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
隱匿性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已中斷,傳統X線攝片不能顯示而通過其他檢查方法檢出的骨折[1]。隨著多層螺旋CT(MSCT)薄層掃描和圖像后處理重建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隱匿性肋骨骨折的診斷率明顯提高。本文通過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隱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圖像特點,探討MSCT薄層掃描和圖像后處理重建技術對其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40例患者中男31例,女9例,年齡18~75歲,平均(48.72±6.19)歲。均存在胸部外傷史,受傷部位軟組織疼痛、腫脹,外傷后12h內行X線攝片檢查未發現骨折,但臨床均懷疑存在肋骨骨折。
1.2 儀器與方法 儀器:SIEMENS Definition AS+128層螺旋CT。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管電流180~250mA,準直寬度40mm,層厚1mm,間距1mm,矩陣512×512,X線管旋轉速度0.5s/r。掃描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臂上舉過頭,如果患者因外傷不能上舉,則自然置于身體側方。頭先進,行胸部正位片掃描,掃描范圍應包括全部肋骨和肋軟骨,即從鎖骨肩峰上緣到l2肋骨下緣,然后一次屏氣,完成全部掃描。圖像后處理:將原始數據傳至獨立工作站,采用多平面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積再現(VR)和三維表面遮蓋重建(SSD)等重建技術對圖像進行處理,選擇適當的窗寬窗位,將骨折和移位情況調整到最佳暴露角度。由兩位以上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獨立閱片,統計肋骨骨折的部位、數目等情況,并最終取得一致性意見。
2.1 肋骨骨折診斷情況及骨折類型 40例患者X線平片檢查均未明確診斷肋骨骨折,MSCT掃描及處理后,共發現81處骨折,其中,單發肋骨骨折14例(35.00%),多發26例(65.00%);完全線性骨折5處,內緣骨折50處和外緣骨折26處。
2.2 不同掃描及處理技術發現骨折情況 81處骨折中軸位像檢出73處(90.12%)、VR像檢出65處(80.25%)、MIP像檢出22處(27.16%)、MPR像檢出78處(96.30%)和CPR像檢出81處(100.00%)。
2.3 合并骨折發現情況 40例患者中,發現椎體骨折5例、肩胛骨骨折4例和鎖骨骨折3例。
3.1 肋骨的解剖特點 正常人體中肋骨有12對,左右對稱,后端與胸椎相關節,前端第1~7肋借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第8~10肋借肋軟骨與上一肋的軟骨相連,第11、12肋前端游離。肋骨是胸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護肺臟、心臟和肝臟等重要器官中具有重要作用。胸廓受到暴力后,常導致第3~10肋骨腋段和背段骨折,而第1~2肋骨有鎖骨保護,第11、12肋前端游離,一般骨折比較少見。
3.2 肋骨隱匿性骨折的主要原因 有文獻報道,肋骨骨折的常規X線平片檢查常易漏診,膈上肋骨骨折漏診率約19.8%,而膈下可達32.3%[2]。我們認為,導致肋骨骨折漏診的主要原因為:(1)肋骨為半環狀走行,X線平片檢查,大部分肋骨不能與膠片平行,所以肋骨移行處、胸肋關節處的肋骨骨折,一般不宜發現。(2)常規X線檢查自身存在局限性,其獲得的是重疊影像,肋骨常與肩胛骨、鎖骨、心臟等組織結構重疊,以及本身分辨率不足而不能清晰顯示肋骨解剖結構[3-4]。(3)與隱匿性肋骨骨折自身特點分不開,一般骨折不完全或線性骨折,骨折更沒有錯位、嵌插和成角等特點,肋骨仍然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增加了漏診的幾率。(4)醫院自身設備和技師水平。醫院設備不能及時更新,尤其是傳統的X線檢查,其圖像受照射條件影響較大,從而影響影像醫師的診斷;其次是技師的水平,在拍攝過程中,如果不能按照標準的投射體位和角度進行檢查,也是造成漏診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組40例患者,常規X線檢查均未明確診斷肋骨骨折,采用MSCT薄層掃描和圖像重建技術處理后,發現81處骨折,骨折主要位于肋骨移行處,部分是單側骨皮質骨折,骨折塊與肋骨重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所以造成了漏診。
3.3 MSCT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的優勢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飛速發展,MSCT硬件及軟件不斷更新換代并廣泛應用,可以非常清晰地顯示肋骨骨折的立體形態和空間解剖結構,使隱匿性肋骨骨折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減少了由于肋骨骨折引起的并發癥[5]。MSCT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容積掃描:MSCT掃描速度快,可以在患者一次屏氣下完成胸廓的掃描,避免了因呼吸造成的偽影和漏掃。(2)空間分辨力高:MSCT可獲得0.5~1.0mm的原始圖像,采用各向同性的采集和重建參數掃描,得到的圖像空間分辨率高,可以清晰顯示胸廓信息。(3)強大的圖像后處理重建技術。圖像后處理系統,可以將肋骨的薄層軸位圖像和MPR、CPR等圖像顯示在同一界面上,并且可以隨時、任意地選擇冠狀位或矢狀位等二維重建圖像,容易發現隱匿性骨折,還能清晰顯示周圍軟組織及肺部情況,彌補了常規X線片和CT檢查的不足[6]。尤其是CPR,可以將不在同一平面走行的肋骨經重建處理后,展現在同一平面上,并可任意角度觀察,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檢出率,本組81處骨折,CPR圖像均檢出。
總之,MSCT薄層掃描和圖像后重建技術,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平面和立體成像,更加充分和直觀的顯示肋骨的解剖結構,提高了肋骨骨折的顯示率,對肋骨骨折的準確定位和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信息,當患者高度懷疑存在隱匿性肋骨骨折時,應及時行MSCT檢查。
[1]依偉力,劉大荒.法醫活體損傷鑒定CT診斷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278.
[2]盧忠武,蒙家彥,鄭高梓.多層螺旋CT掃描及三維成像診斷肋骨骨折的優勢[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0,32(4):589-590.
[3]楊其根,毛其華,華曉.多層螺旋CT在肋骨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07,8(6):383-384.
[4]劉彪.螺旋CT在隱匿性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104.
[5]溫平貴,郭勇,陳韓杰,等.16層螺旋CT對輕微肋骨骨折37例診斷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8):6981-6982.
[6]Levine BD,Motamedi K,Chow K,et al.CT of rib lesions[J].AJR Am J Roentgenol,2009,193(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