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曹德明,魏臻武,虞珍萍,曹 呈
(1.江蘇揚中市綠野秧草專業合作社,江蘇鄉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揚中 212212;2.揚州大學草業科學研究所,江蘇 揚州 225009)
秧草是我國長江流域傳統的綠肥草本植物,可用作牧草和食用疏菜,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在江蘇省揚中市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加工產品越來越豐富,在生產和加工上出現了合作社和聯社以及加工企業等,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化、高效益的秧草產業。傳統的綠肥和牧草,變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名不見經傳的一種小草支撐了一個新的產業。揚中市秧草生產快速發展,使秧草成為具有多種功能的綠色有機風味食品。秧草產業是牧草多功能性的延展,是長三角地區生態農業的新生長點,揚中市的秧草生產高效環保,模式創新,機制創新,秧草產業已初步形成,成為我國草業生產新的生長點和生產方向,成為南方草業發展的新亮點。
秧草學名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俗稱黃花苜蓿、草頭等,是苜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稱為 Toothed Burclover,California burclover等[1,2]。揚中市農民過去多在水稻育秧的秧田中種植,因此,又稱為秧草。
秧草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0~100cm,主根細小,側根發達。莖直立或匍匐,無毛或稍有毛,基部多分枝。三出羽狀復葉,小葉闊倒卵形或倒心形,長1.0~1.5cm,寬0.7~1.0cm,頂端鈍圓或微凹,有細鋸齒,下部楔形,表面無毛,背面有舒柔毛。總狀花序腋生,有花2~8朵,花冠黃色。莢果螺旋形,直徑約0.6cm,邊緣具有鉤的刺,含種子5~8粒;種子腎形,黃褐色。子粒重2~3g。
秧草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較強,能露地越冬。適宜生長溫度為12~17℃,在-5℃低溫下,葉片受凍,春天氣溫回升后,又萌芽生長。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以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的粘土或沖積土為宜。
秧草可用于綠肥、蔬菜和飼料,但以前二者為主。秧草在聯產承包分田到戶之前,一般用作綠肥使用,作為農田有機肥料。種植秧草不但起到固氮作用,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物理結構,起到增肥改土的作用。增加秧草種植面積,擴草壓麥,增效益1 500.00元/hm2。還能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減少水土資源污染,提高其他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性。秧草鮮草可適量用作畜禽飼料,干草加工成粉,可用作畜禽冬季備用飼料。
秧草作為豆科葉類蔬菜,每100g嫩莖葉含水分87.5g,蛋白質25.16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含量9.7g,鈣168mg,磷64mg,鐵7.6mg,胡蘿卜素3.48 mg,維生素B10.1mg,維生素B222mg,尼克酸1.0 mg,維生素C 85mg等。營養價值全面而豐富,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含量豐富,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的含量在一切蔬菜之上,胡蘿卜素的含量超過胡蘿卜;高鉀低鈉,鐵、硒含量也十分豐富。
秧草由于抗逆性、抗蟲性較強,加之生長季節均在冬春,整個生長季節基本不用防蟲治病,農藥投入大大低于其他蔬菜,農業污染較輕,是食用安全的天然綠色有機蔬菜。
據《本草綱目》記載,秧草可“洗去脾胃間邪熱氣,通小腸,諸惡毒……可久食、利五臟。”經現代營養分析,秧草對腫瘤有抑制作用,又能降血脂、抗凝血、防出血、清內熱。它含有的植物皂素能和人體內的膽固醇結合,可促進排泄,從而降低膽固醇含量,保護動脈壁,對治黃疸、尿路結石,防治冠心病有功效。具有減肥、烏發之作用,也是糖尿病、心臟病患者的佳蔬。
秧草作為蔬菜,江浙滬一帶具有多種傳統和現代的烹飪方法,特別是江蘇揚中秧草食用文化和烹飪技術較高,可形成“秧草宴”。秧草的吃法有3大類:(1)美食類,有秧草河豚、秧草刀魚、秧草鱖魚、秧草帶魚、秧草白蝦、秧草河蚌、秧草清炒、秧草冷盤、秧草湯、秧草菜粥、秧草面條;(2)面點類,包括秧草餛飩、秧草春卷、秧草水餃、秧草煎餅、秧草包子、秧草芝麻球、秧草圓子;(3)即食類,包括傳統秧草腌制品、秧草小菜、秧草調味品等,包裝有普通消費型(袋裝)和禮品型(盒裝)等等。
秧草在揚中已具有200多年的種植歷史和食用習慣。揚中人對秧草懷有特殊的情感。在艱難的歲月,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困難期間,秧草是“救命草”。揚中水土適宜種植秧草,所產秧草綠色翠嫩,作為蔬菜,口感獨特。秧草配燒河豚、刀魚更是美味佳肴。
揚中市所在地是長江第2大島,現有耕地1萬hm2,主要種植水稻、小麥、蔬菜等作物。為了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揚中市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品牌農業、觀光農業。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實施秧草產業化工程,大力發展秧草、河豚兩大產業。到2020年基本實現“無糧市”,成為“秧草之鄉”、“河豚之鄉”。
2008年揚中市以每年10%的速度擴大秧草種植規模,到2011年底,全市已種植秧草453hm2,其中,大棚設施栽培面積193hm2,成立了秧草專業合作社26個,合作聯社1個,合作社成員2 800人,總注冊資金5 650萬元,從業人員532人,常年秧草鮮草總產量達8 300t。其中,用于初級加工的鮮草有1 300t,供8家加工企業,生產咸秧草、秧草包子、秧草圓子等,總產值約1 300萬元。新鮮秧草的消費主要是餐飲賓館和市民家庭食用,總銷售量達7 000t,銷售區域主要以國內的上海、無錫、常州、鎮江等地為主。國外在日本、韓國、西歐等地開始銷售。國內銷售單價7元/kg,銷售額4 900萬元。整個秧草銷售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
隨著揚中經濟的發展和每年一度的中國揚中河豚美食節,揚中秧草已經成為揚中經濟交往的一張名片。目前,揚中已成為我國秧草種植面積最大、加工能力最強、市場覆蓋率最多、產業鏈最長的秧草產業基地。秧草,過去是揚中人的救命草,如今已成為揚中人的“致富草”。
為了把揚中秧草當作農民的致富草來發展。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就把提升秧草產業,引領農民致富,作為揚中重點農業項目來抓,成為特色產業來發展,現在又列入揚中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揚中百公頃秧草產業化工程。為了落實規劃,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先后成立了秧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了秧草產業指導辦公室,編制了發展規劃和政策;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創辦領辦秧草產業龍頭企業,組織市級農業科技人員到基層,定鎮定基地崗位,進行技術服務指導;鼓勵經濟薄弱村和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建設秧草基地,進行產業化經營,市政府對秧草基地實行市鎮兩級財政補貼,對百公頃設施栽培的秧草基地可享受補貼,包括鋼架大棚、種子、肥料補貼和農業保險、項目扶持等等。先后有8名農業科技人員創辦領辦農業企業,有32名農技人員到16個秧草基地就地指導,29個農民成為種植秧草大戶,55個農民成了農民經紀人,活躍在國內蔬菜批發市場。在產業鏈接上,要求市科技部門主動與科研院校結對,實現校企聯盟,要求農委等職能部門與都市、超市牽線,農超鏈接,從根本上解決產業化工程中的技術難點和市場銷售,為揚中秧草產業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政府搭臺、農民種草、企業唱戲、市民消費的運作機制已經形成規模。
秧草產業剛剛起步,實踐運作過程中,存在著很多技術瓶頸。秧草的高產栽培技術、優質新品種培育、收割機和收獲技術、保鮮技術、營養價值分析,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生態環境功能,深加工途徑及其生產工藝等,尚未進行系統研究開發。在近年來的秧草產業建設過程中,揚中始終把科技興草、科技興社(合作社)放在首位,從科技入手進行校企聯動,以科技支撐秧草產業。揚中市綠野秧草專業合作社、江蘇鄉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主動與院校對接,共同進行秧草產業課題研究,形成產學研三結合,共同開發秧草產業,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揚中市綠野秧草專業合作社與揚州大學進行合作,制定了秧草大棚高產栽培技術規程,與江蘇大學共同研發秧草產業所需的秧草收割機;江蘇鄉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揚州大學草業科學研究所合作,收集秧草種質資源,進行種植觀察,選取新材料,為培育高產優質新品種做大量的基礎工作。在秧草保鮮技術上,也開展了科學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與此同時,相關院校也把揚中綠野秧草專業合作社秧草基地作為科研教學基地,研究生直接參與秧草種植加工實踐,把理論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把科技變為成果。
小秧草形成大企業,走向大市場,需要形成產業鏈,而產業鏈的主要環節是種植、加工、銷售、消費4個環節。揚中市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市場(超市)的模式。
從種植環節上,適度規模經營,是秧草產業的基礎。在種植方式上,以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為主,設施栽培具有高產優質,反季節銷售,經濟效益高的優勢。露地栽培,可輪作換茬,種草養地,培肥土壤,產量雖然較低、但生態效益較為明顯。
在經營主體上,揚中創新了農民經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可以組成聯社。合作社社員入股形式有資金參股和土地入股2種形式。社員參與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和利潤分配,有組織的經營秧草產業。揚中市目前共有經營秧草產業的合作社26家,每個合作社均有10~15hm2的秧草種植基地,基地必需是連片,并且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標準。管理形式是農場式管理,統一布局、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商標、統一包裝、統一銷售。
規模化的秧草生產必需有組織經營,全市秧草產業由合作社聯社對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經紀人進行統一管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經紀人與農民簽訂訂單收購秧草,龍頭企業與國內國際客商、超市設立銷售網絡。這樣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的產業鏈,建立了秧草加工、銷售的綠色通道,有力地推動了揚中秧草產業的發展。
秧草產業中新鮮秧草消費有兩條途徑,首先是銷售新鮮秧草,主要以當地人家食用、飯店餐用和華東地區市場銷售為主,目前,由于保鮮技術仍未突破,外地鮮草的銷售圈半徑只有150km;其次為初級加工,在揚中市已有加工企業,但加工產品較為單一,以咸秧草加工為主,但消化不了百公頃秧草生產基地所產的鮮草。為了發展加工企業,形成秧草產業鏈,獲得秧草生產效益最大化,揚中市采取了整合現有8家咸秧草加工企業,以優質名牌拓展國內市場;重點培育龍頭企業,促進企業拓展新的加工方向,發展新的加工產品,例如,多種速凍食品、方便面菜料、保健品等,爭取外貿出口;發展美食產業,以中國河豚美食節為突破口,弘揚揚中秧草-河豚美食和文化,拉動內需,促進外銷。目前在揚中已形成種秧草、講秧草、吃秧草、送秧草、帶秧草的濃厚氛圍,秧草文化正在不斷興起。
秧草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進一步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在新思維的指導下、創新機制,開展綠色行動,實現跨越前進,開創秧草產業的新局面。根據“綠色”行動,整體推進秧草產業的新思維,制定發展的新規劃。總體目標為揚中有河豚、河豚有秧草、秧草有產業、產業有龍頭、龍頭走世界。立足揚中,帶動南方,建設高效生態秧草示范區;成立院士工作站,組織專家團隊,在揚中建設中國秧草研發基地;投資5 000萬元,建設萬噸外貿食品加工企業;弘揚揚中秧草文化,建設種植、加工、銷售、美食、休閑一體化秧草產業鏈。根據目標實施(1)調查、研究、制定秧草產業總體規劃;(2)進行秧草高產高效生態栽培體系建設與技術研究、試驗、示范、推廣;研究、評價和劃定秧草生態種植區域,開展秧草高產栽培新品種、新技術研究、示范和推廣,建設秧草高效生態示范區;(3)進行秧草流通環節保鮮貯藏技術研究與市場開發;研究秧草采后生理及保鮮技術,開發生鮮秧草處理、包裝生產線、儲運設備和銷售體系;(4)秧草營養價值分析與綜合利用,對生鮮秧草營養成分進行分析,為秧草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研究成果,為秧草產品深加工方向的轉變提供理論指導;開發秧草速凍食品、調味食品、飲料食品、醫藥保健品等系列產品;(5)建設揚中秧草館,發展揚中江鮮美食;秧草是河豚的伴侶,秧草河豚是揚中的傳統美食,是揚中經濟的一張名片;要立足揚中、弘揚揚中秧草文化,建設揚中秧草館,設立秧草宴,開展全國連鎖,開辦秧草-河豚館;(6)建設良種繁育基地。以高等院校為技術依托,進行秧草新品種培育,并建立良種繁育基地,研發種子加工設備;(7)建設智能溫室大棚,進行無土栽培,提高周年生產水平,生產有機秧草和蔬菜;(8)新上10條全自動生產設備,采取新工藝流水線,包括2條氣調盒(袋)裝新鮮秧草生產線,1條自動灌裝秧草小菜生產線,2條調味品生產線,1條速凍生產線,1條脫水生產線,1條江(海)鮮生產線,2條水餃、包子、春卷、圓子、點心食品生產線;(9)建設科技超市。
秧草作為人可直接食用的蔬菜,為其經濟轉型提供了很好的生產基礎。作為中國草業的一部分,秧草生產能提供綠色食品,減少面源污染,增加土壤肥力,解決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體現了秧草產業的低碳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草業特點和重要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秧草從綠肥、牧草和救荒草,轉型升級為蔬菜,是草業的新的生長點和生產方向,揚中市創立的秧草產業新模式更是草業生產發展的新亮點。
[1]王棟原著,任繼周修訂.牧草學各論[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70-171.
[2]陳默君,賈慎修.中國飼用植物[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579-580.
[3]孫薇.揚中綠野小秧草做出大產業[N].江蘇經濟報,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