然會影響教學效果。
二.忽視教學內容和全員參與,走入一味強調小組合作的誤區
探究性學習極力倡導學生在新知學習中積極合作、群體參與。這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及參與、合作、競爭、交往的現代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會學善學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又能使優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后進生得到幫助。在這里正確把握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動員全員參與合作學習是關鍵所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片面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不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把小組合作搞成制造主體學習熱烈氣氛的工具,搞成公開教學調整自身教學狀態和講課進程的工具。致使學生不會進行合作學習,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詞不達意,有的一言不發;有些小組各說各的、互不相干;有些小組在悄悄的嬉戲;有些小組一人做題,其他成員等待結果等等。這嚴重背離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與新課程的理念格格不入,無疑是紙上談兵的小組合作,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
為了使小組合作真正體現參與、合作、競爭、交往等現代意識,教師應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在問題情境中,小組每個成員應積極主動參與,樂于合作,使人人有事可干,有話可說,有意見可發表,有疑難共同解決,呈現出一個良好的合作氛圍。
三.忽視討論交流主題內容,走入單純追求氣氛的誤區
課堂教學疑難問題的解決,討論交流是較有效的途徑,一些問題經過師生的共同探討,學生的相互交流便可迎刃而解。在這里,合理引導,確定合適的討論主題直接影響討論交流的效果。實踐中一些公開教學中的討論,僅僅是為迎合聽課者的心理,烘托課堂氣氛而設計的一個教學程序,是一種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性的討論。這樣的討論,聽起來嘰嘰喳喳,看起來舌戰群儒,究起來空洞無物,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給人看,毫無價值。不但不能解決課堂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反而會滋長一部分學生輕浮、狂躁、傲慢的情緒。
要使課堂討論交流有價值、有創新、有突破、有發現,教師務必精心設計問題,精心組織討論,讓學生在新知識的生長點處討論;在知識的重難點處討論;在探求結果不確定處討論;在新舊知識發生碰撞處討論。
綜上所述,為使探究性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真正發揚光大,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做名副其實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靈活恰當的運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探究性學習的方式。
(作者通聯:445400湖北省利川市團堡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