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凌(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務川沙壩水電站位于烏江水系一級支流洪渡河上,距務川縣城約9.0km,工程區(qū)域緊靠遵義至務川公路。行政區(qū)劃隸屬貴州省遵義地區(qū)務川縣都濡鎮(zhèn),工程區(qū)內有支線通過,可以用作施工道路。由于主體工程施工后,務川至德江的公路將被截斷,因此,在主體工程開工前,需對工程區(qū)內的原交通路段進行改建,新建改線公路長4.95km。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攔河壩、導流洞、發(fā)電引水洞、壓力鋼管及發(fā)電廠房等5部分組成,總裝機30MW,裝機臺數兩臺,單機容量15MW。其中攔河壩為碾壓混凝土拱壩,最大壩高82m。
由于水庫所在河流為山區(qū)河流,洪枯流量變化大,全年與枯水期同頻率洪水相差較大。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396km2,主河道長101.72km,河道平均坡降3.52‰,河流呈羽毛狀發(fā)育,壩址位置多年平均流量32.2m3/s,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0.15億m3,本工程施工水文資料見表1。
洪渡河流域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主要受兩高切變和冷風低槽型天氣系統(tǒng)影響,其氣候特點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最大降雨量1601.4mm,最小降雨量866.4mm,降雨集中在4~9月,5~8月降雨量691.0mm,占年總量55.8%。歷年實測最大日降雨量189.1mm。
據務川縣氣象局歷年資料統(tǒng)計:年均氣溫15.5℃,極端高溫39.5℃,極端低溫-6.8℃,年平均日照時數1014.6h,無霜期287d。
壩址位于200~300m長的峽谷段,水面寬20~30m。兩岸地形陡峭,河谷斷面呈“U”字型峽谷,兩岸山體雄厚,基巖裸露,壩址區(qū)出露地層巖性為二疊系下統(tǒng)茅口組(P1m)的灰色、深灰色中厚至厚層灰?guī)r。壩址巖體較堅硬,抗風化能力較強,據鉆孔、平洞及物探揭露,河床覆蓋層厚1~3m,主要為砂卵石層夾少量崩塌塊石。

表1 務川沙壩水電站分期洪水流量表 單位:m3/s
導流隧洞擬布置于大壩右岸,隧洞為城門洞型斷面,6m×7.5 m。隧洞進出口地形均較陡,為斜~逆向坡,自然邊坡及開挖邊坡均屬穩(wěn)定,掛洞條件較好。導流洞以Ⅲ類圍巖為主,Ⅳ類圍巖主要分布于進出口段(約占5%)。
本電站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攔河壩為3級建筑物,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D338~89)的規(guī)定,相應的臨時建筑物為5級,相應的導流標準為P=20%。
根據對《務川沙壩水電站分期洪水流量表》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看出選擇11月~次年4月的導流時段較為合理,其在P=20%的導流流量為302m3/s。
本工程度汛標準采用P=5%的全年洪水,相應流量為3360m3/s。考慮到碾壓混凝土重力拱壩的施工特點,為了能夠連續(xù)施工,本工程大壩施工度汛采用壩身過水聯合導流洞泄洪度汛。
根據壩址地形、地質和水文條件以及樞紐建筑物的布置特點,本工程壩址河谷寬20~30m,不適宜采用分期圍堰導流方案,壩址兩岸成洞條件較好,可采用隧洞導流方式。因此,本工程壩址導流方式均采用一次攔斷隧洞導流方式。
由于壩址位置河道平直,河谷兩岸對稱,左、右岸洞長度相差不大,如果導流隧洞布置在左岸,為解決開挖運輸出渣,需在隧洞進出口修建兩座或一座施工橋與原公路連接。而導流隧洞布置在右岸,交通運輸可直接和原公路結合。因此,將導流洞布置在右岸。
導流建筑物設計的型式為6m×7.5m的城門洞型,拱頂中心角120°,經過計算分析,對Ⅲ類圍巖洞身段采用隨機錨桿噴混凝土進行支護,混凝土標號C20,厚度10cm。對Ⅳ類圍堰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支護,混凝土標號C20,厚度30cm。進口底板高程550.561m,出口底板高程548.00m。
由于本工程粘土料場儲量豐富,對土石圍堰施工用料有保證,故本工程圍堰設計為土石圍堰。
上游圍堰設計時,做了過水圍堰和不過水圍堰的比較,不過水圍堰比較經濟,但要求大壩壩體施工必須在汛前達到上游圍堰堰頂高程以上,第二個枯水期來臨時,由壩體擋水。而過水圍堰主要適合汛前壩體上升達不到圍堰堰頂高程,圍堰在下一個枯水期來臨時還要工作這種情況,根據進度計劃,大壩壩體施工完全能在汛期來臨前上升到上游圍堰堰頂高程以上,故而放棄過水圍堰方案。下游圍堰設計考慮到與大壩下游二道壩相結合,在汛前將二道壩施工至下游圍堰堰頂高程,在第二個枯水期來臨時由二道壩承擔下游圍堰的圍護工作。因此,下游圍堰設計也為不過水圍堰。
上、下游均為土石圍堰,其中上游圍堰擋水面和背水面坡度均1:2.0,下游圍堰擋水面坡度為1:2.0,背水面坡度1:1.5,上游圍堰堰頂高程562.647m,頂寬6.0m,下游圍堰堰頂高程552.30m,頂寬3.5m。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攔河壩施工導流分為前期、中期和后期3個階段。
前期導流:第1年6月~10月中旬,河道過流,進行導流洞施工;第1年10月下旬~第2年4月上旬,河床截留,通過導流洞過流,攔河壩進行河床基礎開挖和壩基混凝土澆筑。
中期導流:第2年汛期(4月上旬~10月中旬),根據施工總進度安排,大壩澆筑到570m高程,壩身過水,導流洞聯合泄流度汛。
后期導流:第2年10月中旬~第3年4月上旬,通過導流洞過流,攔河壩進行570m高程以上部分混凝土填筑、壩體灌漿和金屬結構部分施工,直至攔河壩竣工。
對修建在高山峽谷地帶徑流量大的高水頭水電站,施工導流是工程能否實施的關鍵,同時也關系到項目技術經濟指標。在進行施工導流設計時,應緊密結合工程的總體設計考慮,盡可能臨時和永久工程結合,節(jié)約工程投資,從而使工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