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楠,沈淑波,黃金英,邢英新,王 萍,王鳳霞
(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黑龍江大慶163316)
孕婦血型抗體效價檢測是目前我國為預防新生兒溶血病而進行的一項血型血清學檢查,特別是對于孕婦為O型、丈夫為非O型者易發生ABO母嬰血型不合。母嬰血型不合是新生兒溶血病的重要原因,其中以ABO血型不合導致的最為常見。為此我院針對婦保門診就診的0型血孕婦,進行ABO血型抗體效價檢測,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就診于我院婦保門診的0型血孕婦2021例,年齡20~36歲,其中丈夫血型為A型者721例,B型1008例,AB型292例。
1.2 試劑:標準血清由長春博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ABO標準紅細胞、2-巰基乙醇、抗球蛋白試劑由上海血液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3 檢查方法:檢測方法采用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針對其丈夫ABO血型的抗A和(或)抗B lgG抗體效價,將孕婦血清100 uL加入巰基乙醇100 uL處理,使lgM抗體發生裂解,失去與相應紅細胞凝集的作用,lgG抗體則不被0.2 mol/L巰基乙醇裂解,保持與相應紅細胞致敏的血清學特性。然后將血清用生理鹽水作倍比稀釋,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1]。
1.4 結果判斷:孕婦血清中抗A或抗B抗體效價≥1∶64,為陽性。
2.1 2021例O型血孕婦血清ABO血型抗體效價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2021例O型血孕婦血清ABO血型抗體效價檢測結果 例
2021例O型RH陽性孕婦血清中共檢出213例異常者,占10.5%(216/2012),丈夫為A型者,異常率為10.8%(78/721);丈夫為B型者,異常率為10.1%(102/1008);丈夫為AB型者,異常率為10.8%(33/292),其中抗A效價陽性占21例,抗B效價陽性占12例。
2.2 通過對病史的調查,在檢測中還發現,血清抗體效價的異常與懷孕次數有一定相關性。懷孕次數增加,抗體效價異常例數增多。
母嬰血型不合是新生兒溶血病(HDN)的重要原因,其中以ABO血型不合導致的最為常見。主要原因是由于母親體內與新生兒紅細胞抗原不配合的IgG性質的血型抗體進入新生兒體內引起的同種被動免疫病[2],而引起的不同程度溶血。從本實驗結果中觀察,O型血孕婦血清中抗體效價陽性率占10.5%,陽性率較高,顯示有發生較多新生兒溶血的可能。文獻報導ABO HDN發病率隨母體的IgG抗A(B)的效價升高而升高,抗體效價高低與HDN發生成正比[3]。因此,為預防和減少HDN的發生,對O型血孕婦血清做ABO血型抗體效價的檢測是必要的。

表2 抗體效價滴度與懷孕次數的關系 例
趙桐茂認為,O型血個體血清中的抗A和抗B抗體是由食物、細菌或自然界的其他類似A、B抗原物質的免疫刺激而產生的,大約有50%左右ABO溶血病發生在第1胎[4]。從表2中我們看到懷孕次數增加,抗體效價異常例數增多。這是因為孕次越多,孕婦受胎兒紅細胞抗原刺激的機會越多,其效價也越高。母體產生的IgG抗A(B)抗體分子量較小,能通過胎盤作用于胚胎與A(B)抗原結合,干擾器官發展而致胚芽停止發育,造成流產或畸形。
因此,筆者認為孕婦產前血清學檢查,應列為常規檢測項目。對新生兒溶血病的預防起到早發現早治療的作用;對有過多次不良孕產史的孕婦進行血清學監測,可以減少病殘兒的出生,對提高我國出生人口素質具有廣泛的意義。
[1] 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2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89-116.
[2] 李勇.人類紅細胞血型學實用理論與實驗技術[M].北京:中國技術出版社,1999:173 -175,276.
[3] 羅梅,何靜,陳方祥,等.199例新生兒溶血病血液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J].重慶醫學,2006,35(11):991.
[4] 趙桐茂.人類血型遺傳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