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豪(河南省洛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張如修 □黃財全 □郎 毅(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水文水資源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相鄰學科的滲入,過河纜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中小河流流量測驗中,與之配套的電動水文絞車、擺線針輪減速器、變頻調速器、纜道鉛魚信號、計算機處理測驗成果等新的電子技術的引進,大大減輕了測站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測報速度和質量。
但隨著渡河設備的建設,維修保養問題逐漸突出,它涉及設備的使用壽命,操作人員的安全和設備能否正常運行等方面。做為過河纜道主要設施承載鋼纜由于終日暴露在室外,風吹日曬、雪壓雨淋,且跨度大、架設高,一直是每年維護保養的重點。為了延長鋼纜的使用壽命,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和渡河設備的正常使用,依據《水文渡河設施設計與維修》有關要求,測站每年在汛前要對鋼纜上油維護。以往測站職工給鋼纜上油主要采用人工涂抹的方式,由于上油承載人員的設備主要是吊箱以及自制腳踏式懸掛車,所以上油人員多是高空作業,存在極大的危險性,而且人工涂抹速度慢,油層涂抹不均勻,上油歷時長,勞動強度很大。為了減輕上油工作的勞動強度,提高上油效率和質量,一代一代水文人依據實際,研制了諸多上油設備,但多存在主體笨重、拆卸難、上油途中需要高空作業補充油料、靠機械原理上油效果不均勻等問題。為此,在利用現有注油噴嘴儀器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摸索,不斷論證研究,終于設計并制造出一款能夠解決以上問題的電動鋼纜上油器(以下稱上油器)。該上油器裝卸便利、上油跨度大、油膜噴涂均勻、適合多種纜徑上油操作,是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纜道上油設備。
上油器由電動機、減速器、高壓泵、鋼纜加油器、高壓軟管、調壓閥等6大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電瓶對電動機供電,電動機帶動減速器運轉,減速器帶動偏心輪,使提料桿做往復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將油脂吸入并產生高壓輸出到鋼纜加油器,通過加油器均勻的將油脂涂抹到鋼纜上。各個部分工作原理分別是:
1.1 高壓泵的工作原理
高壓泵由進油箱、上下缸蓋、活塞、止回閥等組成,供電帶動做往復運動時,油脂在缸筒產生高壓,推動油脂進入高壓軟管。
1.2 鋼纜加油器的工作原理
鋼纜加油器的尺寸為:長300mm,外徑90mm,由不同大小的加油口組成,可開合,在工作時先裝滿黃油卡在鋼纜上和加油機軟管連接就可加油。
1.3 高壓軟管的工作原理
高壓軟管是連接電動上油機和鋼纜加油器的管路,由耐油橡膠制成,中間用鋼絲編結加強,能承受30MPa(勿超過)。
1.4 儲油車的工作原理
儲油車由電動機、減速器、儲油筒等組成,儲油筒可以加12kg潤滑油,儲油筒內有壓油裝置,壓油彈簧將壓油橡膠桿緊壓在油脂油壓面上,使油脂產生壓力,自流向高壓泵進油箱以補充高壓泵工作時抽走的油脂。
1.5 電瓶的工作原理
設計電瓶供電電壓為48V,需4塊,充滿電后連續工作8h,輸出電量500W。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電動鋼纜上油器工作原理示意圖
該上油器自2011年4月研制出以來,在龍門鎮水文站試運行,并針對上油跨度、上油效果、合乎維護規范上油最小歷時等3個方面進行比測試驗,試驗結果如下:
2.1 儲油筒裝油量為12㎏,纜徑為5~30mm時,滿倉上油跨度為500~800m,由于可隨時給下端儲油筒實時注油,上油跨度可依據纜道長度延長,根據上油速度上限540m/h,電瓶可連續工作時間為8h,推算理想上油跨度為4320m。
2.2 上油器上油效果主要依靠出油口來限制,因此只需在上油前手動替換相應纜徑出油口卡套,并將其用螺絲擰緊后,調節上油器運行速度,經測試無論速度快慢上油效果都能滿足鋼纜維護需要,但出于安全考慮,經反復試驗將上油器最大速度限定在540m/h。
2.3 以500m跨度為例,上油器速度為最大的540m/h,上油最小歷時約為56min;而同樣跨度人工上油則需要近2個多小時,相比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3.1 此次研制的上油器采取涂加油設備與儲油設備分離設計,且前端加油器設計小巧、份量輕,拆卸極其簡便,后端儲油筒設計合理,可在不中斷上油工作同時,隨時補充油料。
3.2 改變以往依靠彈簧等機械產生壓力涂抹上油方式,依靠高壓泵產生高壓推動油料至加油器涂抹上油,持續均勻。
3.3 上油器的加油限量裝置可依據情況進行手動調節,不管鋼纜直徑多大全能應用,只要是按技術檔案國標規定的鋼纜直徑,事先在上油前將裝置調節好即可。
3.4 由于儲油筒在鋼纜下端吊箱上,填充油料不需要高空作業,減輕了勞動強度和操作風險性。
4.1 存在問題
該上油器經過龍門鎮水文站試運行,存在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上油器雖滿足了大跨度上油需要,但因需電瓶供電,設計器體尺寸較大,且采用的是鋼質材料,上油器總重較重,將上油器后端運送上吊箱操作較為困難。沒有自帶動力裝置,上油器前端加油器在鋼纜上移動需要依靠外力牽引,雖可依靠循環索行車架動力裝置帶動,但遠端存在無法觸及的弊端。
4.2 解決方法
首先改變現有上油器器體所使用的鋼質材料,選用質輕耐磨的材料,如玻璃鋼、PVC硬質塑料等,對受力較大的部位仍使用鋼質材料,使上油器整體重量減輕近一半,方便上纜操作。改變后端上油器供電方式,可直接接入吊箱供電系統,去除供電電瓶,對儲油筒減小容積,整體縮小后端體積,方便上下吊箱。對于動力部分,考慮設計制造無線遙控動力裝置,依據上油要求和經濟方面考慮,選用相應功率的電動機,依靠充電鋰電池做為動力源,遠程控制牽引或推動加油器在鋼纜上完成有效上油操作。
上油器在龍門鎮水文站試運行以來,使纜道上油操作簡單、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數,減輕了勞動強度,縮短了上油歷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為防汛備汛、渡河設備正常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袁東良,任志遠,谷源澤,馬永來.水文渡河設施設計與維修(第1版).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