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艷春,馬玉梅,鄒玉敏,王淑梅,陳艷萍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我院根據手術室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立改進目標。使手術室的術前用藥準備、術前平面清潔、術后整理、藥品按序擺放、物品定位放置、儀器完好、器械清洗合格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
1.1 手術器械包的管理:以往的手術器械包的配置不能滿足手術的需要,手術器械包內器械數量不一,同類器械包如剖宮產包各家醫院都不同,有時兼顧手術醫生的習慣配置手術器械,易造成手術醫生操作不流暢,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為了規范手術器械,醫院手術器械包由消毒供應中心提供全院規范的手術器械包,護理部負責督導。按照標準配置,配備增減原有的器械包使手術器械包內的數量適當、質量更高。器械成本由醫院承擔,避免了過去因成本問題不愿添加新器械的情況,既有效地利用器械,減少損耗,又保證了手術所需。
1.2 手術醫生的管理:醫院手術醫生手術方式不一,表現在對病人的體位擺放不同,例如腹腔鏡手術,有的醫生要求病人的體位是截石位,有的醫生要求病人的體位是平臥位,不同的體位需要的手術器械是不同的。為了規范手術流程,要求手術采取規范的體位,根據手術體位配置標準的手術器械。
1.3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管理:手術室護士的人數沒有按標準配置,臨床工作經驗相對單一,專業知識參差不齊。人是最關鍵的因素,為了盡快解決手術室護士熟練使用手術器械,護理部要求手術室制定方案進行考核,每人在規定的時間內熟悉不同的器械,器械護士要求業務熟練,對各科手術所需用物心中有數,對于新開展的術式和特殊手術,要與手術醫師、巡回護士加強溝通聯系,保證預約手術器械和物品準備齊全到位,使手術順利進行。手術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器械正確的裝配、傳遞,能夠隨時配合醫生在手術中的操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手術室實行??品纸M管理,成立??剖中g小組,并設立組長保證與與醫生的配合。
1.4 基礎器械交接和整理過程中的管理:手術室內自行設立器械室,手術器械的清洗、保養和準備工作由高年資護士完成,不存在基礎器械與其他科室交接的問題。醫院合并后,手術器械的清洗、保養、打包和滅菌均在消毒供應中心進行,由于潔凈手術室潔污分區的限制,手術室護士和消毒供應中心護士之間不能當面交接器械,因此,在手術器械交接過程中存在器械丟失的現象,發生問題分布在各個環節,在清點環節中器械護士沒有認真執行器械標簽和包內器械必須符合,在器械運送過程中將小包裝器械包混入敷料內被誤送入洗衣房,導致器械丟失的現象。通過及時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是定做器械專用運送車,杜絕手術器械盒手術敷料一起運送的情況,在手術中臨時增加器械時,規定使用后將臨時增加的器械用小包布包裹后做好標識,以便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在接收、整理器械時識別和核對,加強了科室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協調工作,確保臨床工作的正常有序的開展[2]。
1.5 專業水平的管理: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感染監控的重點科室,要求護士不僅要熟悉清洗、消毒、滅菌等專業知識,還要了解一些醫院感染控制知識和手術室工作流程。為此在運行過程中,消毒供應中心護士以輪轉的方式到手術室工作,熟悉手術室的工作流程和器械的使用保養等配套專業知識,熟悉手術器械,了解器械包的用途,有助于記住器械包內的物品;同時,安排手術室護士到消毒供應中心上班,向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講解器械的使用性能和手術配合知識,為手術器械的統籌管理奠定基礎。通過合理安排人員相互學習,縮短了兩個科室的磨合期,使臨床工作配合更協調、更順暢,對器械的清洗滅菌進行集中管理,減少了分散處理對工作人員的污染和傷害,充分利用消毒供應中心的現代化清洗消毒滅菌設施,使手術器械管理更加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保證了手術器械的安全使用。
加強后勤支持系統,建立消毒供應中心,減少了手術室工作量,有助于提高手術室專業技量,手術器械的清洗、保養、打包和滅菌均在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器械管理工作更完善更科學化,使手術室護士有更多時間用到圍手術期管理護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1] 謝立琴.手術器械集中管理現狀與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17):44.
[2] 羅群.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華西醫學,2009(7):47.
[3] 唐文珍,張琳.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06(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