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吳成良 管克江 孫秀萍 本報記者 張倍鑫
備受關注的養老金入市終于試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20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政府委托,投資運營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21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養老金要實現保值增值,肯定要入市。作為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養老金在資本市場、股市、債券市場甚至基礎建設投資方面都能發揮影響,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鑒于還有很多基礎工作沒有做好,目前大規模入市的條件尚不成熟。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廣東省政府19日在北京簽訂委托投資協議,委托投資期限暫定兩年。在國內股市經歷了長期低迷后,許多投資者期待通過引入養老金這一活水,對股市起到托底作用。但是,此類想法遭到否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新聞發言人指出,一些人把“委托投資運營”誤讀為“委托入市”,理解為“入股市”,這是不準確的,上述資金將主要投資于國債、銀行存款等有固定收益的產品,而不單純是“入股市”。21日中國股市反應平靜, 上證綜指漲0.06%,深成指跌0.26%。
中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目前結余1.9萬億,去年養老金收入大約為1.3萬億,支出約為1.2萬億,略有結余。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告訴《環球時報》,十幾年來,中國的社?;鸩扇〉氖恰盎巍蓖顿Y模式,或者說沒有投資,把錢靜靜地放在銀行里吃利息,利率平均每年不到2%。這在全世界來看都是怪異的。過去10年,一直是收益率低于CPI,比如去年CPI是5.6%,社保損失上千億。
養老金入市,有利有弊。一方面,將其投資于市場,可以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并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養老金屬于社會保障范疇,投入市場難免存在風險。對此,申曙光認為,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養老金被稱為“保命錢”,它的特殊性要求它既要有收益又不能承擔虧損的風險,所以應有一些切實的機制來確保養老金入市的收益,提供保底收益。
從國際慣例來看,養老金的投資,一般堅持謹慎原則,安全性第一。鄭秉文說,目前全世界大約6萬億美元的基本養老金,大約一半是不投入股市的,以政府債券為主。還有一半是以投資市場多元化、國際化為主要特點,也就是跟股市沾邊。
在養老金管理體系方面,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值得借鑒。美國的“401K計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養老金制度之一,是一種由雇員和雇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退休金賬戶,個人和其所在企業每月都放一部分資金進去,這些資金交由專業機構進行投資。員工滿59歲時,可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轉為存款等方式?!?01K”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投資收益免稅,只在領取時征收個人所得稅。數據顯示,在2008年美國“401K計劃”的資金高達8.4萬億美元,其中有50%以上投資于股市?!度A爾街日報》的評論稱,養老金入市對中國股市的意義是積極的,如果參考美國經驗,“中國版401K”未來能夠推出,對股市長期積極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當然,發達國家養老金投資也不是沒有失誤。以日本為例,負責代理企業養老金投資的AIJ公司,因為投資不當,把2000億日元企業養老金全部賠光。
外界預計,在廣東試點完善之后,其他更多省市將跟進。路透社分析稱,未來以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等其他經濟發達省市潛在入市規模來看,養老金委托投資規??赡苓_到萬億元級別,其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但鄭秉文認為,養老金入市的醞釀已有1年多,主流方案是中央興建一個投資機構統一運營管理養老金,后因種種原因該方案被擱置起來。他表示,廣東試點模式能否拓展取決于該方案被擱置的時間。如果擱置時間太久,廣東模式可能就會蔓延開來;如果該方案很快實施,廣東案例也許就是最后一次實踐了?!?/p>
環球時報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