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健,殷學鋒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高校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生理因素研究
——以河北省高校為例
郭 健,殷學鋒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淺述了河北省高校籃球運動員在籃球運動中膝蓋損傷的生理因素及其影響,并提出相應的簡單防治措施,目的在于減少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機率,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下能有效保護籃球運動員的身體不受損害,延長籃球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籃球;膝關節損傷;生理因素;影響
在各大體育運動中,籃球運動之所以受大眾歡迎,除了運動本身節奏快、對抗激烈、觀賞性強等自身特點以外,魅力四射的籃球明星們也是大眾追捧的對象。在高校,籃球選項課成了高校大學生最受歡迎的課程,同時也是最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體育課程。籃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運動訓練的安排不合理、運動員訓練的技術水平不成熟以及場地設施等造成的,特別是膝關節。由于人體直立行走的需要,導致該關節向前為伸,向后為屈。膝關節韌帶在屈膝狀態下才較為松弛,因此只有在屈膝狀態下才能進行輕度的旋內和旋外運動[1]。由于籃球運動本身就具有激烈的對抗性,加上籃球技術動作的多變性和膝關節生理結構異常脆弱的特點,使得運動員在籃球運動中很容易受到膝關節損傷的困擾,為此,筆者對高校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生理因素進行了研究。
1.1研究對象
以河北工程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石家莊鐵道學院、河北醫科大學、河北體育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的籃球隊隊員、籃球選項班學生和教練為研究對象,針對有過運動損傷的380人進行研究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80份,收回有效試卷357份,回收率為93.94%。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查找有關膝關節損傷的原理和有關資料,針對膝關節損傷的生理機制和病理進行深入研究。
2)問卷調查法 對各高校籃球隊運動員、籃球選項班和籃球教練進行問卷調查。
3)數理統計法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統計出膝關節損傷所占比例并得出數據。
4)邏輯分析法 根據所得數據,結合現實情況,分析出高校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真實因素,并給出相關建議和對策方法。
在收回的357份有效問卷中,有106人曾經有過膝關節的損傷,占受傷總人數的29.6%。由此可見,膝關節損傷在籃球運動中很常見,在高校大學生中更是普遍現象。統計分析發現,髕骨部位損傷的有46人,約占42.5%,損傷原因是運動中突然的起跳或落地、外力的頂撞;韌帶損傷的有34人,約占32%,損傷原因是運動過程中急劇的扭轉或動作幅度過大;半月板損傷有26人,約占24.5%,損傷原因是起跳后落地不穩或者做轉身動作時急劇的扭轉。其中,髕骨損傷類型又有髕骨勞損和髕尖末端病,分別占31.5%和11%;韌帶損傷的有脛腓側韌帶損傷和十字交叉韌帶損傷,分別占25.5%和6.5%;半月板損傷的26人則都為不同程度的半月板撕裂。由以上數據顯示可以看出,在籃球運動中最為常見的膝關節損傷是髕骨軟骨損傷。
3.1膝關節損傷的生理機制
膝關節由脛骨、髕骨和股骨構成,是人體結構最復雜的一個關節。與其他關節相比,缺乏穩定性,也是最容易損傷的關節。長期的訓練和比賽使得籃球運動員膝關節局部負擔過重,內部機制新陳代謝紊亂,營養供應不足,導致膝關節不能正常發揮應有的功能,使其所能承受負荷的閾值降低。適度負荷的訓練可以促進膝關節的機制功能,有利于屈伸運動和半屈位的內旋、外旋,能有效的提高運動員技能水平的發揮;相反,如果訓練負荷過大,超出膝關節所能承受的閾值,則不利于膝關節功能的發揮。運動員屈膝動作是籃球運動中最基礎的姿勢,在實戰中為了保證球員的啟動速度和靈活性,球員的身體重心始終是降低的,膝關節也始終是彎曲的。球員的身體重心下沉就會把整個身體的重力下傳到下肢,在這種狀態下的籃下轉身、起跳蓋帽、滑步防守等技術動作會使得膝關節內部相應的關節面之間形成摩擦,猛烈的持球突破和變向過人等技術動作都會給球員的膝關節帶來壓力,防守隊員猛烈沖撞和不合理的防守動作也會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3.2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一般包括速度、爆發力、靈活性、協調性和彈跳力等。運動員自身身體素質的強弱與膝關節運動損傷有著很重要的關系。下肢的股四頭肌的力量對于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機能的發揮有很重要的保證。球員自身膝關節和大腿周圍的肌群力量薄弱或者協調性、靈活性不夠,這就會導致球員膝關節的穩定性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突發力的影響,給膝關節帶來損傷。
3.3運動員的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合理
充分而合理的準備活動能有效的減少人體肌肉的粘滯性,使運動員提前進入比賽狀態,這是發揮運動員運動潛能、提高運動成績和防止意外損傷的重要保證。由于籃球運動自身的特點,運動員的膝關節就像一臺發動機,時刻確保運動員水平的發揮。運動員如果沒有做好充分而合理的準備活動,身體各個部位的機能就很難進入興奮狀態,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軟組織的工作效率就會變差,粘滯性增強,伸展性遲緩,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膝關節的屈伸和內、外旋動作的完成就會受到影響,很容易受到損傷。
3.4運動員技術動作不正確
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技術動作不正確造成的。正確的技術動作要符合人體科學原理,能夠利用人體各個身體器官和部位的特點,在不違背力學原理的情況下完成技術動作。在籃球實戰中,進攻球員的運球轉身過人是很常見的技術動作,也是很容易受傷的技術動作,如果技術運用不合理,軸心腳的膝關節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在完成轉身動作時,以右腳作為軸心腳為例,當右腳向后跨步做軸心的時候,身體重心已經傾向于后方,左腳做伴隨步,這種狀態下膝關節和小腿處于右旋,如果軸心腳腳跟未能及時提起,軸心腳腳尖就不能及時點地右轉,這個時候韌帶和半月板就很容易扭傷或者撕裂。所以,正確的技術動作是運動員膝關節不受損傷的重要保證。
3.5運動員機體疲勞未能及時恢復
運動員在高強度運動中承受一定程度的生理負荷后會出現身體各項機能工作效率的降低,這說明身體機能已經達到了承受負荷的閾值,這就是機體疲勞造成的。運動員想提高運動成績,就要在自身身體機能所能承受負荷的基礎上加強負荷訓練,才能在恢復期完成機能重建達到更佳的身體機能以提高運動成績,這就是所謂的超量恢復。在訓練過程中,如果超出了機體能承受的負荷范圍,就會起到反作用,使得運動員機體過度疲勞難以恢復,反而不利于運動成績的提高,并且對運動員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運動員膝關節的損傷有很多情況是由于過度的負荷訓練使得機體疲勞不能及時恢復下發生的。
3.6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護意識差
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護意識差也是籃球運動員發生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因素。運動員在高強度的比賽和訓練狀態下容易出現機體疲勞,機體疲勞后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下降,很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在對抗激烈的籃球運動中,運動員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自我保護意識差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傷。例如,在爭搶籃板或者跳起封蓋對手的過程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自我保護意識差很可能發生落地不穩或者踩到對方腳的情況,這對膝關節或者腳踝的損壞非常大,直接影響到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揮和比賽成績。
3.7運動場地、設施不完善
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那就是運動場地的缺陷和不足。受條件限制,籃球運動員長時間在質地較硬的球場(如水泥地)訓練和運動,在沒有做好充分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做高強度的訓練是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直接原因。連續的起跳動作、高強度的滑步防守練習等都會給膝關節的內部組織帶來加倍的磨損,使得軟組織過度疲勞不容易恢復。另外,運動場地地面不平整或者太滑等因素,也會在運動員比賽或訓練期間造成意外的傷害。
4.1熱身、準備活動要充分
運動員在比賽或者訓練之前,充分而正確的準備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充足的準備活動一方面能有效的使肌肉內部機制代謝過程加強,產生熱量迅速提高肌肉溫度,可使肌肉的粘滯性下降,提高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速度,增強肌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減少由于肌肉劇烈收縮造成的運動損傷。
4.2下肢的力量訓練需加強
下肢力量的缺乏很容易導致膝關節的損傷,加強髕骨、大腿肌肉、股四頭肌的力量訓練是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的必要因素。膝關節周圍十字韌帶的拉伸、髕骨周圍肌鍵的力量訓練都是很有必要的,多做靈活性伸展性的練習,使關節力量加強更加穩固、靈活,防止由于猛然發力或扭轉對膝關節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3加強培養自我保護能力,合理安排運動訓練
無論是運動訓練還是體育鍛煉,都要合理的安排訓練時間和訓練負荷。在運動訓練中,訓練效果好壞,能否達到訓練的目的,也往往取決于訓練安排是否合理。相反,如果訓練量超過了運動員自身可以承受的負荷,不僅起不到訓練的效果,而且還會對運動員身體造成直接的損傷,尤其是對下肢力量的訓練超負荷,會對膝關節有直接的影響。此外,運動員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是防止運動損傷的必要因素,因此,要培養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而且對球場上粗野的沖撞行為要有防范意識。
4.4加強防護措施,注意使用運動護具
很多職業球員由于受傷后不注意休息調整,而且沒有必要的防護措施,導致在比賽或訓練期間舊傷復發,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運動員在比賽或訓練中應正確使用運動護具,養成佩戴護具的習慣。運動護具能有效防止運動損傷,對人體重要的運動部位起到保護作用,尤其是有舊傷的隊員,佩戴護具更能有效的防止運動期間舊傷的復發。
綜上所述,加強了解膝關節解剖生理構造、膝關節損傷的生理機制和原因對于防止運動員膝關節損傷,提高運動成績,延長運動員在球場上的運動壽命,促進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胡聲宇.運動解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75-76.
[編輯] 洪云飛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2.052
G841
A
1673-1409(2012)12-N157-03