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永杰
(1.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新疆建設兵團農一師一團,新疆阿克蘇843008)
選取相關指標綜合測算城鎮成長力,以評價某一地區城鎮化發展后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Y為城鎮成長力系數,rit為某地區第i個指標第t期的水平特征數據,r(i-1)t為第i個指標第i-1期的水平特征數據,Rit為第i個指標第t期的上級行政區域水平特征數據,a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系數。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同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十二五”規劃(2010年)和《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委員會關于加快推進兵團城鎮化的若干意見》(2012年)中都明確提出要逐步建設“促進統籌規劃人口分布、經濟發展、各團場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城鎮化建設體系。
基于此,依據現代兵團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兵團小城鎮化進程的總體思路構建評價的一級指標,將各師人口結構指標、各師經濟實力指標、居民生活質量納入到兵團小城鎮成長力水平評價體系中來,既能夠評價兵團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又能反映兵團長期以來的發展對兵團以后小城鎮化建設的支持作用。
1.各師人口結構指標
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兵團總體及各建設師人口數量、質量、結構、城鄉分布等與兵團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和小城鎮化建設密切相關,城鎮需要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來彌補日益擴大的勞動力供求缺口。為此,本文選擇各師總人口、小城鎮人口比重、制造業從業人數、商業從業人數來評判各師在小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屬性。
2.各師經濟實力指標
各師在小城鎮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強有力的支持,而各團場自上而下的上級財政投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社會資金和民營資本所占比例又非常低,各師自身的內生性投入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各師團場整體的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實力、產業結構、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都會制約著團場小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在本文各師經濟實力指標方面選取各師GDP總值來表示經濟發展實力,用工業總產值、批發零售業總額來表示各師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后勁。
3.各師居民生活質量
從1953年正式組建兵團至今,各師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小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同時兵團黨委加強政府支付轉移的調節功能,讓各師各族群眾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居住環境得到不斷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鑒于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指標很多,本文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最基本的住宅建筑總面積、人均全年純收入、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這3個指標進行分析。
4.各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事實上,不同性質的經濟指標在城鎮化進程中所起的推動力是不一樣的,因此,很有必要對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做出估計。鑒于筆者多年工作在團場生產一線,也多次參與城鎮化進程的相關工作,所以本文關于評價指標的權重采用專家直觀判定的方法來確定。具體確定過程是先在一團范圍內根據工作年限和業務能力選擇對兵團小城鎮化建設非常熟悉的專家或同事,讓其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對各項評價指標重要程度的認識對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進行分配,然后召集專家或同事進行討論,認真聽取意見,最后由筆者仔細考慮后定出權重(見表1)。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依據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則,考慮到兵團相關宏觀數據和兵團各生產師相關數據的可獲得性,建立了本文兵團各生產師城鎮成長力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依據以上兵團各生產師城鎮成長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城鎮成長力系數方法將2010年和2011年兵團各建設師的相關數據進行數學計算,分別得出新建生產建設兵團13個建設師的10個城鎮成長力評價指標的成長力系數(見表2)。

表1 兵團各生產師城鎮成長力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表2 2010年兵團各生產師小城鎮化10項成長力指標系數
將表2中新建生產建設兵團13個建設師的10個城鎮成長力評價指標的成長力系數以建設師為單位進行加總,計算得出13個建設師的城鎮成長力系數,并對各師得分進行排序(見表3)。

表3 兵團各生產師小城鎮化成長力系數及排名

六師0.512478 5七師0.468844 6八師0.515134 4九師0.246299 10十師0.198565 13十二師0.568773 1十三師0.202619 12 0.243377 11十四師
表3計算出來的城鎮成長力系數,強調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3個建設師城鎮化的動力,而不是在某一特定時刻各建設師城鎮化所達到的水平,所以根據計算出的數據在各建設師之間進行城鎮化動力的比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農十二師、農一師、農二師小城鎮化成長力排名前三,且實力相當,相差在0.001~0.003,農十二師是由原來的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改編而來,雖然成立的時間較短,但主要分布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境內,依托新疆的最大城市進行城鎮化建設,具有很好的基礎和強有力的后勁;農一師和農二師成立的時間早,小城鎮化時間較長,其中農一師同時依托阿克蘇、阿拉爾兩個城市的發展,有助于其城鎮化的發展,農二師主要分布在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境內,依托南疆最大的城市庫爾勒的輻射作用;農八師、農六師、農七師、農三師、農五師、農四師這六個師的城鎮成長力在兵團處于中間水平,其成立的時間一樣(除農三師),城鎮化發展的后勁相當;農九師、農十三師、農十四師、農十師都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或者偏遠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口稀少,小城鎮化基礎非常薄弱,所以城鎮成長力相對較弱,其加快小城鎮化進程主要依靠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1]李江成.新疆兵團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實證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2-15.
[2]朱磊,程廣斌.兵團城鎮化:問題與對策[J].小城鎮建設,2004(7):32-33.
[3]許文倩,龔新蜀.天山北坡經濟帶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實證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9(2):26-29.
[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我國城鎮化體制機制問題及若干政策建議[J].改革,2007(31):5-12.
[5]唐華陶,林茂申.基于“成長力系數”的城市化衡量指標優化[J].中國西部科技,2007(31):45-46.
[6]崔慧霞.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研究[J].調研世界,2012(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