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培英,劉冬梅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我科作為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示范病房,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2010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將“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應用于臨床工作中。在實施期間的有關規定,遵照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哲學論點,結合本科室的實際情況,本著逐步開展、逐步改進的原則,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實行高級責任護士督導,責任護士實施,助理護士協助的層級模式,在全科人員的團結互助下,共同努力,攻破難點,不斷創新。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不斷開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我科自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后,改變了原來傳統的功能制護理工作模式,實行整體護理責任制。一般情況下,一個護士管理4到5個患者,如果患者病情比較輕,一個護士就管理8個患者,使臨床護士對所負責的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和規范的護理服務,保證了責任到人、工作到位,達到了改進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我科還制訂了專門的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單,由高級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評估,責任護士進行晨晚間護理(口腔護理、床上洗頭洗腳、剪指甲、床上擦浴、會陰部護理)[1]。在操作過程中不斷與患者進行溝通,在交談中了解患者所需,及時改正方案,積累經驗。
1.2.1 入院當天及入院一天的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首先由辦公護士接辦手續,由責任護士將患者帶至病床旁,介紹科室環境、責任護士、責任醫生;告知患者所患的疾病(家屬可要求不告知患者所患疾病)、治療方法及所用藥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項;要求患者戒煙戒酒,預防感冒并注意飲食衛生。以上護理措施的施行情況由高級責任護士進行信息反饋,宣教不到位者,繼續進行宣教,直到高級責任護士檢查合格為止[2]。
1.2.2 術前一天的護理措施 每班次的責任護士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宣教,為患者制訂一天的飲食計劃,告知其禁食水的時間并進行床上大小便及腹式呼吸的練習,以減少術后患者的不適及傷口的疼痛;教會患者有效的咳嗽,由責任護士親自示范,使患者掌握有效咳痰的方法,從而有效地預防術后肺部感染;告知患者家屬準備好術后用物,檢查妥當后送至ⅠCU;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減輕其焦慮情緒;敏銳地觀察患者的表現,判斷其需要,預計可能發生的問題[3];詳細地對其講解手術前的注意事項,為緩解其緊張情緒,前一天晚遵醫囑給予患者艾司唑侖片1 mg口服,以提高其睡眠質量,術前給予嗎啡肌肉注射,以緩解其緊張情緒,降低麻醉的副作用。患者及其家屬非常滿意宣教的措施,術前一天的宣教,不僅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大大提高了患者對醫院、醫生和護士的滿意度。
1.2.3 術后返回病房的護理措施 由高級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做好基礎護理;根據患者情況制訂恢復計劃及飲食計劃;嚴格控制患者的進食進水量,以免加重其心臟負擔;幫助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告知患者放置便盆的方法;及時進行心電監測,記錄患者生命體征;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定時為其翻身拍背咳痰,以預防肺部感染;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告知其用藥目的及注意事項。健康宣教模式的開展和護理措施的實施,不僅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了患者住院的時間和費用,也提高了患者對醫院及醫生護士的滿意度。
1.2.4 出院指導 飲食指導:告知患者多食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并添加肉蛋、魚類,避免食辛、辣刺、激熏烤類的食物,少食多餐;運動指導:出院3個月以休息為主,復查心功能正常者可適當活動,刀口疼痛屬于正常的心臟術后反應;婚育:術后復查心臟功能恢復者,可結婚生育,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生育;復查:3~6個月復查一次,1年之后可隔1~2年復查,無大問題,3年后可不再復查。
我科室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注重與其他科室的聯系協調,專人負責標本的運送、物資的領取,及時反饋患者的化驗結果,快速為醫生提供臨床資料。科室之間、醫護之間做到了反饋患者信息快、處理醫囑速度快。我科實施班次固定,辦公專人負責,從而確保了臨床工作的有序性。
每周進行一次科室小講課,針對患者術前術后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求可行方法。在實踐中摸索優質護理服務路徑;開設普通話加強訓練班,護士與患者同時參與,運用普通話與患者交談,用柔和的語氣,虔誠的態度,耐心向患者講解疑難問題;術前開展座談會,召集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指導以及術前術后注意事項的強調,并進行心理護理,大大緩解了手術前患者的焦慮,并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科室專門設置了意見反饋箱,患者及其家屬可以把建議及意見投進意見反饋箱,護士長及時將信息反饋臨床并進行督導改進,以不斷完善護理工作。
患者出院后留取其電話號碼,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以了解患者信息,解答患者疑問,告知其注意事項,通過復查結果遵醫囑調節藥物劑量。并定期對患者進行家庭隨訪,隨訪人員由責任醫生、護士長及高級責任護士組成,貼切地關心患者病情,進行有效護患溝通,從而贏得了患者及其家屬良好的口碑。
大家普遍加深了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認識,逐步理解了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不僅是一場活動,還是從管理方式到服務模式與內涵的改革,是對“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深化。
過去護士只是打針、輸液、發藥,機械地執行醫囑,與患者溝通太少,使得護士的專業價值沒有得到體現,護士自身也沒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自從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活動以后,護士的基礎護理工作得到了加強,并根據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等指標對其進行績效考核,按勞分配,多勞多酬。同時,護士能與患者進行積極有效地溝通,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勞動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另外,護士排班模式滿足了護士的意愿,護士心情舒暢,從而使其滿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科室自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后,改變了原來傳統的功能制護理工作模式,實行整體護理責任制,使臨床護士對其所負責的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和規范的護理服務,保證了責任到人、工作到位,達到了改進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使患者對護士的護理工作更為放心,同時體會到護士人員的辛苦,肯定了護士的工作。患者及其家屬紛紛通過各種形式贊美和表揚護士,很多表揚信及錦旗都寫有護士的名字。
醫生對護士是否滿意主要表現在護士能否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能否及時執行醫囑,能否與醫生進行緊密合作等。由于實行了責任制護理制度,責任護士對其所負責患者的所有護理工作(包括生活照顧、病情觀察、治療、康復、健康指導等)心中有數。對患者而言,在住院期間有一名責任護士負責,對其病情變化、合理需求及時的向管床醫生告知;當醫生開具醫囑、更改醫囑時,護士及時執行,從而保證了自身治療的落實。醫生的滿意不僅停留在口頭上,還表現在以實際行動支持護理工作。如我科主任在5.12護士節為護理人員搭建了“對醫生說”交流平臺,交流臨床護理經驗,以小問題,小經驗,大傳播的方式進行醫護人員間互學互幫[4],使得護理工作得到了更好地完成,樹立了優質護理的服務理念,塑造了科室醫院先鋒形象。
由于本科室護理人員的教育程度不同,從而使其對患者的溝通及操作過程有不同程度的差別,今后會不斷地對護士進行培訓,加強對其理論與道德素質的雙重教育,與國際水平接軌,不斷引進大城市及國外的新技術,從而更好地進行優質護理服務。
患者來自不同的地方,風俗習慣、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各不相同,護士在工作上有時候會對患者的地方風俗不習慣。需要繼續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及溝通技巧,使其學會巧妙地轉移話題,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運用最有效的字句進行宣教。
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要求護理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少數護士特別是年輕護士缺乏臨床經驗及過硬的理論及操作能力。需要不斷對護理人員進行理論及技能培訓,以不斷提高科室專業水平。
總之,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不僅促進了護理體系的完善,也推動了護理事業的發展,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值得推廣應用。
[1]李小寒,尚少梅.護理學基礎[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石風英.康復護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3]曲萍,王雅軍.重視護士長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作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5,5(8):48-49,51.
[4]陳艷,陳紅宇,付沫,等.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現場會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雜志,2007(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