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尉揚
(浙江浙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杭州市,310052)
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引進德國西門子公司技術,在國內生產(chǎn)和投運了大量1 000 MW和660 MW超超臨界汽輪機組。西門子超超臨界汽輪機主要技術特點有:單軸四缸四排汽;反動式機型;全周進汽+補汽閥調節(jié);高壓缸為單流向、內外缸,外缸為桶形、內缸為垂直中分結構;中壓缸為雙流向、內外缸、水平中分結構;2個低壓缸均為雙流向、三層缸體、水平中分結構;2個低壓內缸及與中壓缸的連接采用推拉桿方式;低壓外缸與凝汽器剛性連接;落地式軸承,軸系采用單軸承N+1支承模式。這些特點決定了西門子超超臨界汽輪機結構緊湊,啟動應力低、脹差小、速度快,并且機組效率高、運行平穩(wěn)、負荷適應能力強。
為保護超超臨界汽輪機設備(包括發(fā)電機及勵磁機)安全運行不受損壞,機組運行中發(fā)生故障需要停機時,一般按不同故障情況進行處理:(1)出現(xiàn)緊急故障,如汽輪機超速、潤滑油壓低、凝汽器壓力高等,嚴重危及機組安全,汽輪機組直接跳閘;(2)發(fā)生嚴重設備安全故障,如汽輪機軸封或油擋冒火花、汽輪機內部有明顯的金屬撞擊聲、汽輪機發(fā)生水沖擊、主蒸汽或再熱蒸汽溫度10 min內突降50℃、機組周圍著火、主機潤滑油或發(fā)電機密封油大量噴泄等,緊急手動停機;(3)發(fā)生故障或運行參數(shù)接近控制限值,還不會立即造成嚴重后果,如汽輪機脹差接近限值、汽水品質惡化、油質惡化、油箱液位很低、密封油油氫差壓無法維持、定子線圈溫差或線圈出水溫差超限等,采取措施后仍無法控制,應進行故障停機。
西門子公司設置了大量的汽輪機直接跳閘保護,這些保護除滿足有關標準要求外,還增加了大量汽輪機組常規(guī)保護中沒有的內容,從而大大提高了汽輪機運行的安全性,但也增加了機組跳閘的概率,降低了機組運行的經(jīng)濟性。西門子公司設置的跳閘保護見表1。有些電廠根據(jù)實際情況以及對保護的理解,已經(jīng)對部分保護進行了修改或刪除。為便于對照,表1也列出了日立超超臨界汽輪機、東芝超超臨界汽輪機的跳閘保護條件,以及 IEC 60045-1:1991、JIS B8101:2003和DL/T 892—2004標準的要求[1-3]。從表1可知,第1~13項是常規(guī)保護內容,其余各項為非常規(guī)保護內容,本文將對后者分類進行討論。

表1 超超臨界汽輪機跳閘保護Tab.1 Trip protection of USC turbine
汽溫保護3項即為低壓缸排汽溫度高、高壓葉片溫度高(有些廠家稱為“高壓缸排汽溫度高”)、主汽溫度高。
低壓缸排汽溫度高是為了保護汽輪機低壓葉片,防止由于鼓風引起葉片高溫而損壞,是汽輪機廠家設置的常規(guī)保護,但在IEC 60045-1:1991,JIS B8101: 2003和DL/T 892—2004中未作直接跳閘要求。高壓葉片溫度高是防止機組甩負荷后且再熱壓力較高時出現(xiàn)的高溫,保護汽輪機高壓葉片以及汽缸。主汽溫度高是防止溫度過高引起主汽門、汽缸、葉片和轉子等材料強度降低。由于溫度的升高不是一個突變過程,不一定設置為自動跳閘保護。當發(fā)現(xiàn)溫度超標后應立即采取措施,如果無法控制,可以手動緊急停機。
液位保護5項即為主油箱液位高、主油箱液位低、控制油箱液位低、凝汽器水位高、發(fā)電機檢漏儀液位高。
主油箱液位升高可能原因是油系統(tǒng)進水(如冷油器泄漏)。進水后,液位緩慢上升,導致潤滑油乳化,從而降低潤滑油的粘度,造成軸承潤滑油油膜厚度減薄甚至破壞,可能會使軸承金屬溫度上升甚至燒瓦。由于液位上升有一個過程,潤滑油的粘度也不會突然下降,當主油箱液位升高時運行人員已經(jīng)在采取措施,故主油箱液位高不必設置自動跳閘。主油箱液位升高也可能是相連的其他油系統(tǒng)漏油過來所致,則更不必跳閘汽輪機。
主油箱液位降低是油系統(tǒng)泄露造成的,如果是壓力油系統(tǒng)泄漏(如法蘭泄漏),若泄漏量大,液位下降很快,并且現(xiàn)場也無法有效處理,應緊急停機。若泄漏量小,且能夠處理,則無需停機。如果是非壓力油系統(tǒng)泄漏,液位下降不會很快,有足夠時間進行處理,也不必立即停機。對于主油箱液位低保護,為防止非因液位急速下降而跳閘汽輪機,可以增加一個液位下降速率判斷信號。
控制油箱液位低是由于油系統(tǒng)泄漏或蓄能器氣囊破裂引起,控制油箱液位低并不直接影響汽輪機的安全運行,當油位低到控制油泵跳閘時,由于控制油壓低,汽輪機也會自動跳閘,因而可以取消該保護。
凝汽器水位信號取自熱井液位,凝汽器水位高可能是熱力系統(tǒng)回水或除鹽水補充造成,這并不影響凝結水水質,而且由于凝汽器容積巨大,水位不會快速上升,這期間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處理。對于汽輪機高位布置向下排汽,凝汽器布置在下方的,即使水位上升到淹沒凝汽器冷卻管,首先受影響的也是凝汽器背壓,當背壓不能維持時汽輪機也會自動跳閘。如果汽輪機低位布置軸向排汽,凝汽器也是軸向布置,為防止末葉進水,凝汽器水位高跳閘有一定的合理性。凝汽器水位高也可能是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大量泄漏造成,在線水質分析儀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可以根據(jù)相應情況采取措施,如果需要故障停機處理,手動跳閘也來得及,因而可以取消凝汽器水位高跳閘信號。
發(fā)電機檢漏儀安裝在發(fā)電機下方,是數(shù)個僅有幾L容積的小容器,當容器中液體達到相應刻度時發(fā)出液位高信號,即使由于上部液體泄漏較快,液位快速上升到發(fā)電機定子底部,由于定子底部(包括出線端)有相當大的空間,也不致使發(fā)電機定子鐵芯、線圈或轉子馬上損壞,運行人員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故障處理,若無法處理可故障停機,因而發(fā)電機檢漏儀液位高跳閘保護可以取消。
定冷水保護2項即為定冷水流量低和定冷水溫度高。
定冷水流量低的原因有調節(jié)閥故障、水泵故障、過濾器堵塞、線圈內部堵塞等,將引起定子線圈和鐵芯的發(fā)熱量無法及時帶走,造成溫度升高絕緣損壞,甚至線圈燒損,因而必須保護。但發(fā)熱量與發(fā)電機負荷有直接關系,不根據(jù)溫升情況直接跳閘過于保守,只要定冷水流量沒有中斷,都可以通過先減負荷來保證發(fā)電機安全,然后再查找原因進行處理。在IEC標準中,對由發(fā)電機或其輔助系統(tǒng)引起的跳閘,特別舉例為定冷水失去,而不是定冷水流量低。在JIS標準中,對由發(fā)電機系統(tǒng)異常引起的跳閘,已經(jīng)刪除了定冷水失去跳閘的要求。建議修改該保護,可先根據(jù)定冷水流量或線圈溫度來限制發(fā)電機負荷,而不是直接跳閘,只有在定冷水完全失去時才直接跳閘汽輪機。
定冷水溫度高就跳閘汽輪機過于謹慎,線圈進口的定冷水溫度高一般是由于換熱器一次冷卻水側流量不足、二次側調節(jié)閥故障或冷卻器結垢等原因引起,實際上真正對發(fā)電機安全有影響的是線圈層間溫度和線圈出水溫度,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即使原因不清、無法及時處理也可以先通過減負荷來保證安全運行,不需要直接跳閘。
風溫保護2項即為氫冷器出口氫溫高和勵磁機熱風溫度高。
氣側溫度高可能是由于冷卻器的冷卻水流量不足、內部積氣、內部結垢等原因引起,這些原因不會引起氣側溫度突升,運行人員有足夠時間進行處理,在無法及時處理時也可以先減負荷來保證機組安全運行,不需要直接跳閘。
控制油壓力高保護信號出現(xiàn)的可能原因包括油泵故障、泄壓閥故障或壓力測量回路故障,應先檢查原因,或者切換油泵運行,不需要直接跳閘。
當發(fā)現(xiàn)油系統(tǒng)泄漏或火災事故或油箱液位低時才動作,至于油系統(tǒng)泄漏及油箱液位低,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動作該按鈕。潤滑油緊急停運按鈕動作后主油泵停運,直流潤滑油泵自動啟動,控制油緊急停運按鈕動作后控制油泵停運,不管哪個按鈕動作,汽輪機必須跳閘。
汽輪機跳閘保護設置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汽輪機的安全運行,過多的保護雖然提高了機組運行的安全性,但也會增加汽輪機組跳閘的次數(shù),降低機組運行的經(jīng)濟性。當故障發(fā)生時,如果來不及處理就要影響機組的安全性,則必須直接跳閘汽輪機。由于故障發(fā)生前已經(jīng)有報警信號,如果運行人員采取措施后能夠控制故障狀態(tài),并能保證機組安全運行的,則可以不用直接跳閘汽輪機。除常規(guī)的汽輪機跳閘保護外,西門子公司設置的許多非常規(guī)汽輪機跳閘保護可以取消或進行優(yōu)化。運行人員加強運行監(jiān)護,提高故障處理能力,可以保證汽輪發(fā)電機組的安全運行。
[1]IEC 60045-1—1991 Steam turbines part 1:specifications[S].Geneva,Switzerland:IEC,1991.
[2]JIS B8101—2003蒸気タ-(Ⅳ)ン一般仕様[S].東京:日本規(guī)格協(xié)會,2003.
[3]DL/T 892—2004電站汽輪機技術條件[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4]GB/T 5578—2007固定式發(fā)電用汽輪機規(guī)范[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5]DL/T 332.2—2010塔式爐超臨界機組運行導則第2部分:汽輪機運行導則[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6]1000 MW超超臨界中間再熱凝汽式蒸汽輪機說明書[R].上海:上海汽輪機廠,2008.
[7]N 1000—25.0/600/600型汽輪機運行說明書[R].四川德陽:東方汽輪機廠,2006.
[8]CCLN 1000—25/600/600型汽輪機運行說明書[R].哈爾濱:哈爾濱汽輪機廠,2010.
[9]DL 5000—2000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10]GB 50660—2011大中型火力發(fā)電廠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11]華洪.西門子1 000 MW超超臨界汽輪機的技術特點[J].上海電力,2005,18(4):40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