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魯,陳宜剛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高職精品課程要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方針,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體現高職的辦學定位[1]。高職精神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是執業護士的考試課程。所涉及的內容是護生從事臨床精神??谱o理工作崗位和對整個生命周期的服務對象提供心理護理所必備的基本知識與能力。我校積極進行精品課程的建設、維護,進一步從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等方面深化教學改革,對學生從事護理專業應具備的職業化素養、職業化技能的培養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為打造成省級精品課程構建了良好的平臺。
本課程依據技能型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護理技術操作行業標準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以及護理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整體護理為指導,護理程序為框架,體現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形成以職業崗位標準對接課程內容和以行業標準引領課程設置的教學設計理念。
根據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要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必需、夠用”為度,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創新地調整課程設置,首先開創性地重組了教學大綱,重新選取了教學內容,新大綱打亂了原有的授課順序,按精神科護理基礎、常見精神障礙護理兩大模塊進行整合。
教學內容按精神科護理基礎、常見精神障礙護理兩大模塊進行整合。精神科護理基礎部分的教學內容包括:(1)緒論;(2)精神障礙基礎;(3)精神障礙病人護理的基本技能;(4)常見危急狀態的防范與護理;(5)精神障礙病人治療過程的護理;(6)社區精神衛生服務與護理;(7)精神科護理相關的倫理學與法律問題。常見精神障礙護理部分的教學內容包括:(1)器質性精神障礙病人的護理;(2)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病人的護理;(3)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護理;(4)心境障礙病人的護理;(5)神經癥和癔癥病人的護理;(6)應激障礙病人的護理;(7)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病人的護理;(8)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病人的護理;(9)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病人的護理。
采用結合臨床實例的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先給一個典型的臨床護理案例,布置學習性工作任務,學生根據案例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制訂相應的護理措施,應用知識、技能對病人實施護理措施,最后進行護理評價。
(1)主要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由曾慧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教材《精神科護理》,2010年1月版。
(2)參考教材:《精神科護理學》,陳彥方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6月1版7次;《精神病學》,王祖承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CCMD-3 相關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陳彥方主編,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醫學心理學》,姜乾金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護理學基礎》,崔焱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3)網絡資源:介紹小說《人格裂變的姑娘》以及一些與精神疾病有關的電影、電教片介紹給學生看,如《Schizophrenia-Stolen life,Stolen mind》、《A Beautiful Mind》、《圣女貞德》、《記憶碎片》、《門徒》、《火柴人》、《Right Place》、《充氣娃娃之戀》、《化身博士》、《Hello,樹先生》等。
(4)課程網站: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電子教案、教學課件、錄像、同步練習冊、試題庫等資源全部在課程網站上共享,學生可以自行查詢和學習。
大膽創新地調整課程設置,選取教學內容。新大綱打亂原有的授課順序,按精神科護理基礎、常見精神障礙護理兩大模塊進行整合。
推薦一些與精神疾病有關的電影、電教片給學生看,想辦法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變抽象為具體,增加學生感性認識,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
(1)課堂講授法:根據精神科護理所需的崗位能力整合教學內容,將理論教學分為精神障礙的基礎和常見精神障礙的護理兩部分以完成教學。
(2)案例教學法:結合就業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需要,在講授常見精神障礙的護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收集精神科常見疾病的信息和資料,以護理程序為主線展開,制訂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案。
(3)預習、強化教學內容輔導法:教師事先確定學生預習或復習需強化的教學內容并布置討論題,學生自學并查閱相關參考書和參考文獻,在課堂中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點評指導,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課程的理論知識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課件圖文并茂并不斷更新改進。豐富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將教師從繁重的板書和解說的角色中解脫出來,以便把精力集中到組織課堂交流的活動上,引導學生變成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利用聲音、文字、圖片、視頻、圖像等形式,增大課堂信息量,保證教學進度。
(1)資源豐富:網絡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案、教學視頻、病例分析和試題庫等將全部可以上網查詢、學習。
(2)資源結構合理:網絡資源結構合理、條目清晰,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3)網站:課程組將建設本課程的精品課程網站,利于學生多途徑學習。
目前使用的教材由曾慧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教材《精神科護理》,2010年由本課程組課程負責人牽頭,與當地人民醫院、精神病防治院的精神病學、心理學專家共同參與編寫了《精神科護理》,目前正由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進行出版,2012級護理專業學生將全部使用該教材。
我院結合臨床護理發展需求,建成了集實訓、模擬、虛擬功能為一體,擁有省內先進的設施設備、功能齊全且具有前瞻性的校內護理實踐基地。我院護理實訓基地于2006年被省教育廳、財政部批準為“省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008年護理實訓中心被確定為“中央財政資助實訓基地建設點”,借助國家、省和學校財政的力量,學院全面規劃、分步實施,提出重點、建成特色,形成了滿足學生上崗需求并能適應護理高職高專教育發展需要的高度仿真醫院工作環境和條件的校內實訓教學基地。
學院不斷開發和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我院與江蘇省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北人民醫院、泰州市人民醫院等三十多家醫院簽訂了校外實訓基地協議。這些教學醫院有豐富和充足的病例供學生頂崗實習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理想、更先進、更完善、更快捷的教學實踐環境。這些實習醫院也提供了優秀的帶教教師,保證了學生的實習質量。
學生實習期間一直獲得實習單位及帶教教師的好評;2010年執業護士資格考試通過率100%(325名護生參加考試),2011年通過率達99.81%(367名護生參加考試)。
高職精神科護理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的基礎。在課程建設中應體現出先進的設計理念,打造高素質的、梯隊合理的教學隊伍,形成成熟、高質量和原創性的課程體系,運用先進而實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形成開放、互動等特征的教學模式。同時,課程建設的最終成果應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質量、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上。
[1]史寶會.高職計算機專業類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1):94-96.
[2]李美珍,駱海燕.高職《兒童護理》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護理研究,2010,24(11):3094-3095.
[3]丁艷萍,趙越.深化教學改革打造《婦產科護理學》精品課程[J].護理研究,2008(32):2987-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