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舉辦了達·芬奇畫展。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英國人徹夜排隊的景象,《環球時報》記者還不知道意大利文化在英國人心中的分量。雖然英國人瞧不上意大利政治、經濟上的作為,但對于意大利文化卻相當崇拜,自上而下,英國人的意大利情結體現在各個層面。
英國王室愛收藏達·芬奇作品
這次達·芬奇在米蘭時期的真跡展之所以令英國老百姓心動,甘愿徹夜排隊,除了畫作本身珍貴,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很多展品眼下都歸英國王室所有,平日在公立博物館、展覽館里也難得一見。英國王室尤其是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一直是達·芬奇的忠實“粉絲”。今年恰逢這位女王在任60周年,為了表達自己與民同樂的慶祝意愿,女王破例拿出自家收藏,包括“人體解剖”手稿在內的10幅達·芬奇作品對外展示,讓英國人感受到“皇恩浩蕩”。
事實上,這才是英國王室收藏的達·芬奇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英國王室據信收藏了達·芬奇600多幅作品。英國王室開始青睞達·芬奇的作品可以回溯到17世紀。在1625年,當時的英王查理一世當上國王不久,便開始大量收集達·芬奇的畫作,他甚至還用霍爾班創作的名畫《伊拉斯穆斯肖像》與當時法國國王換到了達·芬奇的《施洗約翰》。雖然達·芬奇一生創作出的成品畫作不過20多幅,但大量手稿也一樣彌足珍貴,英國王室主要收藏的是后者。
意大利文化在英國受追捧
英國人對意大利文化的熱愛體現在各個方面。一年四季,英國人的海外旅游休假地往往選擇意大利威尼斯、佛羅倫薩,但到了意大利卻很少躺在沙灘上,很多人去名勝古跡補上一堂文化課。不過對于倫敦人來說,其實可以不出國門就能領略意大利文化。在這座城市腹地的金融城,很容易就能找到意大利文化的氣息。如今金融咨詢機構匯聚的藍巴德街,建筑風格還是羅馬人在公元240年時留下的。此外,倫敦最大的天主教圣地,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仿造意大利的。如果走進倫敦市區的尋常巷陌,也一樣能夠發現一處處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景致。
如今在英國,年幼的孩子們課余被家長安排最多的外語課除了法語,就是意大利語了,家長們希望孩子在學意大利語的同時,了解意大利文化,也就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在英國,意大利舞臺劇總是票房不錯,各類意大利語的報紙雜志和英文報刊一樣暢銷。講述意大利旅游心得的圖書,有關當代藝術研究,甚至意大利早期學者對政治、社會發展思考的“大部頭”圖書長期熱賣。
內斂英國人渴望意式熱情
英國人還會在電影、電視節目中欣賞意大利文化。像以意大利著名的浪蕩子弟卡薩諾瓦人生經歷改編重拍的影視劇,一直受到英國人的歡迎。在這些影視劇中展現的意大利城市建筑風格、男女之間的交際藝術、紅酒文化,都讓英國人很感興趣。
意大利的食文化也深深影響了英國人。一直以來,意大利風味的餐館都是英國各類餐館中比例最高的。辛苦一天后,很多英國人愿意以一份意式晚餐犒勞自己。午飯,英國人也往往選擇吃比薩餅而不是美式漢堡。有英國人曾經對記者開玩笑說,如果你手拿著比薩餅,還碰巧遇上來英國訪問的教皇,那就是完美的一天了。
有英國年輕人對記者解釋說,在他們眼中,意大利人總是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情,不拘小節,更愿意放縱自己的想法,雖然這些性格特點是內斂的英國主流社會難以接受的,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有幾分羨慕。這就是為什么總是有英國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接觸些意大利文化,引導他們學會掙錢養家的同時,也享受生活的樂趣。▲
環球時報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