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安 張保才
上海地區黃瓜秋延后栽培靠接法嫁接育苗技術
張延安 張保才
與冬季黃瓜靠接法播種順序不同,夏季育苗時,砧木要先催芽播種,接穗晚砧木12~24 h;嫁接前對砧木、接穗、嫁接場地、嫁接苗棚、營養杯等進行全面消毒;砧木真葉露出時,去除真葉及生長點,2天后,莖粗0.4 cm以上、接穗1葉1心時進行嫁接;嫁接過程中注意將接穗切口舌形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兩者刀口互相銜接吻合;嫁接后注意溫濕度及光照管理,并在嫁接后7天,接穗長出新葉時進行斷根處理。

近年來,黃瓜靠接法嫁接育苗在上海市黃瓜產業發展中應用較為廣泛,但農戶操作時經常會出現操作不規范、成活率低、病害嚴重等現象,給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筆者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與試驗,總結出一套適宜上海地區秋延后黃瓜靠接育苗方法,以塑料大棚育苗為例,現將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塑料大棚長30~40 m,跨度6~8 m,一般南北走向,要求地勢平坦、排灌方便。此外,還需8 cm×8 cm營養缽、竹弓、小棚膜、遮陽網、噴霧器等。育苗期間,塑料大棚上應覆蓋遮陽網。
選擇高畦育苗床,畦寬1.2 m、高10~15 cm,長度視播種量而定。砧木和接穗分區育苗,以便于管理。
3.1 品種選擇
黃瓜夏季嫁接砧木一般選擇白籽南瓜,如京欣砧5號、上海種都黃瓜專用砧木等;接穗選用上海當地主推品種,如申青1號、滬青1號等。
3.2 浸種催芽
與冬季黃瓜靠接法播種順序不同,夏季育苗時,砧木先催芽播種,接穗晚砧木12~24 h播種。采用溫湯浸種,將種子浸于55~60℃的溫水中,用水量為種子體積的5~6倍,并不斷攪拌,在水溫到達30℃時停止攪拌,取出種子,沖洗后再用0.1%高錳酸鉀液消毒10 min,清水沖洗干凈后在室溫下浸種,南瓜浸種12 h,黃瓜4~6 h。浸種后撈出,搓洗去種皮表面黏液,晾干后置于28~30°C環境中催芽,一般南瓜催芽24~36 h、黃瓜24 h,70%種子露白時可進行播種。
3.3 播種
砧木和接穗均采用撒播的方式進行,砧木種子較大,要求種子間距不小于5 cm,接穗種子較小,間距為3~4 cm。播種后覆營養土,厚度為1.0 cm,隨后用綠亨1號(噁霉靈)3 000倍液均勻噴施苗床進行土壤消毒,然后覆蓋薄膜保濕,最后搭建小拱棚并蓋遮陽網遮蔭防高溫。
待砧木和接穗50%幼苗出土時,及時揭去薄膜和小拱棚外遮陽網。當砧木5 cm高時,及時去掉塑料大棚上遮陽網,防止幼苗徒長,若發生萎蔫,可在中午前后覆蓋遮陽網遮蔭。
4.1 嫁接前的準備
嫁接前1天用75%多菌靈1 000倍+95%噁霉靈3 000倍混合液均勻噴灑砧木和接穗,以葉片滴水為宜;用撲海因(異菌脲)1 500倍液對嫁接場地、嫁接苗棚、營養杯等進行全面消毒。
宋人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謬誤(譎詐附)”一章中,說到晚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一書“記事多誕”之時說:該書之中記敘奇花異草、珍貴樹木尤多錯誤和歪曲,大抵記別國所出者幾乎沒有根底。比如該書中說,有一種樹能產五種香料,它的根是檀香,枝節是沉香,花是雞舌香,葉是藿香,流出的膠是薰陸香。然而,檀香與沉香兩種樹木原是不同的。雞舌香就是現在的丁香,今日藥品中所用的雞舌香也不是真正的雞舌香。藿香自是草本植物,葉也是草葉,南方極為多見。薰陸香是小木本而大葉子,海南也有,所謂“薰陸”指的是它的膠,現在叫做“乳頭香”。這五種植物迥然不同,原不屬于同一類別。
砧木真葉露出時,用竹簽將真葉及生長點全部去除,以利蹲苗,促使下胚軸增粗。砧木真葉去除2天后,莖粗0.4 cm以上、接穗1葉1心時進行嫁接。
4.2 嫁接技術
嫁接一般在塑料大棚內進行,選擇晴天下午,適當遮光,將棚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嫁接前準備好刀片、嫁接夾等工具,嫁接人員和嫁接工具可用70%酒精消毒。
①取幼苗 從育苗床中挖出南瓜和黃瓜幼苗,用清水洗凈根系,置于遮蔭處待用。
②削砧木 在與南瓜子葉伸展方向平行的側面距頂端0.5~0.8 cm處,由上向下呈30°~40°角切一刀,深度為南瓜莖粗的1/2~2/3,切面長度達0.5~0.7 cm。
③削接穗 在接穗展開的子葉下1 cm與子葉伸展方向垂直的側面,由下向上斜切一刀,深度為接穗莖粗的1/2~2/3,切面長度0.5~0.7 cm。
④嵌合 把接穗切口舌形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兩者刀口互相銜接吻合。然后用嫁接夾固定接口,使嫁接口緊緊結合。嫁接好的嫁接苗,接穗子葉位于砧木子葉之上,且呈“十”字形。嫁接后,迅速將嫁接苗栽到營養缽中,澆灌75%多菌靈1 000倍+ 95%噁霉靈3 000倍混合液,然后將營養缽擺放于培育嫁接苗的苗床內。
⑤搭建小拱棚 小拱棚上覆蓋2張塑料膜,從2個方向疊加20 cm于拱棚頂部,底部棚膜用土壓實,棚膜上遮蓋遮陽網,保濕、遮蔭。
4.3 嫁接后管理
①光照管理 嫁接后1~2天要遮光,防止接穗萎蔫;從嫁接后第3天開始適當見光通風,以接穗不萎蔫為準,并逐步增加光照時間和強度;嫁接后1周進行接穗斷根,需要在中午前后進行遮蔭處理;嫁接10天后進行正常管理。
②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對嫁接成活的影響至關重要。嫁接后1~2天為傷口愈合期,正值上海夏季高溫季節,光照強,小拱棚內升溫快,晴天白天每間隔1 h用噴霧器對大棚遮陽網、小拱棚遮陽網和棚膜進行噴水降溫,中午前后每30 min噴一次,陰天可減少噴水次數,使小拱棚內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苗床溫度控制在23~25℃;嫁接后3~6天溫度可適當降低,但晴天白天仍需要用噴霧器對嫁接苗棚進行噴水降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6~28℃,夜間20~23℃,在保持接穗不萎蔫的情況下,盡量見光;嫁接7天后,接穗斷根,溫度可適當升高。
③濕度管理 嫁接后的濕度管理比較關鍵,濕度過高,嫁接苗易得病,濕度過低,則易萎蔫枯死。濕度的管理總體把握“干不萎蔫,濕不積水”的原則,上海夏季溫度高,光照強,水分蒸發量大,應以保濕為主,若遇連陰雨天,寧干勿濕,以防得病。嫁接后1~2天為嫁接愈合期,苗床濕度保持在90%~95%,以接穗生長點不積水為準;從嫁接后第3天開始通風,在小拱棚頂部開寬約2 cm縫隙,逐步增加通風量,以接穗不萎蔫為準,當接穗開始萎蔫時,要遮蔭保濕,可在正午左右用噴霧器對幼苗進行噴水,以葉片見濕為宜,待其恢復后再通風見光;嫁接7~8天,苗床濕度保持在80%~90%;嫁接10天后進行正常管理。
④斷根處理 嫁接后7天,接穗新葉已長出,可進行斷根處理。斷根一般下午進行,在接口下方1 cm處用刀片或剪刀將接穗的下胚軸切斷,同時摘去嫁接夾,斷根后3~4天即可定植。
4.4 病蟲害防治
嫁接能有效克服土傳病害的為害,管理過程中還應預防其他病蟲害,采用預防為主的原則進行防控。苗期主要病害為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72%克露 (霜脲·錳鋅)600~800倍液或95%噁霉靈3 000倍液或普力克(霜霉威)等藥劑防治。

張延安,上海種都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浦東新區曹路鎮龔路公路1412號,201209
張保才,上海種都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201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