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周 梁朝陽
乳腺良性腫瘤是女性的常見病及多發病之一。手術切除是治療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手術切除方法,對乳房整體美感及遺留切口瘢痕明顯程度有所差別[1]。過去使用的乳腺直接手術切除法,切口遺留瘢痕明顯,許多女性患者無法接受,很容易造成受術者的心理創傷,近年來,乳腺良性腫瘤手術治療水平有所提高。現對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間收治的120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的手術治療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女性乳腺良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9~48歲,入院后確診為乳腺良性腫瘤。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癥46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10例,乳腺脂肪瘤20例,乳腺纖維腺瘤44例。將120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6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參考葉一峰[2]等的方法,采用弧形切口切除法。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后,鋪無菌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在乳腺腫物相對乳暈或乳暈旁做長約3~5cm的弧形切口,依次切開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將腫塊暴露于切口下,完整切除。充分止血后,生理鹽水進行局部沖洗,然后用吸收線或普通絲線間斷縫合腺體及皮下組織;縫合皮下組織后直接皮內縫合皮膚切口,切口局部加壓包扎。
對照組:采用常規開放手術,參考邸春甫[3]的方法,首先進行常規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口位于腫物表面,術后加壓包扎縫合。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術中出血量為(12.2±4.5)mL,術后愈合時間(3.2±0.8)d,瘢痕大小為(3.0±0.6)cm,住院時間為(6±2.6)d;對照組術中出血量為(73.2±7.4)mL,術后愈合時間(6.7±1.3)d,瘢痕大小為(4.2±0.8)cm,住院時間為(10±3.4)d。兩組各指標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良性腫瘤是乳房常見疾病,可單側或者雙側發病。近年來,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并且逐漸年輕化,與雌激素刺激密切相關[4],且與乳腺癌關系密切。對乳腺腫瘤進行治療的首選方法是手術[5],臨床上主要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常規開放性手術、乳腺弧形切口切除術、微創手術等[6]。常規開發性手術腫物暴露較好,但術中出血量較大,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且術后瘢痕明顯,影響乳房的美觀,女性不愿接受。因此,乳腺弧形切口切除術及微創技術現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其切口美觀,符合了女性愛美的心理需要,且術后患者恢復快、不良反應少。
本文對120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手術治療療效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乳暈環形切口治療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愈合時間較短、瘢痕較小、術后患者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患者采用此療法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由于乳暈切口較小,手術視野有限,皮下剝離范圍大,因此,需要醫生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術。臨床上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為了防止切斷乳腺導管,應以放射狀切開腺體組織。(2)術中止血徹底,消除死腔,術后防止出血、感染等情況發生。(3)為防止腫瘤術后復發,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應徹底切除腫瘤,切除組織較多時,為避免凹陷畸形可將周圍組織移位于缺損處行填充修復。
綜上所述,采取乳暈切口或乳暈外緣弧形切口進行腫瘤切除,不僅效果好,而且能達到患者的審美要求。臨床上應根據病因和乳腺腫物大小進行手術操作,對于腫物大于5cm的腫瘤仍需要采取直接切入法。
[1]王文仲,唐建環,程林.乳暈環切口治療乳腺良性腫瘤53例觀察[J].醫學信息,2010,23(2):24-29.
[2]葉一峰,羅靜,李一,等.乳暈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腫物450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學,2010,30(7):1048-1049.
[3]邸春甫,李振坤,王海紅.應用微創手術和傳統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療效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9):301-302.
[4]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3.
[5]謝鋼.56例乳腺腫瘤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8):72.
[6]吳明有.乳腺良性腫瘤100例手術治療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5):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