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杰 夏新超
肺炎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如肺炎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引起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伴或不伴有胸痛、胸悶等癥狀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呼吸內科常見疾病。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4%,老年肺炎在65歲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1],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病死率較高。該病可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氣管炎繼發而來,但部分病例表現為隱匿性過程,發病前無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臨床上無明顯肺部感染癥狀。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其它基礎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冠心病,故診斷時容易產生誤診。早診斷,極早進行綜合性治療,是降低該病的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以我醫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綜合性治療在該病治療中的重要意義。
資料全部來源于我醫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炎患者。
1.2.1 基本資料
100例肺炎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均在65歲以上。
1.2.2 臨床表現
有發熱、咳嗽、咳痰等肺部感染癥狀的病例為57例,占57%,而以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其它系統癥狀為主
要臨床表現的有43例,占43%。查體可聞及肺部有明顯干濕性音的患者有62例,占62%。X線檢查可見肺部有小片狀陰影和斑點狀陰影的有68例,占68%。
1.2.3 合并基礎性疾病
合并肺氣腫的有36例占36%,合并肺源性心臟病的有22例占22%,合并高血壓、心絞痛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27例占27%。
1.2.4 診斷情況
于入院后3d以內確診的患者7例占7%,入院后4~7d確診的33例占33%,入院8~10后天確診的42例,占42%,入院后10d以上確診的18例,占18%。
根據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結合老年肺炎患者病情的特點,科學設計,注意研究方法、質量及保密性。所有數據均輸入電腦進行分析,數據錄入時,要統一計量單位,數據錄入后隨機抽取10%的調查表人工檢查一遍,核查是否存在數據錄入錯誤,以確保錄入的準確性。
選取擬分析的因素,分別予以分級和數量化。將問卷調查內容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統一錄入計算機,建立SPSS數據庫,通過計算機邏輯校對和抽樣復核確保資料錄入的準確性。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
入院后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格檢查并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做到早期明確診斷。診斷明確后即給予綜合治療。綜合治療方法如下。
患者入院后立即進行痰培養及藥敏學檢驗,以確定病原菌。在痰培養及藥敏結果未出來時,根據經驗早期,足量使用廣譜、耐藥性低的抗菌素,如頭孢二、三代抗生素,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感染嚴重時可以選用幾種抗生素聯合用藥,待藥敏實驗結果出來后,根據藥敏實驗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耐藥及霉菌性感染,所以在抗感染治療兩周或患者體溫降至正常3~5d后停用抗生素。
給予老年患者氨茶堿,鹽酸沙丁胺醇及鹽酸氨溴索予以治療。
嚴密觀察病情,如病情嚴重可住ICU病房。嚴密監測血氣、水鹽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情況,及時糾正低氧血癥、呼吸衰竭、水鹽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定期復查肝、腎功能等相關檢查,預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對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嚴重阻塞,嚴重呼吸困難,呼吸衰竭不易糾正時,可以選用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等輔助呼吸治療。
因患者為老年人,在患肺炎前,既有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加之感染消耗、疾病及藥物副作用引起的食欲減退,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癥及貧血等營養不良表現,除通過合理膳食來補充營養以外,根據患者營養情況酌情補充氨基酸、白蛋白及新鮮血漿等。
健康教育主要采用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等手段,核心是使健康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2]。由于該病病程長,疾病通常引起多處軀體不適,加之患者擔心住院花費大,給個人及家庭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而使患者產生極大的心理負擔。醫護人員可通過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識,讓患者相信通過積極治療,本病可以完全康復,不會明顯影響今后的生活質量,以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對入院前就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阻塞性肺氣腫的病例,在治療肺炎的同時給予降壓,擴張冠狀動脈,氧療等措施治療基礎疾病,防止疾病相互作用,影響患者肺炎治療效果,延長患者住院時間。
對康復出院的100例患者均進行定期隨訪,了解預后情況,并指導病人預防疾病復發自我保健知識,囑病人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根據天氣變化適量增減衣服,預防感冒。
經過入院后的綜合治療,有62例病人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徹底治愈康復出院;38例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出院。出院后經過半年的門診隨訪觀察,無明顯復發。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大,老年肺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3]。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人群,其生理特點及行為習慣也與其他人群不同[4]。老年肺炎作為一類特殊的肺炎與其他類型的肺炎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常表現為隱匿性起病[5],發病前并不一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呼吸道癥狀不明顯常有基礎性疾病史等。基于以上特點,早期診斷,早期規范化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6]。
本次研究中的100例老年肺炎住院患者,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格檢查并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大部分患者均能做到早期診斷。明確診斷后給予抗感染、解痙平喘、預防并發癥、健康教育及營養支持治療等措施綜合治療,多數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痊愈出院,其余患者臨床癥狀也有了明顯的改善,治療效果明顯且隨訪半年無復發。由此可見,綜合治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臨床治療老年肺炎的方法,可為今后治療老年肺炎提供有力的臨床佐證。
[1]李領香,李杰茹.老年肺炎的防治[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7,5(4):185-85.
[2]呂姿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13-13.
[3]張開蓉.102例老年性肺炎診治體會[J].當代醫學,2010,16(10):54-55.
[4]宋開廷.老年肺炎的臨床防治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7):156-157.
[5]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2.
[6]黃華瑞.老年肺炎的防治[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4,7(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